

隨著市場寬幅調整,始于2014年7月下旬的大牛市暫告一段落,是時候對公募基金的表現做一番總結了。這一輪牛市中,全市場585只主動股基中有125只凈值翻番,它們堪稱“奔跑的基金”
即使同樣身處牛市,基金表現也是千差萬別。《投資者報》從整體收益、階段排名、翻倍牛基三個維度進行統計,以便全面解析各主動股基對這一輪牛市的參與程度以及受益程度
以整體收益增幅計算,除了廣發等老牌大公司穩居前三,像銀華、景順長城這樣的公司不是單純依靠體量取勝,而是通過凈值增幅給投資人創造了很大盈利,同時也使公司規模快速擴張
這一輪牛市的演變,可分為萌芽、整固、收獲三個階段。先知先覺的匯豐晉信,果斷與時俱進的匯添富,看準趨勢出擊的富國分別是這三個階段中的大贏家
在翻番牛基的大本營中,可以發現匯添富、上投摩根、富國、華泰柏瑞等基金公司的身影
市場在4500點附近終于停下了亢奮的腳步。趁著行情處于整固之中,是該為這一輪大牛市做一個階段性小結了。始自2014年7月的這一輪大牛市,哪些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帶給投資人優異的回報?他們為什么表現如此出色?他們對后市又有什么判斷?弄清楚了這些,才能夠買對好基金、拿穩好基金,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中把握更多的賺錢機會。
為了對比基金經理們主動管理的能力,我們剔除了被動型的指數基金,以及其它類型的基金,只觀察和統計2014年6月30日之前成立的主動股票基金(普通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投資成績。數據顯示,從2014年7月22日(這一輪牛市的起點)至今年4月24日(以下除特別說明外,“全程”均指此統計時段),納入統計的主動股基一共有585只,它們平均盈利84.67%,但是漲幅超過100%的有125只。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在基金這個群體中,即使同樣面對牛市,其表現也是千差萬別。這輪牛市中,哪些基金是先知先覺者?哪些基金待趨勢確認后能與時俱進,迎頭趕上?牛市各個階段,分別有哪些基金各領風騷?
《投資者報》從整體收益、階段排名、翻倍牛基三個維度進行了統計,試圖向持有人全面解析各主動股基對這波牛市的參與程度以及受益程度。
三個維度中,論整體收益,銀華、景順長城等公司表現突出;看階段排名,牛市行情的萌芽、整固、收獲三個回合中,匯豐晉信、匯添富、富國等公司旗下產品沖進各自階段前20名最多;論凈值翻倍的牛基,廣發、匯添富、上投摩根、富國、華泰柏瑞等公司表現搶眼。他們給持有人賺得收益的同時,也讓這輪牛市更精彩。
整體收益誰稱王
先來看整體收益。基金持有人經過數年煎熬,理應在牛市中笑逐顏開,但只有優秀的基金經理才能用他們的專業投資能力,讓持有人的腰包明顯鼓起來。一輪牛市中,一家基金公司給持有人賺得絕對收益的數量,體現的是其在市場中的地位。
經過《投資者報》的統計,如果以2014年6月30日(本輪大牛市啟動前夕)已成立的主動股基為全樣本,投資能力超強的公司中(見表1:憑借主動股基為持有人盈利前10公司),除了位列前三的華夏、嘉實、廣發這些老牌大公司,還有規模適中、不依靠絕對體量的基金公司,這說明他們比那些公司規模靠前的公司,在這一輪牛市中,依靠股基凈值增長給投資人賺得了更多的盈利。
前三強中,華夏和嘉實取得上述戰績,是其一貫優勢的延續。廣發基金則依靠強大的投研團隊和優秀基金經理,通過精選個股,在藍籌和成長股上斬獲頗豐。其中,素有“新人王”之稱的基金經理劉曉龍再續新篇,他管理的兩只基金——廣發行業領先和廣發新動力凈值漲幅均成功翻番,再次向市場證明他確實擅長精選個股,而其“既重視股票的成長性,又重視股票的安全邊際”的選股思路確實收效甚豐。
銀華躋身前10,依靠的是旗下4只基金凈值翻番,這4只牛基貢獻了該公司所有主動股基整體收益的一半。
僅從主動股基數量上看,銀華在業內不算突出,但涌現出4只漲幅翻倍的驍勇悍將,足以說明公司投研力量超乎尋常。這4只基金分別是:銀華領先策略凈值增長1.16倍、銀華核心價值優選1.14倍、銀華內需精選1.08倍、銀華中小盤精選1.07倍。
為銀華盈利沖進前10貢獻最多的是銀華核心價值優選,它是銀華旗下最大規模股基,2014年6月,規模超過90億元,本輪牛市凈值增長1.13倍,在百億元左右規模基金中凈值漲幅最大。
銀華旗下的銀華中小盤精選近兩年業績也一直優秀,其在2013年時已經初露崢嶸,排名在同類前1/4。2014年繼續保持這樣的排名,遇到牛市后更是“如魚得水”,凈值翻番,今年以來排名沖進前1/7。機構用一路加倉對這只基金投“贊成票”,持有比例從2012年的26%提升到2014年底的74%。
在這一輪牛市中,景順長城股基收益沖入前10,基金經理余廣更是勞苦功高,其憑借一人之力“千里走單騎”式獨自管理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品質投資、精選藍籌、優勢企業4只基金,只只領先,為景順長城這一輪股基整體收益320億元貢獻了一半力量。
這4只基金2014年6月底凈值合計125億元,與管理單只規模過百億的基金完全不同,一人獨掌4只基金,既要根據各自基金合同做不同的配置,又要兼顧總規模的流動性,但余廣能夠做到忙而不亂,4只全部優秀,的確令人刮目相看。
具體來說,這4只基金凈值或者接近翻番,或者已經翻番。其中,景順長城精選藍籌規模81億元,凈值增長達到87.46%;景順長城優勢企業規模25億元;凈值增長86.53%;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和品質投資凈值增長翻倍。優秀的基金,通常最先被機構發現,比如,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2014年底機構持有比例為83%,當年下半年的凈申購,幾乎全部是機構所為,今年以來這只基金凈值又增長52%,說明機構的眼光很敏銳。
階段斗法哪家強
這一輪牛市演繹到現在,按照上漲形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見圖1:本輪牛市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萌芽期,上證指數從2075點至3020點的萌芽階段,時間跨度為自2014年7月22日至12月8日,市場在猶豫中成長;第二階段是從3020點到3286點的整固階段,時間是2014年12月9日至今年3月10日。第三階段是從3286點至4393點,時間從3月11日到4月24日,這一階段,投資者發現“兩會”期間管理層對股市上漲予以認可,各種改革措施頻繁出臺,中國在亞洲的角色正在重新定位,大盤進入收獲期。該階段,上證指數突破六年前的3478點壓力位,還突破了4000點心理大關。
三個階段中,成長股、藍籌股、主題股等各類股票都有上漲機會。先知先覺的敏銳者、瞅準趨勢再行動的穩健者、認準基本面的價值投資者,各類型基金經理都有表現機會。
各階段沖進當期漲幅前20名的基金中,萌芽階段匯豐晉信有4只,整固階段匯添富有6只,收獲階段富國有3只、匯添富有2只。
匯豐晉信旗下基金在第一階段中拔得頭籌。這一時期,市場還在爭論是反彈或反轉,多數投資人還在猶豫是賺一把就走還是從魚頭吃到魚尾,匯豐晉信旗下基金已經開足馬力,集團沖鋒。這段時間,匯豐晉信有4只基金領跑在前20名中,分別是匯豐晉信大盤凈值上漲60.11%、匯豐晉信龍騰55.77%、匯豐晉信動態策略54.19%、匯豐晉信中小盤51.20%。
這4只基金,在當年第二季度時,還以常態倉位水平應對此前的平衡市場,第三季度發現牛市初露端倪,開始快速加倉。匯豐晉信大盤、匯豐晉信龍騰和動態策略在三季度末時股票倉位接近95%的上限,匯豐晉信動態策略一個季度內倉位提高了23個百分點。
凈值增長引來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匯豐晉信大盤在2014年下半年內,機構投資者持有數量增加了86倍,占全部份額的49%。匯豐晉信大盤2014年全年凈值增長60.25%,在當年同類363只基金中,排名第8。匯豐晉信動態策略機構持有比例也增加了1倍,在當年偏股混合型159只基金中位列第8。
憑著先發優勢,在本輪行情中,漲幅翻倍的125只基金中,匯豐晉信占據5席,除了以上4只,還有匯豐晉信科技先鋒。該基金在三個階段中,雖然都不領跑,但善于在牛市長跑,從三個階段總成績看,排名處于前15%以內。
當指數漲幅超過50%以后,時間也到了12月9日,第二階段開始。此時,有關牛市是否就此而止、慢慢獲利了結還是布局下一波的爭論開始升溫。這樣的糾結也反映到行情中來,從當時至今年3月10日,上證指數漲幅只有8.8%,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差距卻達到21%。
顯然,當時是行情的整固階段。此時,匯添富旗下6只基金——匯添富移動互聯、消費行業、社會責任、民營活力、美麗30、藍籌穩健脫穎而出,同期收益均超過了30%。
這6只基金中,有兩位經理各管兩只,朱曉亮管理匯添富民營活力和消費行業,歐陽沁春管理匯添富移動互聯和社會責任。匯添富民營活力表現最強,期間收益39.81%。
這6只基金在第一階段并未顯山露水,但到了2014年9月時,倉位相比季度初變化并不大,到了12月底,有5只股票倉位超過90%,其中3只基本是95%的倉位上限在運作。
匯添富新基金也抓住了市場機遇,當年8月份成立的匯添富移動互聯,到當年12月底,六個月建倉期還未滿,股票倉位已經到了93.57%,可謂“牛市油門踩到底”,恰好移動互聯成為后續股市熱門,到今年4月24日,累計凈值增長已達1.48倍,基金份額凈申購30億份。憑借著這樣的收益,匯添富移動互聯也成為今年以來的全市場亞軍基金。
經歷了萌芽、整固兩個階段后,今年“兩會”結束,管理層對于證券市場的肯定、貨幣環境寬松等諸多因素促使股指繼續上揚,沖過5年前的3478點高點后,勢頭不減,4000點整數關口輕松闖過,進入行情收獲階段。
這個階段,富國成為急先鋒。富國醫療保健品和富國消費低碳環保沖進同期前20名內,這兩只基金在行情萌芽階段漲幅只是居于中偏上的位置,富國低碳環保在行情整固階段后期開始“雄起”,居于同類第8名,但那時是單兵作戰。到了行情收獲階段,富國醫療保健行業又追了上來,當期漲幅還超過了富國低碳環保,這兩只基金也都獲得了機構的大量增持,機構持有富國低碳環保占比已經達到47.98%。
翻倍牛基何處藏
全程比賽下來,主動股基共有125只產品凈值翻番,這些翻倍牛基花落誰家?數據顯示,匯添富、上投摩根、富國、華泰柏瑞等公司是大贏家(見表2:主動股基凈值漲幅翻倍基金數量)。
這其中,匯添富的收獲最豐,旗下有8只基金漲幅翻倍,算術平均漲幅1.16倍,歐陽沁春管理的匯添富社會責任漲幅1.52倍,是這波行情中的冠軍基金,今年以來在同類排名中,位列前三。
上投摩根有6只基金凈值翻倍,分別是旗下的上投摩根阿爾法、中小盤、核心優選、中國優勢、健康品質生活、民生需求。與匯添富快速加倉不同,上投摩根旗下這些基金,主要依靠擇股能力取勝,如上投摩根核心優選、上投摩根中小盤,去年下半年股票倉位一直在90%附近,以選中牛股見長。去年年底持有的數字政通,今年以來股價漲幅2.32倍,今年一季度開始持有的延華智能到現在漲幅兩倍,持有的四維圖新,漲幅近一倍。
富國有5只基金翻倍。這5只基金中,富國低碳環保期間累計漲幅最高,達到1.41倍,在同期全部主動股基中排名第7。這只基金現任經理從2014年7月底接管,履新之后就對倉位進行了大手術——保留潛力牛股,如三六五網,今年一季度漲幅1.28倍;更換了7只重倉股,當時建倉的金固股份,今年一季度漲幅1.17倍,建倉的上海鋼聯,今年一季度漲幅92%。
另一只牛基是富國天惠精選成長,凈值漲幅達到了1.05倍,這是一只26億元的中型基金,依靠凈值增長,到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規模接近50億元,是一只依靠內生性增長將規模擴大的基金。除了機構持有25%的比例外,《投資者報》部分讀者也應該持有這只基金,因為我們今年初推薦的“羊年10只潛力股基”,就有這只基金,當初推薦是基于此基金熊市回撤小,牛市賺錢多,連續多年排名居于同類領先位置,今年以來,此基金凈值增長63.53%,在我們推薦的10只主動股基中處于中上水平。
華泰柏瑞也有4只基金翻倍。分別是華泰柏瑞積極成長、量化指數、行業領先、價值增長。華泰柏瑞前幾年發行滬深300ETF,超大規模首募一舉揚名,近幾年苦練內功開始潛心研究做好主動股基,公司旗下主動股基只有7只,過半數產品漲幅翻倍,足見是因為公司整體投研水平的提高,才使得整體業績大幅攀升。
公司的努力首先引起機構注意,無論漲幅高低,公司旗下7只股基全部受到機構增持,持有比例最大的是華泰柏瑞量化指數,達71%。增持幅度最高的是華泰柏瑞創新升級,提高了48個百分點。
隨著市場開始進入寬幅調整,這一輪牛市暫告一段落。這些巨牛的基金和基金公司,給持有人率先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如何跟著他們的腳步,繼續在未來市場中領跑于大眾?不妨仔細聽聽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心得,以及他們對未來市場走向的看法(詳見P8~13《牛市奔跑的基金》之領跑公司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