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初心”,簡簡單單四個字,也在不斷拷問著我們的生活態度,甚而帶有一些哲思。Stella早年機緣跟隨日本丹下明月女士修習“丹月流”香道,后取其中文名字里的一個“海”字,香名冠以“海香”。“丹月流”香道正是將“海香”帶入到更大的香世界中來,看似空靈實則如一把鑰匙一盞爍燈,時時照觀,自當明性。
淺談日本香道
茶道、香道、花道并稱為日本的“雅道”。不可否認,日本很多根源文化都來自于中國,香也不例外,大唐盛世由鑒真和尚傳入。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亦多次提到那時上流階層經常舉行的“香會”或“賽香”。日本的香道由鐮倉時代三條西實隆發揚傳播,故三條西實隆有“香道鼻祖”之稱,那時他即把各種香料切片分置于香盒和香爐中,供人聞品。慢慢地,聞香成為修身養性的貴族標簽,沉香所打通的無妙空間有著精神和心靈的雙重愉悅。
與丹下女士初初相見
如果你以為美麗只為年輕駐足,錯矣。美麗只為那些擁有開懷舒闊之心的人停留,無關乎年紀。初次見丹下明月女士即被她身上優雅從容的氣質折服。畢竟這是一位逾八十歲的老人,描畫著細致的妝容,舉手投足盡顯宗家風范。丹下女士早年創“丹月流”茶道,后又創立“丹月流”香道,是為宗家。丹月流香道的理念:禮、和、敬、樂,少了幾分日本傳統香道清寂孤悶,多了幾分活潑喜樂。在香道的傳承學習中,“丹月流”香道可以著華麗的服裝,配飾和妝容也可以適當濃彩以示隆重,當然前提條件是和而美。
解讀“禮和敬樂”
沉香,一個“沉”字,道出了修為當下、內斂以精進的道理。“丹月流”倡“禮、和、敬、樂”,海香自有一番自己的解讀。“禮”,儀禮,規矩,規范,如古人訓導坐臥行止都徐徐端正,不偏不倚,不泛不化;“和”,氣息周正,內心修靜。如《察傳》:“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和而美,和而大美自是一種境界;“敬”,謹正,恭敬,尊敬。中國有一句古話“相敬如賓”,指夫妻之間和合共處,實則應為一種更為泛化的理解;“樂”,歡喜心,愉悅心。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正是這個道理。
靜心斂氣進入香軌
日本香道對于儀軌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丹月流”香道亦如此。“丹月流”香道通過吟誦、入坐、理灰、埋炭、挑灰、押灰、開火倉、置銀葉片、置沉香片等步驟,最后聞香則成為一種精神層面的悅己和悅人。即使是同一款沉香,因環境、香客、心境等的不同都會有著迥異的嗅覺體驗。在香道儀式里,海香說常有一種“放空”的感覺,靜心斂氣地調整著一呼一息的節奏,一爐香最先感動的是自己,因著將自己的心緒和四時流轉風景的入簾,對于沉香的前世今生都投擲其中。每每香席完成,海香會在香箋上寫下感悟:“如如是。唯心造。春來花自青。念念間。綺語不語……”
沉香所傳達的都在當下,可意會亦可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