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幾年生育高峰的到來,“月嫂”成了一個炙手可熱的職業,其身價也是一漲再漲。然而,由于月嫂的素質良莠不齊,整個社會缺乏對月嫂正規的評價體系,月嫂市場比較混亂,月嫂領域的各種亂象也層出不窮。
7月5日,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規范》《家政服務機構等級劃分及評定》兩項國家標準,對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和家政服務機構劃分進行了規范與界定,新國標將于2016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
月嫂市場亂象環生
隨著這幾年生育高峰的到來,“月嫂”成了一個炙手可熱的職業,其身價也是一漲再漲。然而,由于月嫂的素質良莠不齊,整個社會缺乏對月嫂正規的評價體系,月嫂市場比較混亂,月嫂領域的各種亂象也層出不窮。
比如,很多月嫂上崗僅憑一張培訓證和一張健康證,至于月嫂的等級一說更是家政公司自己的“包裝”,很多月嫂不具備應有的職業技能,僅僅經過簡單的培訓就上崗,往往讓雇主在選擇上無所適從,糾紛時有發生。
北京市通州區的小白夫婦喜得貴子,提前預定了月嫂曹某,在雙方簽訂的協議里約定,金牌月嫂提供新生兒和產婦的日常護理服務,包括保健、洗澡、喂奶、臍部護理等,服務費是每月8800元。
但讓夫妻倆沒料到的是,所謂的“金牌”月嫂連基本的護理常識都不知道。“每天夜里孩子哼唧的時候,都是我把她叫醒。她沒有主動醒過給孩子換尿布或者喂奶。”小趙說。4月20日晚上,小趙看著孩子吃奶時臉色不對勁,感覺孩子不太正常。曹某卻一再表示沒事,認為小趙過度緊張小題大做。小趙雖初為人母,卻憑直覺感到有問題,她執意叫來救護車,把孩子送到醫院。醫院診斷為新生兒肺炎(感染性)、新生兒結腸炎、心肌損害等,讓立即住院,否則可能引起呼吸道衰竭等嚴重后果……
家政服務機構分五個星級
其實,“月嫂”也是個專業技術職業,不是經過短期培訓就可以“出師”的。因為“月嫂”不僅需要良好的職業道德,更需要懂得醫學常識,能根據產婦和嬰兒的個體差異不同,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使婦女在產前、分娩及哺乳期可以得到必要的支持、照顧和建議。否則,方法不正確,不但不能提升對母嬰生活的護理服務質量,反而可能影響母嬰生活健康,嚴重的還可能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
新國標要求,母嬰生活護理員年齡應在18歲以上、55歲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備與等級相適應的服務技能,能及時清理個人衛生;在上崗服務時應著統一工作服,定期參加職業培訓;無刑事犯罪記錄,無精神病史和傳染病等。
《家政服務機構等級劃分及評定》把家政服務機構從A到5A劃分為五個星級,字母數量越多,表示家政服務機構的綜合實力越強。
作為基本要求,家政服務機構應有固定的可保障經營需要的場所:在工商、民政等部門辦理了注冊登記手續;有3人以上(含3人)均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兩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專職工作人員;有對服務員進行培訓的場所,并對所有服務員進行崗前培訓;能夠每年組織服務員進行健康查體;能為服務員辦理第三方保險。
而護理服務質量標準中,依據客戶對母嬰生活護理服務的不同需求以及母嬰生活護理員具備的工作經歷、服務技能的不同,將母嬰生活護理服務分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和金牌級共六級,其中一星級為最低等級,金牌級為最高等級。
以金牌母嬰生活護理員為例:要在從事過五星級母嬰生活護理服務的基礎上經過相應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取得資格證書,具備48個月以上的母嬰生活護理服務工作經歷,至少累計48個月客戶滿意無投訴等。
此次國家標準委為“月嫂”立規,很值得我們期待。從內容上看,這兩個《規范》對月嫂職業進行了等級劃分、星級評定、技能認定等,并詳細界定了雇主、保姆和家政公司三方的權利和義務,這將極大程度上改變“憑感覺”選月嫂的模式,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老百姓的服務需求,同時也標志著家政行業的日趨規范化。
“家政國標”釋放攪動市場的“鯰魚效應”
參與新國標起草制定的全國家政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陳平表示,我國家政行業近年發展迅猛,但由于缺乏規范,月嫂市場可以說亂象環生,月嫂新國標的出臺,將為這個市場帶來有利影響。對消費者來說,新國標給了一個評判的依據,而對于家政服務機構來言,則有了發展目標和方向。
對于家政服務市場來說,“家政國標”的出現,帶來更多的“鯰魚效應”,從而讓家政服務市場變得更加井然有序起來。
首先,“家政國標”對于規范家政服務市場有著特殊的價值。家政服務市場,是隨著社會的需求發展而來的,以往的情況下,我們總是將所有的家務活動內部消化,從而不會請別人來幫忙,而現代社會分工的存在必然就有著這樣的基本要求。家政服務有著專業性的特征,從而能夠更加有效率的進行這樣的勞動。所以,家政市場就應運而生。但是,家政市場和人力資源市場有著更多的相似,因為都是人的工作,所以主觀性質太多。而“家政國標”的出現就是一種規范性指標體系,對于家政服務市場來說就有章可循。每個從事家政服務的企業都應該認真參照這樣的“國標”進行,否則,就是有明顯的違背嫌疑,從而呈現一種市場優化的趨勢。
另外,“家政國標”更是對于消費者來說有著更為明確的指導價值。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的意義非凡,如果家政市場良莠不齊的話,消費者總是難以選擇。而隨著“家政國標”的出現,消費者就完全可以實現“貨比三家”,以“國標”進行對照,那些符合“國標”的就進行甄選,不符合的直接排除。如此以來,消費者也會變得更加理性,家政市場的信息也將會變得更加透明。而整個家政市場也會在消費者理性選擇的基礎上變得更加理性起來,也能夠變得更加規范起來,這無疑就是“家政國標”的最好“鯰魚效應”。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家政服務出現糾紛的時候,“家政國標”似乎也能夠助一臂之力。一方面,“家政國標”能夠有著具體的規范,發生糾紛時,與“國標”的差距多少一目了然,這就更增加了辨別的基礎,從而減少糾紛的處理環節:另外一方面,在“家政國標”的影響下,每個從事家政服務的人員,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基層人員,都應該有著這樣的認識,讓“家政國標”高懸在自己頭頂之上,讓糾紛從源頭上減少,從而維系家政市場的健康良性發展。
月嫂服務有了新國標,有利于規范月嫂市場,提高月嫂整體服務質量水平,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不過,月嫂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不會因為有了新國標就自行得到解決,還需要相關各方共同努力,規范管理月嫂行業、提高月嫂行業的準入門檻、加大月嫂業務培訓力度,提升月嫂的職業能力水平和文化素養。
此外,月嫂也應積極主動地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加強學習,給自己“充電”,用專業、優質的服務回應雇主提供的高薪,增強自豪感和榮譽感。另一方面,雇主也要對月嫂足夠尊重,嚴格遵守協議,按時、足額支付報酬。
(編輯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