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些話,在你長大的過程中,我要和你說說。
昨天你回來哭哭啼啼地告訴我,說一個同學又和你鬧別扭了,你說事情本來不怨你,是同學做得太過分。
爸爸笑了。
依爸爸的經驗,一個人要贏得另一個人的尊重很容易,那就是要學著吃虧。孩子,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愛占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歡愛吃虧的人。
孩子,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空谷當中喊話,你沒有必要期望誰能聽到,但那綿長悠遠的回音,就是生活對你的回報。
有一次,爸爸讓你出去買醋,本來給你一個硬幣就夠了,但爸爸多給了你幾個。爸爸發現,你在出門的時候,把多余的硬幣悄悄地放在了寫字臺上。那一刻,爸爸裝作沒看見,但你不知道,爸爸的內心是多么高興。孩子,人生的許多東西是多余的,比如錢,比如欲望,比如名聲。更多時候,得到你該得到的就夠了,剩下的,在你心中淡淡地扔掉。
爸爸在鄉下教書的那一年,咱們家的日子過得很窘迫。爸爸沒有錢給你買玩具,你就找來許多塑料袋,在一個塑料袋里盛滿水,用針扎破了,然后你看著細細的水流向另一個袋子,然后再換另一個袋子,你玩得很開心。
或許,很小的時候,你就學會了在簡單的生活中尋找快樂。不錯,孩子,生活中有些東西并不容易改變,但容易改變的,是人的心情。爸爸給你講一個故事:
你爺爺有一個做大買賣的朋友,有一年他把二十幾個村子的賬都收起來,用紙包好了放在咱們家,然后說他要到別的村子里去,就一拍屁股走了。結果,一連多少年,都再沒有他的消息。爸爸上學的時候,你爺爺的肺病已經很厲害了,家貧如洗。好幾次,你奶奶提到那個賬包的事情,想把錢拿出來,緩一緩家里的緊張情況。你爺爺一瞪眼,說:“人家憑什么敢把這么多的錢放在咱們這里?說明咱的人比它值錢!”
孩子,你爺爺臨死的時候,還是一個窮人。但他是一個響當當的窮人。爸爸把這個故事講給你聽,是希望你能明白,一個窮人應該以怎樣的風骨在這個世界上站立。
讀后思考
1.從第一自然段中,你能推測出父親要和“我”講話的內容嗎?
2.文章第三自然段,爸爸為什么笑了?
3.第六自然段說“爸爸的內心是多么高興”,聯系下文,說說父親為何高興?
4.作者把人生的每一次付出比作是“在空谷當中喊話”,是要表達什么意思?
5.文中父親教給了兒子哪些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