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陜西青年佘世軍告別山村父老鄉親,到山西一個小鐵礦當礦工。因為他干活認真,為人老實,老板十分喜歡他,不久就讓他當了小工頭。佘世軍在那里一干就是六年,掙下了幾萬元。
前年,佘世軍拿出3萬元血汗錢,承包了一個小鐵礦,自己當老板,準備大干一場,掙些錢回去改變老家的落后面貌。
佘世軍沒文化,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好,跟別人簽約也只能請人代筆,也不會算賬,做預算,只會模仿以前那老板的樣子去干。
由于經營不善,才干了半年,礦上就虧了不少錢。最后,佘世軍只好忍痛把小鐵礦關閉了。佘世軍深有感觸地說:“我當老板只會在考勤表上打‘√’、畫‘×’的,怎能不失敗呢?”
小鐵礦倒閉后,佘世軍回到老家,把自己關在屋子里,經過再三思考,終于作出了令人們吃驚的決定:進小學,從一年級讀起,不學出個名堂來,決不出山!
“佘世軍要上小學了!”這一下子成了當地的“特大新聞”。可當他到學校報名時,校長還以為他在開玩笑哩!佘世軍講了自己沒文化盡吃苦頭的經歷后,校長被感動了,決定破格收下這個24歲的小學生。
9月1日,佘世軍這個“大學生”含著熱淚和六七歲的小同學一起,參加了學校的升旗儀式,開始了他遲來的小學生活。開學典禮后,他就和小同學們一起全神貫注地跟著老師讀“ɑ,o,e……”老師說:“世軍同學學習很刻苦,每天要走十多里路來上學,可從不缺課。”不久,為了讓佘世軍早日完成學業,校長還親自給這個“大學生”開小灶,加班加點超前上課哩!
佘世軍的故事教育了山里人,大家認識到學文化的重要性:沒有文化,就不能真正脫貧致富,更不能有美好的明天。
開卷有益
1.給下列句子中的黑體詞選擇正確的義項。
(1)佘世軍準備大干一場,掙些錢回去改變老家的落后面貌。( ")
A.臉的形狀;相貌
B.比喻事物所呈現的景象、狀態
(2)不學出個名堂來,決不出山!( ")
A.花樣,名目 " B.成就,成果
C.道理,內容
(3)校長還親自給這個“大學生”開小灶,加班加點超前上課哩!( ")
A.集體伙食標準中最高的一級(區別于“中灶”“大灶”)
B.比喻享受的特殊對待
2.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當老板只會在考勤表上打‘√’、畫‘×’的,怎能不失敗呢?(改為陳述句)
(2)世軍同學每天要走十多里路來上學。世軍同學從不缺課。(用關聯詞寫成一句話)
3.文中第六自然段中“自己沒文化盡吃苦頭的經歷”指的是 " " " " " " " " " "
。
4.佘世軍上學了,成了一名“小學生”,可文中又說“校長還親自給這個‘大學生’開小灶”。這樣寫矛盾嗎?為什么?
5.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些什么?請用三言兩語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