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杰出的作家、思想者弗拉基米爾·馬克西莫夫,在談寫作時曾說過:和絕大多數與我同輩的蘇聯作家不同的是,我“有幸”從蘇聯社會的底層走出來,觀察了一個由乞丐、流浪漢、罪犯這些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人組成的世界——一個“新的圈子”。我的生活經歷令我有機會接觸到各階層和各種境遇的作家、畫家、學員、學者以及黨和國家的各級官員,甚至包括好幾位蘇共政治局委員。此外,作為鐵路工人和農民的兒子,我這個泥瓦匠由于命運的安排而變成了知識分子。我透過社會的墻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社會精神的本質。這些事實早在我少年時代就感受到了。我懷著一種不可遏制的愿望,非要把我生活中遇到的事講出來不可。否則,我是要變瘋的。我只知道去寫,不管他人如何評斷。總之,除了寫作,我尚無拯救自己的其他良策,如此而已。
博士丁的話
對于剛剛上三年級的學生,遇到寫作文,總有人會唉聲嘆氣,對作文產生恐懼,不知該怎樣寫作文。原因是我們缺乏對生活必要的體驗和觀察。我們要走出教室,走進生活,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用心去體會,積極思考,養成觀察、發現、思考的習慣、這樣寫出的作文內容才會生動具體。另外,寫日記是一種比較簡便的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適用于起步階段的我們。通過寫日記,我們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真實地記錄在自己的日記里,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養成觀察周圍的事物,認真分析、判斷自己的所見所聞的習慣,從而不斷地在生活中積累素材,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