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帶著我的哈巴狗雷克斯到公園中散步。它是一只可愛溫順的小狗,由于園中不常見人,所以我總是不給它系上皮帶或口籠。
一天,我們在公園中遇見一位警察:“你不給那狗戴上口籠,也不用皮帶系上,還讓它在公園里亂跑,你不知道這是違法的嗎?”
“我知道是違法的,”我輕柔地回答說,“但我想它在這里不至于會傷害什么。”
“你想不至于!你想不至于!法律可不管你怎么想。那狗也許會傷害松鼠,或咬傷兒童。這次我放你過去,但如果我再在這里看見這只狗不戴口籠,不系皮帶,你就得去和法官解釋了。”
我真的遵守了幾次。但雷克斯不喜歡戴口籠,所以我決意碰碰運氣。起初倒沒什么,后來有一天下午,雷克斯和我到了一座小山上,忽然我看見了那個警察,他騎著一匹紅馬。雷克斯在前面正向著那警察沖去。我知道事情已毫無辦法了。
所以沒等警察開口說話,我就先發制人。我說:“警官,我愿意接受你的處罰。我沒有托辭,沒有借口。你上星期警告我,如果我再把沒戴口籠的狗帶到這里,你就要罰我。”
“哦,好說,好說。”這警察用溫柔的聲調說,“我知道周圍沒有人的時候,讓這樣一只小狗在這兒跑一跑,是一件誘人的事。”
“那真是一種引誘,”我回答說,“但那是違法的。”
“像這樣一只小狗是不會傷人的。”警察說。
“不,但它也許會傷害松鼠。”我認真地說。
“哦,我想你對這事太認真了,”他說,“我告訴你怎樣辦,你只要讓它跑過小山,我看不見它,就沒事了。”其實,那位警察也挺有人情味,他只不過要得到一種被人尊重的感覺。所以當我開始自責時,他唯一能滋長自尊的辦法就是采取寬大的態度,以顯示他的慈悲。
讀后收藏
“你上星期警告我,如果我再把沒戴口籠的狗帶到這里,你就要罰我。”這句話中出現了“戴”和“帶”兩個字。“帶”和“戴”常被混用,現稍作區分。“帶”表示隨身攜帶,帶的東西多為工具,槍支、行李、食物等,如:他隨身帶了兩把鉗子。“戴”指頭頂著,泛指把物品放在頭、面、頸、胸、手臂等處,戴的東西有發卡、帽子、眼鏡、項鏈、戒指、手銬等。如:他戴著帽子,戴著眼鏡,還戴著手表。
再區別一下“佩帶”和“佩戴”。“佩帶”是指把物品掛在或者別在身上,比較常見的是指把槍、刀、劍等插在腰間;“佩戴”指把徽章或其他標準固定在制服的肩、胸、臂等部位。如,請護士給這個病人佩帶心臟起搏器。從這幾個軍人佩戴的肩章可以看出,他們都是將軍。另外“戴孝”和“披星戴月”不宜寫成“帶孝”“披星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