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老北京的小胡同》這本書,作者蕭乾用文字記錄了自己在老北京的小胡同里的生活情景,每一條胡同都記錄著老北京人的真實(shí)生活。說實(shí)話,這本書厚厚的,有些文字我真的讀不懂,但是那些有特點(diǎn)的小胡同我還真了解了一些,比如長青胡同、南鑼鼓巷、小車胡同等。
媽媽還親自帶我去游覽了一些北京有名的小胡同。青色的石板路、古樸的房屋,都記載著歷史的變遷,可這些一點(diǎn)也不吸引我,吸引我的是藏在胡同深處的老北京小吃,讓人眼饞的驢打滾,讓人贊不絕口的糖卷果,比蜜還甜的糖耳朵……一聽名字就特別想吃。
記得那天我們來到護(hù)國寺大街,看到一家牌子上寫著“老北京小吃”的古樸老店,我便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往里走。一進(jìn)門就看到很多人在排隊(duì)。終于輪到我們點(diǎn)餐了,我興奮地對媽媽說:“我要吃驢打滾、艾窩窩、豌豆黃、糖火燒……”我一口氣說了十來種。“點(diǎn)這么多,咱們可吃不了。”最后我們只點(diǎn)了驢打滾和糖耳朵,回到座位上才兩分鐘,我就坐不住了,著急地問:“怎么還不來?怎么還不來?”“別急,一會兒就來了。”話音剛落,服務(wù)員阿姨就端上來了,看著就讓人流口水。我先嘗了一下糖耳朵,呀!太甜了,甜得我直咳嗽。我看見媽媽兩口就把一塊驢打滾給吃完了,我想這肯定好吃,于是也拿起一塊,先聞了聞,接著用舌頭一點(diǎn)一點(diǎn)地把黃黃的香香的豆面舔開,再舔開一層一層的糯米面,最后一小口一小口地把它吃掉,甜甜的、軟軟的、黏黏的感覺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媽媽看著我的樣子直笑:“剛才還著急得跟猴兒似的,這會兒又這樣吃。”“您不懂,好吃的東西一定要慢慢地品嘗,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我高興地說。
我喜歡老北京的胡同,更喜歡老北京的小吃。
【指導(dǎo)老師:李春霞 劉順利】
點(diǎn)評
由一本書想到去了解北京胡同,由游北京胡同吃到了北京的美味小吃。北京小吃才是本文的主題。而北京小吃有多好吃呢?看小作者猴急的等待和細(xì)心的品嘗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