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
面對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同業競爭加劇以及互聯網金融的巨大沖擊,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給銀行的內外部環境帶來深刻變化,考驗著銀行的盈利能力和應變之道。
近兩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日趨成熟,中信銀行堅持互聯網金融理念創新、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持續推動“金融網絡化”和“網絡金融化”兩方面均衡發展。海爾集團供應鏈金融、個人網絡信用消費貸款、新版手機銀行、異度支付客戶端、微信銀行等互聯網創新產品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與互聯網企業的跨界合作、網絡營銷工具的應用為客戶服務和經營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模式,共同譜寫了中信銀行互聯網創新的華麗樂章。2014年該行實現電子銀行業務收入11.46億元,同比增長48.06%。
在提升客戶體驗的同時,中信銀行各類金融創新產品也獲得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和認可。近日,中信銀行獲得《投資者報》第二屆最佳銀行評選之“最具創新力銀行”獎項,這體現了其在時代巨變背景下積極迎接挑戰所取得的優異成績。
傳統業務的新活力
據日前安永發布的對中國21家上市銀行的2014年回顧與展望報告,“順應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趨勢,中國上市銀行加快渠道變革,大力推進電子銀行及移動終端渠道的建設和升級,2014年度客戶數和交易額再創新高。”
如何將新形式注入到傳統業務中?在零售等傳統業務的轉型與創新方面,中信銀行一向積極主動。據了解,2014年行長李慶萍上任以后,在大零售戰略、二次轉型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首先提升營銷體系,隨后解決了客戶經營和批量有效獲客,再按照價值導向服務客戶,整合電子銀行渠道,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跨界融合,打造大零售體系。”中信銀行方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銀行還重點加強了零售產品創新和推廣力度,相繼推出了“薪金煲”、“房抵貸”、網絡貸款、信用卡貸款等零售產品。
其中,針對當前多數銀行仍只能提供房屋按揭貸款、房產抵押消費貸款等產品,手續繁瑣,用途單一,客戶無法體驗便捷的融資服務難題,中信銀行率先在業內整合“涉房”類貸款,推出了“以房融資”新產品“房抵貸”,客戶可以通過辦理房產最高額抵押,統一授信,額度循環,一次遞交材料,一次授信審批,即可享有額度高、期限長、用途廣的信貸支持,更好地滿足了家庭按揭購房、裝修、購車、旅游、留學等各類資金所需,此舉可謂瞄準客戶體驗“痛點”。
中信銀行2014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其個人網上銀行客戶數達到1390.52萬戶,同比增長34.85%;手機銀行客戶數為645.24萬戶,同比增長88.73%。
據申銀萬國研報分析稱,中信銀行從2014年開始推動零售銀行轉型,零售貸款占比提升3%,高于行業0.5%的平均提升幅度。
“而零售銀行的轉型帶來的效果也開始逐步體現在公司基本面上。今年一季度中信銀行凈息差提升幅度和不良率下降幅度均位于行業領先水平,排名僅次于重慶農商行,而非息收入占比提升幅度達到9%,高于行業平均5%的提升幅度。”申銀萬國研報預測,中信銀行持續推動零售銀行轉型的做法,有望進一步提升其客戶體驗和品牌競爭力。
互聯網金融持續發力
就在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涉足和布局互聯網金融領域時,商業銀行也不甘示弱。多數銀行已經意識到,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出現,彌補了傳統金融在服務長尾客戶方面存在的缺陷。長尾客戶雖然單位資金量較小,但客戶數量龐大,集合起來的規模效應十分顯著。
中信銀行表示,其網絡金融一直處于行業領先之列。首先,與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大巨頭進行合作,重點布局移動金融、第三方支付等業務。
其次,信用卡依托物聯網批發獲客。據了解,目前中信銀行信用卡客戶有40%-50%是通過互聯網獲得。而針對信用卡客戶結構多數是商旅人士,該行與7家航空公司、2家旅行網站和1家酒店合作,拓寬發卡渠道。
2014年5月19日,被業內稱為“寶寶3.0”的“薪金煲”正式亮相,與其他寶寶類產品比較,薪金煲用“無投資門檻,無贖回時限”重新定義了貨幣型基金。投資者自己設定銀行賬戶活期保底金額,超出部分自動申購貨幣基金,享受到貨基的收益。需要用錢時不用贖回,就能直接在ATM機上直接取款、轉賬、POS機刷卡消費,還可自動發起贖回用于信用卡、個人貸款的還款,流動性媲美活期存款。今年1月,“薪金煲”的功能更是進化到了移動端,除了申購和贖回可在手機端實現外,投資者還能通過手機查詢“薪金煲”收益率以及個人收益情況。據了解,中信銀行計劃下一步在“薪金煲”現金管理服務功能的基礎上不斷升級優化,為客戶實現在移動端的全面資產配置服務。
2015年5月19日,成立一周年的中信銀行“薪金煲”也成立一周年,旗下已掛鉤的五只貨幣型基金,簽約客戶總數已超過100萬,總規模快速增長至300多億元。截至今年4月底,五只貨幣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4.35%,穩妥跑贏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中信銀行將大數據分析同樣運用到網絡融資方面,在“POS商戶網絡貸款”基礎上,設計一套“全線上不落地”貸款:基于供應鏈金融的匯通達在線經營貸款、基于代發工資數據的個人信用消費貸款,基于公積金繳存記錄的個人信用消費貸款。截止到2014年年底,該行網絡貸款累計放款額130.86億元,貸款余額13.89億元。
中信銀行副行長朱加麟曾撰文分析互聯網金融為傳統銀行帶來的發展機遇。他認為,相比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傳統銀行業積累并掌握了大量客戶資源,伴隨著互聯網技術進一步降低金融服務成本,通過網絡銀行業務深挖低凈值的長尾客戶勢在必行。
“中信銀行一方面通過大力發展網絡銀行進行客戶獲取和經營,擴大營銷及服務的半徑,利用大數據分析、精準化營銷、信息化處理等手段,大幅度降低單位客戶的經營成本,提高對長尾客戶的經營能力。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長尾客戶進行全面的行為分析,利用網絡渠道進行有針對性的細分市場營銷,將其逐步轉化為銀行有價值的高貢獻率客戶,最終完成對長尾客戶的經營與轉化。” 朱加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