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證券此次擬發行不超過16667萬股,主要用于擴大融資融券和新三板做市等業務規模,以減少對傳統業務的依賴
根據東莞證券6月19日披露的招股說明書,東莞證券計劃在深交所上市,擬發行不超過16667萬股。募集資金全部用于補充公司資本金,以擴大業務規模,優化業務結構,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對于《投資者報》的采訪,東莞證券董事會秘書駱勇表示,公司正在根據證監會和深交所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開展后續工作。此前他曾表示,如果一切順利,“東莞證券預計會在2016年上市。”根據當前證監會的“快節奏”審核,有業內人士預計東莞證券很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即可上市。
較依賴經紀業務
近年來,東莞證券發展迅速,根據公司招股書,2012年到201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8億元、10.66億元和18.11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18億元、2.63億元和6.27億元,營收持續增加,盈利能力甚至一度高于東吳證券、山西證券等上市券商。
其中,公司證券經紀業務貢獻過半,近三年占比整體營收分別為53.28%、59.67%以及50.81%。早期深耕經紀業務為東莞證券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但隨著“一人多戶”等政策出臺,傭金率不斷下降,傳統的通道業務盈利空間收窄考驗著東莞證券未來的盈利空間。
其招股書中指出,公司收入來源中經紀業務所占比重較高,由于經紀業務受市場行情影響較大,因此過度依賴經紀業務使得公司收入結構多元化欠缺穩定性。數據顯示,對此,東莞證券已有認識,經過調整,2014年經紀業務占比已下降近9%。
補血“兩融”等新業務
證監會對證券公司的凈資本的嚴格監管,使得充足的資本成為公司做大做強的先決條件。根據SAC的統計,東莞證券2013年的凈資本僅為19億元,在統計的115家券商中排名65位。其招股書中坦言,公司資本補充速度也遠落后于業務發展速度和行業證券公司資本補充速度。
據了解,此前東莞證券的外部融資方式有轉融通、信用拆借、融資融券收益權回購、次級債及收益憑證,融資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轉融通受凈資本的約束存在融資額度問題,難以繼續擴大以滿足資金需求,且資金到期后是否展期續借具有不確定性。信用拆借只能作為流動性緊張的應急手段。次級債發行規模較小,成本相對較高,只能作為公司補充性的融資手段。因此,公司當務之急是開辟多渠道融資,為業務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
此次,東莞證券擬發行不超過16667萬股,主要用于擴大融資融券類和新三板做市等業務規模。當前融資融券業務火爆,5月已突破兩萬億元,同比規模增加了三倍之多,按照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120家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整體增長141.7%,成為券商盈利新的增長點。
截至2014年,新三板掛牌數量從年初的356家猛增到1572家,總股本超過630億股,總市值4400億元。東莞證券方面表示,隨著新三板相關制度的完善,其服務創新型、創業型中小微企業的功能將逐步得到發揮,加大投入力度將極大拓展券商的業務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