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市場的恐慌式下跌,也給偏股基金半程賽增添了許多變數,大部分基金經理認為,雖然牛市仍在,但“抗跌”“分紅”已是普遍關注的話題
近兩周的股市暴跌,對于主動管理的偏股型混合基金(據Wind分類,以下簡稱“偏股基金”)來說,也是一堂不折不扣的風險教育課。據《投資者報》對2015年1月1日前成立的具有完整的可比數據的171只偏股基金今年上半年來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的統計顯示,相比6月12日,截至6月26日的兩周時間內,今年上半年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超過100%的偏股基金數量已迅速由之前的47只縮水至3只。
值得一提的是,翻番基金數量的縮水,也給偏股基金半程賽的排名帶來了戲劇性的變化,一些之前業績并不十分突出的偏股基金由于在本輪大跌中表現出了較好的抗跌性,名次提升較大。而另一些之前業績領先的偏股基金由于未能適時降低倉位,業績與排名出現了雙雙下跌的情況。
半程賽排名顯著變化
偏股基金半程賽的排名變化有如走馬燈。遠的不說,只對比6月12日及6月24日的排名就可見一斑。
據Wind數據,截至6月12日,自2015年1月1日以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排名前十的偏股基金為富安達策略精選、交銀穩健配置混合、財通價值動量、嘉實策略增長、中海優質成長、上投摩根成長動力、東方精選、易方達價值成長、大成精選增值、嘉實增長,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依次為159.33%、153.25%、147.27%、142.99%、134.88%、134.12%、133.79%、127.55%、126.67%、126.23%。全部都是翻番基金。
然而,僅僅兩周后,截至6月26日,自2015年1月1日以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排名前十的偏股基金變化為富安達策略精選、匯添富藍籌穩健、東方精選、交銀穩健配置混合、上投摩根成長動力、東方新興成長、財通價值動量、易方達價值成長、嘉實增長、浙商匯金轉型成長,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依次為106.41%、105.09%、100.24%、96.51%、95.77%、94.1%、91.71%、90.52%、88.97%、88.68%。
對比上述兩份排名,不難發現,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前十基金中翻番基金數量迅速減少,目前只有3只。按照目前大盤普遍暴跌的走勢,估計當最后兩個交易日之后半程賽塵埃落定,極有可能前十基金中無一翻番。
另一個顯著的不同,自然是名單的變化。具體來看,除了富安達策略精選以微略的優勢暫時保住了頭名外,匯添富藍籌穩健和東方精選這兩只偏股基金成了近兩周最亮眼的明星基金。其中,匯添富藍籌穩健排名由6月12日的第18名一躍到6月26日的第2名,上升了16個名次;東方精選排名由6月12日的第7名一躍到6月26日的第3名,也上升了4個名次。這兩只基金排名的上升,在這樣普跌的市場中,很大可能得益于基金經理及時的降低倉位、落袋為安。
交銀穩健配置混合近兩周絕對縮水值最高
6月12日的偏股基金前十中,交銀穩健配置混合區間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近兩周縮水絕對值最高。
據《投資者報》統計,截至6月12日,自2015年1月1日以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實現翻番的有區間完整數據的偏股基金一共有47只,占全市場171只偏股基金的27.5%。
而截至6月26日,全市場171只偏股基金中翻番的只有3只,占比1.75%。短短兩周時間翻番基金數量縮水九9成。其中,排名前十的偏股基金中,近兩周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絕對縮水值最大的是交銀穩健配置混合,截至6月12日,其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153.25%,而截至6月26日,其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僅為96.51%,絕對縮水值高達56.74%。
Wind數據顯示,交銀穩健配置混合的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為百潤股份、上海鋼聯、世聯行、樂視網、通策醫療、金證股份、金亞科技、銀之杰、陽光城和四維圖新。這10只個股中從盤面表現來看,近20日跌幅在25%以上的有7只,其中跌幅最大是四維圖新,近20日跌幅為-34.39%。再從近10日漲跌幅來看,上述十大重倉股中跌幅在25%以上的同樣是7只,分別是百潤股份、上海鋼聯、世聯行、樂視網、金證股份、銀之杰和四維圖新。最大跌幅仍然是四維圖新,近10日跌幅同樣為-34.39%。顯然,從近兩周交銀穩健配置混合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變化情況來看,該基金在前十大重倉股上的減倉幅度不會很大。
新建倉偏股基金業績雖負但普遍抗跌
出生在5月的偏股基金可謂“痛苦并快樂著”。
一方面,大盤的恐慌式下跌,給新基金帶來了能以較便宜價位建倉的機會;但另一方面,新建倉的股票也在隨大市下跌,因此而呈現的賬面凈值數據比較難看。據《投資者報》統計,5月以來成立的目前有凈值數據的8只偏股基金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均為負數。
據Wind數據顯示,2015年5月以來新成立了8只偏股基金,分別是成立于5月15日的華安媒體互聯網、成立于5月14日的富國國家安全主題、成立于5月8日的華寶興業國策導向、成立于5月20日的富國改革動力、成立于6月4日的中歐永裕A/C、成立于5月21日的泓德優選成長和成立于6月3日的泰達宏利藍籌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相對大盤動不動就單周超10%的跌幅,這8只偏股基金表現的極為抗跌。其中,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跌幅最大的為泰達宏利藍籌價值,但也僅為-8.9%;跌幅最小的為華安媒體互聯網,截至6月26日,其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2%。
顯然,同樣是在大跌的市場中,選擇偏股型基金比自己買股票操作的市場風險要少很多。
“監管政策的加強如收緊‘兩融’紅線,只是牛市條件的弱化,改變不了本身運行的趨勢。往后看,市場難免因一些擾動而出現波瀾,只要未傷筋動骨破壞支柱,不動如山,堅持從產業演化的方向和改革的視角出發,選擇相應的新成立的偏股基金等待超跌反彈或許是最好的策略。”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告訴《投資者報》。
老基金更傾向于尋找優質龍頭
恐慌殺跌的市場氣氛更加讓老基金們對后市充滿了分歧。而這分歧顯然會在不久的將來,反映在各自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上。
據《投資者報》統計,目前創業板的動態市盈率已經超過150倍,不少市場分析人士都指出創業板估值“泡沫化”。而嘉實策略增長基金經理丁杰人卻認為,優質創業板龍頭沒有估值泡沫,傳統行業的估值體系和他們是并列關系,不能互相適用,僅看估值高低不代表是價值投資。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嘉實策略增長自2015年1月1日以來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87.34%,相比6月12日的142.99%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絕對縮水值為55.65%,在全市場具有完整可比數據的171家偏股基金公司的排名已由6月12日的第4名下跌到6月26日的第12名。
不過,排名的下滑,并未能動搖丁杰人對優質創業板龍頭的看好。“高效的公司比如打敗低效率傳統行業,當市值很小的時候傳統估價體系是否合理?類互聯網企業的龍頭公司自然流量估值法、遠期利潤折現法、PS等估值,甚至直接使用市值估值。”丁杰人分析說,現在第一輪大家都一起跌,第二輪股價就會分化,龍頭成長股會上漲。
據Wind數據,嘉實策略增長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為衛寧軟件、樂視網、陽光電源、上海鋼聯、金證股份、中科金財、四維圖新、江蘇曠達、恒生電子和金螳螂。截至6月26日,除了金螳螂近10日跌幅為9.81%最小外,其余9只近10日跌幅均超過了25%,其中金證股份近10日跌幅為41.76%,下跌幅度最大。
“分紅”成近期基金賣點
在恐慌殺跌的市場氣氛下,許多投資者在一周之內跌完了近兩個月的收益。這也加快了一些基金分紅落袋為安的步伐。
據《投資者報》統計,在6月19日這一周主動偏股基金平均凈值下挫9.82%。所以,對于投資者來說,僅僅是抗跌能力強還不行,能夠賺到收益并及時落袋為安的基金才更受青睞。
《投資者報》依據Wind數據進行的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17日,從分紅總額來看,偏股基金共分紅275次,分紅總額達420.86億元。其中,從分紅份額來看,華商盛世、興全輕資和新華行業靈活配置基金每10份基金份額分別分紅13.9元、10.64元、9.44元,位列今年以來偏股基金分紅份額前三;從分紅次數來看,新華優選分紅、上投雙息、交銀榮祥保本等分紅次數較多,其中新華優選今年以來已分紅七次,累計分紅超過0.54元/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積極分紅的基金公司近期旗下全部偏股基金的跌幅普遍低于市場平均跌幅。以新華基金公司為例,近兩周來其旗下新華行業靈活配置跌幅僅為-0.09%,新華中小市值優選和新華鉆石品質企業跌幅也控制在-5%以內。而從長期來看,新華旗下偏股基金的業績也非常出色,近一年業績全部實現翻倍,其中新華鑫益和新華鑫利兩只混合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雙雙穩居同類前十。
“在此次V型巨震后,超高杠桿資金已大部分出局,A股由‘杠桿牛’轉向‘改革牛’,急跌慢漲有望成為本輪牛市的典型特征。”新華基金投資總監崔建波告訴《投資者報》,本輪牛市的核心是改革和創新的“雙輪驅動”。國企改革有望打破壟斷、激發經濟活力和企業創造力,最終改善經營業績,從而帶來市值的改善。而創新驅動在早兩年開始的成長股牛市中表現得已經非常明顯,投資機會已經被大量發掘。所以,“當前階段,改革驅動在A股的表現要強于創新驅動。”國企改革主題以及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戰略新興產業值得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