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度依賴海外客戶,風險太過集中,大力發展國內客戶,整體毛利率又會被拉低——著重國內還是國外,對中新科技來說存在兩難選擇
連續兩年凈利潤下滑,中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新科技”)當前面臨較大的業績壓力。
公司主營平板電視和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研發銷售,產品主要銷往北美、歐洲等國外地區,合作客戶包括Sceptre、Curtis等國外品牌廠商和零售商。本次IPO,公司擬募資6.8億元,用于平板電視擴產、技術研究院建設及償還銀行貸款三個項目。
公司首發申請于6月10日獲證監會通過,但發審委也就產能利用率等問題要求公司進行解釋。一旦公司上市,能否為投資者帶來好的收益?募資完成后,又是否能扭轉業績下滑的不利局面?
為了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當前經營情況,《投資者報》記者于6月9日向公司發出采訪提綱并致電相關負責人。公司證券部相關負責人以不太方便、太忙為由,拒絕接受采訪。
由于未得到公司就相關問題的解釋,記者只能通過招股書等公開資料進行分析。
業績變動源自毛利率下滑
Wind數據顯示,2013~2014年,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1.1億元與1.0億元,同比下滑31.2%與7.6%,連續兩年出現凈利潤負增長。
對此,公司在招股書中稱,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17.2%,由于毛利率下降、期間費用上升和資產減值損失增加導致凈利潤同比下降。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2.4%,同樣由于毛利率下降、期間費用上升,凈利潤再次同比下降。
那么,公司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對此,《投資者報》記者查閱公司招股說明書發現,國內外銷售占比變化是造成毛利率變動的重要因素。
2013年~2014年,公司境內客戶毛利率分別為3.0%和5.2%,境外客戶毛利率為14.1%和11.8%,境內客戶毛利率水平低于境外客戶。近年來,公司境內客戶銷售占比分別為15.4%和28.2%,銷售占比逐年上升,從而導致了毛利率下滑。
患海外大客戶依賴癥
2013年~2014年,公司外銷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4.7%和71.8%,其中北美洲和歐洲地區是公司產品最主要的外銷市場,報告期各期合計銷售收入占比均超過60%。
公司在招股書中也坦言,如果未來北美洲、歐洲等重要地區再次出現經濟危機或者全球經濟陷入危機,將對公司訂單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造成較大影響。
正是由于海外客戶經營的不穩定性,對公司業績曾造成一定影響。公司第三大客戶意大利某公司在2013年就曾因自身經營狀況而大幅減少與公司的合作,雖然后來有新客戶補缺,但公司營業收入增速依然放緩。
外銷方式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壞賬風險。對于這一問題,公司也在招股書中進行了提示。雖然公司對部分客戶有選擇地投保出口信用保險,但依然不能完全避免壞賬。2013年,公司就因三個客戶拖欠貨款而索賠了922萬美元。
以第一大客戶Sceptre Inc為例,報告期內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的比例分別為32.3%、49.8%和56.3%。招股書稱,如果Sceptre Inc因自身經營狀況惡化而減少或終止與公司的合作,或無力償還應收賬款,則有可能導致公司短期經營業績波動或下滑。
未來公司將如何解決海外大客戶依賴癥問題呢?
從客戶組成看,公司在2014年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前五大客戶有三家出現中國企業,緩解了海外企業占比過高的情況。但是,如前文所述,國內客戶的增加會減少公司的毛利率,因此著重國內還是國外,對中新科技來說存在兩難選擇,值得投資者關注。
募資產能消化存疑
產品的產能變化往往會直接影響到公司業績,而產能利用率低則說明公司并沒有開足馬力生產。
2014年中新科技平板電視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0%(大平板)和80%(小平板)。雖然相比2013年小幅回升,但相比于2012年100%的產能利用率跌幅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公司依然募資擴產,未來是否能消化新增產能?
對此,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新增400 萬臺平板電視產能較目前產量有較大幅度增長。若公司所處行業下游市場需求發生不利變動,或未能達到預期的市場開拓目標等其他因素影響,將導致新增產能無法消化。
證監會發審委也十分關注該問題,在審核通過的同時也向公司進行詢問:請發行人代表進一步說明報告期內主要產品平板電視、平板電腦產能利用率較低的原因,以及募投新增年產400萬臺平板電視產能消化措施;請保薦代表人說明對前述事項的核查情況。至于公司如何回答的,由于其未能坦誠面對采訪,我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