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號作為一種標點符號,主要表示文中注釋、補充說明的部分。括號有句內括號和句外括號之分。括號里面的話是句子的一部分,這種括號稱“句內括號”;括號里面的話是獨立的,在結構上不從屬于其他句子,這種括號稱“句外括號”?,F以《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為例,給大家就句內括號、句外括號及相關的標點作簡要介紹:
1.句內括號里面的話通常是注釋句子里某些詞語的,緊跟被注釋的詞語之后,后括號之前不用頓號、逗號、分號、冒號、句號、破折號,如行文需要,可用問號、嘆號和省略號。括號后如果有停頓,根據需要用某種點號。
例如:這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因為我們將來也許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大災難(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括號內的句子是對“大災難”的一種假設,看起來有調侃的意味,但并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然極為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作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再如: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紹夫的原蘇聯科學家發現,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純的沙子)處于超高壓的狀態,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從而變得極為致密。
“即非常純的沙子”是對“二氧化硅”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學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的沙子才能稱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雜質。
2,句外括號里面的話通常是注釋句子、句群或段落的,有時也注釋整個篇章,例如在轉載的文章的末尾交代“原載……”“摘自……”等。句外括號里面的話,在末尾是否用標點符號,根據話語結構和行文需要決定。如果句外括號的后邊還有其他文字,末尾的標點符號要保留;如果沒有其他文字,句末的標點符號可用可不用。句外括號里面的話較長、較復雜時,末尾保留標點符號的用例較多見。要是句外括號里面的話是詞語,不是句子,末尾不用標點符號。
例如:隨著時間的流逝,北美又與亞洲和歐洲分開,南美也與非洲相離。(如果看一張地圖,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舍得多么天衣無縫。)印度向北移動,并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括號中的句子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與非洲海岸線驚人的吻合。
再如:因此,如果在850qC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它將變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愿意這樣做呢?)
括號中的句子是以金剛石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問題,但沒有人會愿意把金剛石變為碳,因為金剛石太名貴了。作者隨筆幽默了一下,表現了作者思維的活躍。即學即用
1.下面句內括號中的標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A我家只有一個忙月f我們這里給人做工的分三種:整年給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長年:按日給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種地,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時候來給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稱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B.我們的前輩林語堂、朱光潛、傅東華一直到董秋斯都說過希望余生能有機會寫一部(或者哪怕是讀到一部。)翻譯專論,但后人卻只能懷著痛惜之情與他們告別!
C.食物就是能夠構成軀體和供應能量的物質,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纖維素)、蛋白質、脂肪等。
D.在介紹山岳冰川時,運用一連串的比喻(有的狀如樹枝,有的貌似海星,有的像漏斗,有的似裙子……),生動而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形態特征。
2.下面句子都是在行文中放在括號里的補充說明文字,請將它們放置原位抄寫在下面的橫線上,注意括號內的標點用法。
①“差錯”是名詞,這里誤作動詞
②選作題
③請不要誤會以為《水滸》的其他方面就沒有可供我們學習之處;不過,此篇專談它的如何創造人物與如何結構全局,所以暫時不談它的其他方面
④我記不清名字了
(1)孫光全同學一年來管理班費沒差錯一分錢,受到全班同學的稱贊。
(2)根據課文的中心思想,展開聯想,以“小弗郎士放學后”為題寫一篇短文。
(3)……這些都應該學習,但是從大處看,應當作為學習的主要對象的,還是它的人物描寫和結構。在這上頭,我的偏見,以為《水滸》比《紅樓夢》強些…
(4)當時,市委決定由一名叫李什么茹的演員領銜主演《白蛇傳》。
(1)____。
(2)____。
(3)____。
(4)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