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導入】
所謂細節描寫,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細微且具體的典型情節,生動細致地進行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描寫中。通常情況下,成功的細節描寫有助于推動作品的情節發展,深化作品的主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技法揭秘】
那么,我們在文中要如何進行細節描寫呢?同學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慧眼獨具——找準典型
一篇文章的細微之處有很多,寫作時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要求同學們務必做到用慧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讓人物的言行舉止閃耀出動人的光彩,讓傳神的細節描寫有力地撥動讀者的心弦,使人見之難忘、讀之有味。
二、深挖細掘——細致描摹
1.錘煉詞語。通過對一些精彩的動詞、形容詞的辨析和篩選,精心錘煉詞語,可以對所描述的內容進行準確生動的修飾或限制,同時也能達到“一字傳神”的寫作境界。如: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一拉,便罩住了。(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這段文字中運用了一系列動詞,將作者捉鳥的樂趣表現得淋漓盡致。
2.運用感官。即充分調動起各種感覺器官,借助動作、神態、語言、心理等方面進行描寫,讓你的文章更具神韻。如: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朱自清《春》)
這段文字通過調動作者的多種感官,使觸覺、嗅覺、聽覺等相結合,寫出了春給人們帶來的美好感受。
三、方式多樣——優化語言
行文中,同學們不僅要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寫活心中的體驗;而且要細心推敲,精心打磨,使文章的語言更加優美生動,富有張力。
【原創佳作一】
記我的一位生物老師
□王新航
人生漫漫,曾與多少人擦肩而過,最終再也憶不起他的樣子。但我初中所遇到的一位生物老師,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卻用特殊的方式鞭策我,使我刻骨銘心。
大家都叫她“女神”,但她并非大家閨秀,亦非小家碧玉,乃當今橫空出世的“黃花”一朵。仔細端詳,才能依稀辨出那扇心靈的窗戶隱于一縫中,一副紅色眼鏡赫然架于鼻梁上,從她的眼睛中不時射出犀利的光芒。她那一頭火紅的頭發,鮮艷亮麗,但在我們心中卻已成為一種“警戒色”,使人望而生畏。“女神”的身材并不勻稱,若是出沒于茫茫人海,不知影蹤何處也。然而,當她一張嘴,你才驀然發現,這才是她最厲害的武器。大自然的生命被她講解得妙趣橫生,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過,那也是一張百變的嘴,如果誰能得到其表揚,便受寵若驚;如果受其批評,便刻骨銘心。
記得在上學期期中考試的時候,成績一向穩居年級前50名的我,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137名!頓時,恐懼、困惑、悲傷、難過不斷撞擊著傷痕累累的我。可是,那位我一直敬重的“女神”卻對我不留一點情面,狠狠地把我從頂端扔向深淵。下課后,她把我帶到辦公室,對我只說了一句話:“我希望你能再接再厲!”聽了她的話,我愣在那里,她的眼神是那么復雜!我思考了良久,幡然醒悟,老師是了解我的秉性的,她知道什么更能激勵我。望著遠處漸漸亮起的路燈,我的心中慢慢升起了希望……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我們的“女神”,你就像一把火,照亮了曾經迷惘的我……
點評:作者別具匠心,以極其細膩的筆法描繪了自己心目中一位令自己刻骨銘心的生物老師的形象。而本文細節描寫手法的成功運用,也令這位老師形神兼備,如在眼前。
【原創佳作二】
點亮心靈的光芒
□易思妮
明天,我要重新扇動生命的翅膀,向著更加廣闊的藍天飛去。我想,我應該感謝那只小螢火蟲,因為它令我鼓起了奮飛的勇氣!
剛進初中時,我無憂無慮,從不為考試成績發愁,也不會為不懂的功課而煩惱。后來,枯燥的知識令我望而生厭,我對學習逐漸失去了信心,設法逃避并渴望周末。周末的時光總是那么自由愜意。可我害怕每次考試后,老師與家人失望的眼光,每每看到這種眼神,我的心就會瞬間黯淡下去。
又是一次令人沮喪的考試。夜幕降臨了,望著試卷上那鮮紅的叉叉,憂慮像小蟲子一樣噬咬著我的內心。這時,一只小螢火蟲落在了我家的窗臺上,一閃一閃的。我躡手躡腳地走過去捉住它,把它裝進了一個透明的玻璃瓶中。失去自由的它在瓶中不斷飛起,又屢屢掉落。過了一會兒,它終于失去了力氣,一動不動地伏在了瓶底上。
它靜靜地趴在那里,我也靜靜地凝視著它。時間無聲地流淌,我擔心它窒息,便想擰開瓶蓋讓它透透氣。誰知在我擰開瓶蓋的那一瞬間,它竟迅疾地奮飛起來,并飛出了瓶子。我驚呼不已,手忙腳亂地關窗關門,折騰了好一會兒,才又將它捉回了瓶中,任它飛,任它掙扎,也絕不松手。
夜深了,螢火蟲仍在一次次起飛、墜落;再飛、再墜落……它不停地抗爭著。熒光在透明的瓶壁上“畫”出了許多道“孤線”,仿佛在告訴我:你雖然關得住我的身體,卻關不了我對自由的渴望!望著它掙扎的模樣,我陷入了沉思。它陷入絕境后,雖然徒勞抗爭,但它仍堅持不懈……而我呢,幾次考試失利就陷入沮喪,甚至想要逃避放棄,難道我連一只渺小的蟲子都不如嗎?面對一只渺小卻又頑強求生的螢火蟲,我想,我有什么理由剝奪它的自由呢?于是,我擰開瓶蓋,讓它輕盈地飛離這個禁錮它將近半天的“牢籠”。
窗外一片漆黑,重獲自由的螢火蟲又點亮了那盞一閃一閃的“小燈籠”。此刻,我的天空變得一片明朗。
【指導教師:楊躍蘭】
點評:對同學們來說,一次失敗其實算不了什么,關鍵是要找到失敗的原因。文章運用倒敘手法,借螢火蟲被困瓶子中奮力掙扎的情景,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幾處關于螢火蟲掙扎的細節描寫,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升華了文章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