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大學生閱讀出現功利化傾向。他們選擇閱讀書籍不以是否經典為標準,往往是以能不能給自己的升學或就業帶來實際利益為出發點。遠離文學經典,導致欣賞水平與人文素養的降低。對于高校來說,開展文學經典閱讀活動、開設通識教育課程、發揮大學生社團的優勢打造跨際閱讀
平臺等等,可以有效推動文學經典走進大學生的精神深處。
學校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經典閱讀活動,開展“經典閱讀活動月”、經典閱讀征文比賽、經典閱讀讀書沙龍、經典閱讀協會等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經典閱讀活動。提高大學生對經典閱讀重要性的認識,可以使經典閱讀成為大學生的一種主動行為。幫助大學生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選擇適合的經典閱讀,并監督大學生對經典閱讀計劃的執行。讓大學生通過經典閱讀結交良師益友、分享經典閱讀體會,使大學生通過閱讀經典作品來豐富和完善自己。
以閱讀經典文本為核心的通識教育能夠引導大學生重新回到經典閱讀。高校教學設置上首先應建構師生間高密度的學術互動機制,比如制度化的時間與空間,包括能讓討論深入下去的虛擬空間(網絡平臺)等。其他如專題講座、講壇、讀書會,班導師組織的小組討論等形式,在培養學生
專注文學經典的品質和調動主動閱讀精神方面,也都優于傳統的課堂講授。
有的大學生疏于閱讀文學經典,但他們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所以從大學生社團的角度思考如何推動文學經典閱讀活動就顯得非常重要。大學生社團跨年級、跨學科、跨高校,以及在師生之間、學生與圖書館等部門之間所建立起的聯系,不僅可以打造文學經典跨際閱讀平臺、創新文學經典閱讀形式,而且在文學經典閱讀內涵建設中也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吳玉杰,博士,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