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視機成為每個家庭的必需品,受眾主導地位在傳、受本位的革命性變革中進一步刺激了泛娛樂化現象和草根文化的迅速崛起,電視真人秀節目正是乘著這樣一股電視文化浪潮的春風應運而生。真人秀節目近幾年在電視界非常火爆,其各種結構形態、主題選擇、表達方式等更是層出不窮。然而所謂電視真人秀節目中何為“真”、何為“秀”,怎樣處理兩者關系,兩者與“人”的關系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本文將以江蘇衛視新近播出的《明星到我家》為例,旨在探討真人秀節目中的“真”與“秀”及“人”的問題。
關鍵詞:《明星到我家》 真人秀 真實性 人物
探討真人秀,我們要界定其內涵和外廓。學術界并沒有一個普遍認同的概念,但基本的幾個觀點還是被普遍接受的。真人秀,也叫真實電視,指的是采用紀實的拍攝手法記錄自愿參與者在規定的情境中按照規定規則進行的自由而真實的競爭或是體驗行為,從而凸顯參與者本身個性,與觀眾互動的電視節目。{1}在這個定義中“紀實拍攝”“真實的競爭或體驗行為”是“真”;“參與者”“參與者本身個性”甚至“觀眾”是“人”;“規定情境”“規定規則”是“秀”。
一、真與秀的探討
(一)何以為真 真人秀節目中的真實性探究是一個長期的課題,真人秀追求真實,卻無法做到完全真實,如何合理化地處理這兩個矛盾是真人秀成功的關鍵。節目的真實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即具體真實、本質真實和表現手法的真實。
具體真實類似于阿多尼和梅尼提出的客觀真實,是對客觀世界的、事實體驗的真實。據《明星到我家》總導演徐旸介紹,節目組從六七百個家庭中精心挑選,要求不僅是風景優美有地方特色的農村,而且要求少受到外界干擾,以求淳樸真實,且家中都有一位適婚男子,最后才為明星各自落定了四個婆家。就這一點來說,節目組提供的客觀環境和人物都是具體真實的體現。明星“嫁”到婆家以后的生活起居都是作為個人真實的行動展現給攝像機的,尤其是節目組給的任務,明星雖然是被動接受,但行動本身是完全真實的,區別在于把握尺度問題。舉個秋瓷炫嫁到婆家洗碗的例子。秋瓷炫從擺凳子、收碗到刷碗這一系列的動作我們都能真切地看到,都是真實記錄,也是事實體驗的真實。然而這個度在哪里?這點在隨后的她個人的采訪中我們可以窺探一二。對于真人秀來說,它自身的屬性要求盡量達到真人的真情流露,作者(節目組)、演員、觀眾的三位一體,使觀眾信服,讓觀眾對演員的身份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認同感,在這時就不能單單靠表演了。不用揣測秋瓷炫是否真的獨自把所有的碗都洗完了,只要演員的真實情緒表露得讓觀眾信服了,目的就達到了,這個度也就把握住了。
本質真實,人物和事件在質上的深度真實。就《明星到我家》而言由于其活動和規則都是被制定的,人物活動內容本身也是被指定的,人物關系也是嫁接的,所以在本質真實上是沒有真實性的。而《爸爸去哪兒》則在這點上體現得相對真實,至少人物關系上是絕對真實的。
表現手法的真實,即敘事技巧的真實。這樣的真實在真人秀節目中表現得最為突出。不難發現,除了需要被拍攝的人物和環境以外,在很多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拍攝中的攝影師或攝影器材,甚至演員和攝影師在對話,攝影師和導演等的畫外音。這種自我反射式的拍攝手法無疑是在告訴觀眾整個環境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另外在畫面的構圖上除了特別需要,并不會太在意畫面的精美,而是更在意內容和細節的真實。同時,這種樸實的、未經雕琢的畫面又使觀眾有一種強烈的現場感,這樣的真實性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在公婆和明星的個人采訪中則不同,取景采用的是較為傳統的近景,一般為胸上鏡,這樣的畫面處理有利于被采訪者真實的情感表達,更像是與觀眾的一種互動和交流,形式上更顯真實。
(二)何以為秀 真人秀的落腳點在一個“秀”上,說到底,這是一個供人觀賞的秀,其中的“秀”我認為可以分為內部秀和外部秀兩部分。婆媳關系的嫁接、“任務”的完成是內部秀;畫面修飾和蒙太奇手法的應用以及炒作等屬于外部秀。
內部秀是構建整個節目的骨干。中國這樣傳統的家文化氛圍中,婆媳問題一直是人們的一個熱點和看點。《明星到我家》嘗試將“家庭關系”尤其是“婆媳”關系以真人秀的方式搬上銀幕,將明星“嫁”入農村,現代化、都市化的明星和傳統淳樸的婆婆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關系秀便成為整個秀的重點和亮點。任務秀也就是明星和家庭成員(主要是婆婆)根據節目組的要求配合完成指定任務,秀的重點是看明星做與她們平日里相悖的工作,例如干農活,簡單說觀眾的獵奇心理和享樂體驗就是基于看明星受虐。在前面關于真人秀“真”的探討中已經論述過,任務中明星和婆家人的行為是一種客觀真實,由此這種指定的任務完成,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概述為“秀真實”,用真實的行動和體驗展現給觀眾看。
外部秀是使節目圓潤的血肉。讀圖是人類最直接的、原始的、內在的理解和接收方式。電視通過信息的整理編碼傳送給觀眾,觀眾根據畫面中的符號進行解碼和接收,觀眾這種對非語言符號的認知比語言更為直接。我們發現,在節目中有很多畫面都經過后期的制作剪輯加入了一些字符或是圖畫等用于加深畫面的可觀賞性。例如金銘賭氣挑水上坡,本來就心里不快的她把辛苦挑的水都灑了,水桶滾走,自己也摔倒了。這是矛盾的導火索和激發點,畫面先對金銘的近景拍攝播了一遍,緊接著又把遠景拍攝的這一全過程重復播了一遍,這種重復蒙太奇的手法不僅加深了觀眾對這一畫面的印象,也起了強調的作用。類似這樣的連續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的應用在本片中還有很多。這是一種形式上的“秀”。另外一種“秀”是“炒作秀”。天津衛視《喜從天降》節目組通過微博發聲明稱江蘇衛視《明星到我家》節目涉嫌侵權。《喜從天降》節目創意源自韓國JTBC電視臺原版節目《偉大的婆家》,而天津衛視擁有該節目在大陸地區的唯一制作使用權。{2}這種節目內容和形式的撞車已經屢見不鮮。這與其說是在爭版權,不如說是一個“版權秀”,是對兩個節目的炒作“秀”。
真人秀的“真”與“秀”的關系是非常微妙的,像之前論述的“秀真實”,秀中有真,真中有秀。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紅樓夢》里那副對聯,用在這里也是惟妙惟肖——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二、人物探討
真人秀是通過人物的真實行動和情感流露的展現來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人”是整個節目的主體,也是節目成型和延續的關鍵。節目應該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讓人在節目中和現實中共存才能達到“真”與“秀”的和諧統一。
人作為主體,尤其不是一個人主導,而是由眾多人的多線平行結構敘事的節目中,作為“人”的個性就應該被特別體現出來。這一點在《明星到我家》中體現得并不明顯。尤其在開篇的動畫導入中,開篇是整個節目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也是介紹整個節目的開場白,用鮮明的人物或環境特點抓住觀眾的眼球在這里尤其重要。然而整個開場動畫中只是對明星嫁入農家做了一個簡單的描述,人物個性中秋瓷炫的乖巧、金銘的萌、黃圣依的干練、張柏芝的堅強獨立在人物表現中并不明顯,甚至分不清誰是誰,這是一個弊端。
節目采用“素人+名人”的模式來表現家庭關系中人與人。其中素人即本土的真實的婆家,她們代表的是真實,觀眾可以從她們身上找到某種共鳴的東西,從而對她們產生一種身份的認同和延伸。名人即明星,她們代表的是秀。她們通常作為故事中的人出現在我們視野里,而觀眾更關注的是她們作為現實中的人怎樣處理她所在的環境和矛盾。明星在藝術市場的消費中扮演著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明星效應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讓消費者或者受眾為流通中的藝術產品買賬。《明星到我家》中的張柏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拍攝播出時正值張柏芝多事之秋,且是在婚姻上的問題,大家對她的關注度比較高,節目正是趁著這樣的風潮,讓觀眾為節目買賬。
真人秀通過紀實的手法秀出人物的行動和情感。“真”是它追求的目標和靈魂,“人”是主體,“秀”是手段,將“人”貫穿于“真”與“秀”中才能凸現其特點,摩擦出火花,讓觀眾認為有看點,進而升華為一種普遍的認同和延伸。
注釋:
① 劉利群、傅寧:《美國電視節目形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頁。
② 鮑文玉:《〈喜從天降〉維權:擁有韓國原版在中國唯一使用權》,《中國新聞網》2014年10月22日。
參考文獻:
[1] 夏穎.論真人秀節目人物塑造的敘事技巧和策略[J].電視研究,2013(9):73.
[2] 趙軍.真人秀電視節目的真實性研究[J].新聞記者,2010(3):74.
[3] 張穎.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真實性探究——以《爸爸去哪兒》為例[J].長春大學學報,2014,24(5).
[4] 卜利丹,常靖.從《楚門的世界》看真人秀節目的真實性[J].新聞愛好者,2012(5)(上半月):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