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區的南北長街,南起長安街,北至文津街,西臨中南海,東接故宮博物院,歷史可追溯至元代,是明內府的衙門、清內務府的機構所在地,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和研究價值。南北長街位于西城區的政治核心區域,是故宮以西、中南海以東的一片狹長地帶,中南海的西苑門開在南北長街,沿街設有國務院的相關機構,此外福佑寺、興隆寺、一六一中學等也坐落于此,因此,南北長街除了具有歷史街區重要的保護意義外,街道形象還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
一、南北長街業態發展現狀
目前南北長街登記在冊的商戶共有59家,沿街商戶34家。首先,從行業分布情況看,沿街商戶大多從事餐飲服務行業,其中個體工商戶12家、餐飲企業1家,且均為雜醬面、刀削面、鹵煮火燒、小籠包等制作工藝較為簡單的低端餐飲服務模式。其次,從經營面積方面說,沿街經營商戶的經營面積基本上均不足50平米,空間較為局促,后廚臟亂突出,就餐環境較差,接待能力堪憂。再次,從服務人員角度講,沿街經營商戶的照主基本上都是北京戶籍居民,占比達到61.5%,而實際經營者普遍為外地戶籍居民,店內工作人員較少,普遍處于低端餐飲業態。
南北長街沿街的餐館受經營場所環境限制,經營規模較小,由于主要面向來京旅游人員的暫時歇腳和簡單用餐,普遍采取制作工藝較為簡單快捷的方式,例如炒菜、包子、面食等。此外,沿街小餐館缺乏獨特的宣傳和營銷策略,大多利用簡易的塑料、泡沫廣告牌進行宣傳,店堂櫥窗內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宣傳海報,“杭州小吃”、“老北京炸醬面”等字樣隨處可見、比比皆是,導致商戶陷入低端惡性競爭的怪圈,嚴重影響街道形象。
二、掣肘南北長街業態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街區規劃不系統,特色定位不清晰
由于對南北長街的長遠發展規劃不夠清晰,導致商戶原始扎堆、餐飲行業同質化情況較為普遍,這也成為南北長街多年發展積累下來的問題。餐飲服務低端業態的臟亂差既影響了街道的形象和環境,又給各部門的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
南北長街餐飲行業的聚集度較高,但普遍經營規模較小、經營形式較簡單,缺乏后續改造升級的動力。此外街道缺乏帶動區域發展的龍頭餐飲企業,品牌效應不顯著。再加上一些投資者缺乏遠見,僅僅提供簡單的餐飲服務,沒有自己獨特的經營理念,造成很長時間內南北長街無法形成自己的街區特色。
(二)監督管理難度大,行政執法依據小
南北長街經營商戶雖然屬于低端餐飲服務業態,但其證照齊全,符合工商部門、食藥部門、衛生部門等行政執法部門的基本要求,但多數餐館在店堂內玻璃門窗上懸掛的廣告牌采用價格低廉的起泡易燃材料制成,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消防隱患,而且花花綠綠的廣告牌會影響整條街道的環境,給人帶來不愉悅的心理感受,尤其是對中南海周邊辦公和來京旅游人員影響較大。針對店堂內玻璃門窗上懸掛廣告牌的現象,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公司法》、《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和《廣告管理條例》均沒有相應的管理處罰依據;城管部門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等執法依據對其也是束手無策。缺乏強制執法的法律依據,執法形勢較為被動,只能對相關商戶進行教育引導和行政指導,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亦不能協助其他執法部門處理相關問題。
(三)部門聯動待提高,聯合執法需常態
工商部門是企業經營的主要監管部門之一,但無法實現對于南北長街餐飲企業的全方位監督管理。例如,涉及到餐飲許可及食品流通許可的問題需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處理,涉及逃生通道及消防工具的消防部門責無旁貸,涉及店外經營的又是城管部門的職責所在。因此,針對南北長街經營方式存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亟需多部門加強聯動機制,在街道辦事處的牽頭下定期開展聯合執法,形成常態化執法監管模式,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加強對沿街商戶產業的升級改造。
三、導致南北長街經營現狀的主要原因
(一)地理因素
南北長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處故宮博物院、景山公園和北海公園的交界地帶,距離天安門廣場和國家大劇院也較近,成為外地旅游人員在京游玩的必經之地和休憩之所。由于地理因素上的便利和旅游人員簡單就餐的需求,導致南北長街上能夠提供簡單快捷餐飲服務的小餐館鱗次櫛比。此外,受南北長街街道較為狹窄和沿街房屋建筑風格的限制,小餐館的實際經營面積普遍較小,導致其后續改造升級成為大型餐館的可能性較小。
(二)競爭因素
據實地調查,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為保證南北長街古風古韻的整體形象,各商戶的門頭均采用木質牌匾的形式,因其顏色較為暗淡,不能引起來往旅客的注意,再加上經營場所內使用LED顯示屏又會導致成本過高,所以沿街商戶普遍利用簡單易制的彩色廣告牌進行宣傳,借此招攬生意、吸引顧客。由于沿街商戶經營模式存在較大的同質性,面對的顧客過于單一,而彩色廣告牌的制作成本又普遍較低,導致整條街上的商戶爭相模仿,形成惡性競爭。道路兩側的店內玻璃門窗上懸掛著各種尺寸、各種式樣、花花綠綠的廣告牌,成為南北長街的“形象名片”,作為久治不愈的“牛皮癬”,長期“貼在”故宮附近而得不到解決。
四、對于南北長街未來發展的幾點設想
(一)登記管理促進轉型升級
從工商部門的登記注冊職責著手,嚴格把控市場主體資格的準入制度,從源頭上做好新注冊企業的審查,控制新增低端餐飲企業的數量和規模。對于營業執照到期和變更經營范圍的餐飲企業,要對其加強引導勸說,從經營范圍上促進其升級成為高端特色餐飲,或者轉型成為旅游文化產業的相關企業。
(二)加強信用監管系統建設
充分發揮工商三級網格的監管模式,加強對南北長街沿街商戶的巡查頻次,重點檢查無照經營、失信經營等行為,對經營商戶分類分級、建立經濟戶口和監管臺賬,強化監管側重點,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借助企業信用監管系統和異常經營名錄,督導企業合法經營,切實維護好消費者權益。
(三)長遠規劃引領產業發展
規劃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藍圖,要克服“重建設、輕規劃”的思想,建議由相關部門盡快編制南北長街商業業態規劃方案,結合南北長街所處的重要地理位置,開發其獨有的特色,對南北長街未來發展模式進行統一規劃、統籌設計。結合南北長街外來旅游人員聚集、人流量大的特點,一方面引導經營面積較大的餐館改變小作坊的經營方式,借鑒前門大街的成功經驗,推廣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形成北京小吃特色餐館。另一方面,促進商戶與成熟的中外連鎖餐飲企業進行合作,以加盟店的方式打造南北長街快餐一條街,引入可以帶動區域發展的餐飲龍頭企業,利用品牌效應促進區域發展。另外,針對經營面積過小的餐館,對其經營者進行規勸,講明店堂內存在較大的消防安全隱患,引導其改變經營方式,逐步放棄小餐館,著力向銷售旅游紀念品等方向轉變。
(四)政策引導促進改造升級
西城區政府應當結合實際情況,為南北長街的發展深謀遠慮,提出一系列引導南北長街商戶轉型升級的優惠政策,統一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套餐,著力支持南北長街各類市場主體加快發展。工商部門等各執法部門積極配合區政府政策方針,出臺相應的輔助措施,協助南北長街產業升級改造,著力打造南北長街特色品牌,以特色餐飲和旅游文化產業為契機,深入挖掘潛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營造出和諧規范的市場環境。
(五)建立社區聯席會議制度
充分發揮社會監管的力量,實現改造升級的順利推進。建議由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牽頭,南北長街社區組織,建立各行政執法部門聯合參加的例會制度,形成重大事項通報和疑難問題協商的機制,為南北長街商業業態改造升級獻言獻策、統籌協商,促進南北長街業態轉型升級形成街道特色。
(六)加強多部門間溝通聯動
面對日益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環境,工商部門的市場監管職責已不能滿足相關的監管形勢,容易形成監管錯位、失位的問題。亟需多部門加強溝通聯系,形成聯動機制,在街道辦事處的牽頭下定期開展聯合執法,形成常態化監督執法模式,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加強對沿街商戶產業的升級改造。通過協同各職能部門的力量,多措并舉齊抓共管,將故宮附近的南北長街規劃好治理好,實現產業優化升級,打造京城特色品牌。
(責任編輯: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