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倫理身份的迷失與倫理意識的覺醒

2015-04-29 00:00:00盛鈺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5年3期

摘要:莎士比亞不朽杰作《馬克白》中的男主角“馬克白”,從一個氣勢非凡的英雄沉淪為一個兇殘血腥的暴君,其淪落的過程經歷了“靈魂的掙扎”“人性的迷失”以及“意識的覺醒”的三個階段,代表了馬克白從倫理身份缺失到倫理意識覺醒的全過程。基于此,本文將在展示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倫理思想的基礎上,以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為大框架,并從該視角出發,結合亞里士多德的悲劇“凈化論”,解讀馬克白人性的倫理變化過程,從而揭示該劇的悲劇思想以及審美效應。

關鍵詞:莎士比亞《馬克白》文學倫理學人性

引言

“真善美,就是我全部的主題,

真善美,變化成不同的辭章;

我的創造力就用在這種變化里,

三題合一,產生瑰麗的景象。”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105首)

作為歌頌真、善、美的使者,莎士比亞所有的戲劇都緊緊圍繞著一個秘密展開,這個秘密就是“永恒的人性”。對人性的關注是莎士比亞倫理思想的核心,而關于人倫的探索,便成為了莎士比亞所有戲劇的永恒主題。莎士比亞所處的伊麗莎白時代,屬于席卷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的后期,人文主義作為文藝復興的主導思想,其倡導者用“人性”“理性”和“人權”反對教會的統治,反對宗教禁欲主義,弘揚現世生活的幸福和人生的價值,提倡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倡導實現個人的價值。莎翁的戲劇,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深受文藝復興時代精神的影響,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倫理道德光芒。《馬克白》,作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最后一部作品,具有其獨特的倫理主題。

一、莎士比亞戲劇及其倫理思想介紹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作家最偉大的杰出代表,在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人文主義思想實際上就是資產階級的倫理道德思想,其倫理價值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倫理宗旨強調“個性解放、個體自由、個體價值”的實現,帶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以人文主義思想為核心的倫理道德觀念的張揚,集中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揭露封建禮教和基督教道德的虛偽,抨擊禁欲主義道德的愚昧和殘忍;二是歌頌現實生活的美好,肯定追求人生幸福的權力。”①作為時代精神在文學倫理學領域的展現,莎士比亞用他夢幻般色彩斑斕的戲劇創作的生涯,很好地詮釋了以上兩個特點。在此,我們可以將他的戲劇人生分成“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當然,與之對應的是處于不同創作時期的他給我們呈現的不一樣的倫理道德觀。

創作之春(1590—1595):在這期間,莎士比亞的文學創作以、歷史劇、詩歌和喜劇為主,逐漸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人文主義世界觀。處于伊麗莎白統治的全盛時期,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人類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希望,在抒發其人文主義精神的同時也為讀者渲染出了一幅又一幅生機勃勃的歡樂景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作品雖然還略顯粗糙,但是已經開始明顯地顯現出莎士比亞對于一些倫理問題的關注。我們知道,很早便輟學回家幫助父親務農的莎士比亞,成長于“社會”這個大家庭中,他了解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苦難,深諳上層達官貴族的荒誕。他此時的作品充斥著反封建反禁欲主義的倫理道德觀念,譴責封建貴族為爭權奪利而展現出的種種罪惡嘴臉,“以倫理沖突來構建戲劇沖突,圍繞王位更遞和權力紛爭,讓愛與仁慈戰勝貪婪與邪惡,贊美了仁慈寬厚的帝王之美”②,表達了莎士比亞追求自由追求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

創作之夏(1595—1600):浪漫和夢幻的愛情作為這一時期莎士比亞喜劇的主題,深刻反映了一種與封建禮法格格不入的人文主義愛情觀,洋溢著樂觀主義精神,他想要通過一首首真、善、美的贊歌,表現出人們抗爭邪惡勢力的勇敢。此時的莎士比亞,“已開始認知黑暗的社會現實與本真、善良和美的人性不相宜,萌生人性復歸,適于全人類道德凈化理想世界的追求意圖”③。

創作之秋(1601—1608):從1603年伊麗莎白統治結束、詹姆士一的世繼位開始,對清教徒和社會進步力量的打擊日益加劇;同時,社會矛盾尖銳化,王朝統治危機嚴峻化,導致莎士比亞的作品漸漸蛻去之前浪漫理想世界的光環,在一部部悲劇和悲喜劇中,他用憂郁低沉的筆調,憤怒悲愴的感情,為讀者描繪了一個充滿邪惡與不幸的現實世界。此時莎士比亞人文精神的重要內涵“懷疑”、要義“批判”迅速釋放大量功能,其道德倫理烏托邦之認知、追求,也伴隨著黑暗現實暴露的加強而趨于復雜狀態。人文主義理想與丑惡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在其悲劇中幾乎達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揭露人性中深藏不露的黑暗面———權威和理性的喪失,家庭倫理的混亂,真誠與虛偽,寬容與殘忍,拯救與殺戮……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也呈現在我們眼前:憂郁的哈姆雷特、多疑的李爾王、聽信讒言的奧賽羅以及充滿野心的馬克白,通過主人公們的毀滅,在這個是非顛倒的黑暗世界中,邪惡開始掌控人性、美好的事物被侵蝕和摧殘,通過這些反人性、否定生命原則和人本主義道德倫理觀點背道而馳的反正,恰恰表現出了作為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者的莎士比亞對人性的探索,道德的關注和他對最終實現其人文主義理想家園的深深渴望。

創作之冬(1609—1612):作為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最后階段,偉大的莎翁將讀者帶進了一個美好和諧的傳奇劇世界。在現實世界與理想王國的尖銳沖突碰撞下,他的人本主義精神接受了嚴峻的考驗。莎士比亞認清了自己崇高的理想烏托邦與封建統治摧殘的現世的難以調和,面對理想實現困難重重,選擇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理想世界中,回歸到生命的本真,以一種入世又超世的筆調,探尋靈魂深處的人類重返伊甸園之路。在這一階段的作品中,他將寬恕與仁愛作為救贖人類的法寶,把靈魂感化與自我完善變成一劑良藥,描述世間的悲歡離合,人生的命途多舛,抨擊社會中危害人性道德的邪惡勢力,集中表現了莎士比亞畢生的求索———“人文主義生活、政治與道德理想:清除人間罪惡,消滅貧富差別,反對紛亂戰斗,追求和平諧美”,并且傳達了其一貫的人文主義理想:人類的前途是美好的,“冬天”過后,“春天”定會來臨。

以上我們縱觀了莎士比亞總的以人為本的倫理道德體系以及他的追求真善美的倫理烏托邦美好王國,接下來,就讓我們剖析莎翁的“創作之秋”,以他四大悲劇中的最后一部也是最為陰森幽暗的一部———《麥克白》為例,解讀“麥克白”這個傳奇藝術形象的人性掙扎與迷失,體會悲劇“凈化”作用表達出的悲劇的倫理功能,感受莎士比亞悲劇的倫理美學的巨大魅力。

二、馬克白“人性”變化的倫理闡述

正如孟子所言:“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離婁章句(上)》)“道德(moral)”這個詞是羅馬著名演說家、教育家和哲學家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在其《命運論》一書中創造的一個用來翻譯êthikos的一個拉丁詞:Moralis,而êthikos這個詞語的詞根“êthos”在希臘文中的原意是“家”“場地”“住所”。眾所周知,家是供人們居住的場地,也是我們覺得最愜意最舒適的地方。因此“êthos”在希臘文中的意思就是“風俗”“習慣”。由此可見,古典倫理學的原始本義就是創建人類可以安居樂業的有意義的“家園”的含義。《馬克白》取材于賀林希德的《蘇格蘭編年史》,創作于1605年。這一時期,正直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最后幾年,詹姆士一世繼位的初期,英國社會矛盾在這樣一個新舊更迭的階段激化凸顯。與此同時,隨著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人自我意識的覺醒,人的欲望也借隨著這種人文思潮迅速而猛烈地膨脹起來,盡管人們期待一個更加平等、自由、和諧的“人性家園”,可是現實卻與之相反———王冠與王位成為了充斥著覬覦王位野心的人們爭權奪利的戰場,王權倫理在這樣的沖突和戰亂中到達了崩潰的邊緣,安寧的家園尚且不復,又何談倫理道德之存在?正如莎翁在劇中通過麥克德夫夫人之口諷刺道:“我現在還是在人世間。在這人世,做害人的事往往是受贊美的,行善倒常被認為做有危險的蠢事。”處在這一階段的莎士比亞,通過其敏銳細致的觀察,把握住了時代的特征,將這一歷史時期用戲劇的方式予以再現。而作為莎士比亞戲劇中最注重“心理描寫”的杰作之一,讀者在這部戲劇中通過感受馬克白在實現其欲望的道路上內心所經受的人性與獸性的掙扎與煎熬,看到了一位功績卓越的將軍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一個篡權奪位的野心家,并隨之一步步走向滅亡的曲折過程。

在《詩學》的一開篇,亞里士多德就告訴我們,“悲劇總是模仿比我們今天的人好的人”,他認為有三種人是不應該被寫進部悲劇的:“第一,不應寫好人由順境轉入逆境,因為這只能使人生厭,不能引起恐懼和憐憫;第二,不應寫壞人由逆境轉入順境因為這最違背悲劇的精神—不合悲劇的要求,既不能打動慈悲之心更不能引起憐憫或者恐懼之情;第三,不應寫極惡的人由順境轉入逆境,因為這種布局雖然能打動慈悲之心,但不能引起憐憫或恐懼之情。”④可見,能否成為悲劇主角,需要引起觀眾的憐憫與恐懼之情。而《馬克白》的主人公馬克白,雖然曾經是蘇格蘭人民的大英雄,曾“置命運于不顧,揮著血跡斑駁的鋼刀,像是勇氣的寵人一般,殺到叛徒面前”,但是他卻逐漸變成了一個弒君謀反、篡權奪位、濫殺無辜的野心家和十惡不赦的罪人。按理說,這樣一個罪孽深重的人的毀滅應該是罪有應得、大快人心的,不符合亞里士多德對于悲劇主人公的要求,可是,當我們讀完他的故事,心中卻生出了莫名的憐憫與同情。面對這樣一個具有獨特奇異色彩的悲劇人物,我們從他倫理身份缺失到倫理意識覺醒的變化過程中能夠讀出莎士比亞“性格悲劇”的倫理教育意義以及發人深省、回味無窮的審美價值。

靈魂的掙扎

俄國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曾經指出:“莎士比亞筆下的馬克白是一個壞蛋但同時又是一個具有深刻靈魂的壞蛋。因此,他喚起的不是反感,而是同情。你會看到,他是這樣一個人,他包含著勝利與失敗兩種可能,如果只是一方面,他就可能變成另外一個人。”正如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中強而有力的詞句開篇“每種技藝和探索,與每種行動和選擇一樣,都顯得是追求某種善,所以人們有理由把善表示為萬事萬物所追求的目標。但目標和目標之間也顯得不同。有些目標是純粹的活動,有些目標超出活動之外,是活動的結果。”⑤我們看到,人性中作為活動的目標、意圖和目的“善”,并不可能是純粹的,因為善與惡,往往是復雜地交織在一起,處于動態的變化發展之中的。而在馬克白身上,呈現出來的是一份“放大”了的目標,一份覬覦王位的邪惡欲望,伴隨著他理智與道德觀日漸無法束縛的野心,邪惡吞噬了他內心善的一面,內心矛盾沖突激化,引發了他靈魂的掙扎。

馬克白以一句“這樣又清朗又混濁的天氣我真沒有見過⑥”拉開了本劇的序幕,而這句臺詞在心理上、道德倫理上與三個女巫的開場總結“清白即是黑暗,黑暗即是清白”緊密聯系著,這里與其說是女巫的首次出場,還不如更說馬克白靈魂中欲望惡魔的初次露面。女巫實際上就是他人性之惡的具體體現,顯示了他內心的黑暗,二者之間的對應告訴我們,其實所謂的女巫的預言,只是為馬克白篡位的野心打了一個神秘的幌子。所以,當三個女巫稱他為將來的國王并向他敬禮的時候,馬克白表現出來的吃驚是心底秘密被揭穿的慌張。當然,在靈魂中有三種能力操縱行動和真理性認知:感覺、理智和欲求,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著欲望,只是理性與欲望之間存在著沖突,“在所說的自制和不自制的人的靈魂中,還植入了理性之外的另一種動因,它同理性斗爭、對抗,與理性的追求反著來。就像麻痹了的肢體,你想讓它朝右動,它偏偏相反地向左轉。在靈魂中恰好也有這種情況:不能自制的人的欲望,總是轉向與理性命令相反的部分。”而“理智思考時所肯定和否定的東西,就是在欲求中所追求和逃避的東西”。馬克白對于王位的強烈渴望,在他被敬封為考到伯爵的時候沖破了道德、理性的束縛,“最偉大的還在后邊”,此時馬克白內心的撒旦已經被喚醒,宣告著殺戮即將開始。雖說這時候的馬克白還表現出對自己內心邪惡的自我安慰,“實際的恐懼其實不及可怕的想象來得怕人;我心中的殺意不過是一番玄想,使得我的健全的身心為之動搖,不知所措,完全被空虛的妄想所支配”,可是他很快便承認了自己必須采用血腥的手段來滿足自己追求權力的強烈欲望:“肯伯蘭親王!那是一個階梯,我一定要摔倒在上面,否則便需跳過去,因為它攔著我的路。”可是他心底最后的一絲道德感使得麥克白猶豫不決:“昭彰的公理會把我們下毒的酒杯的殘瀝送到我們自己的唇上……這只是心中的一把刀,由狂熱的頭腦里生出來的幻想。”就在靈魂的掙扎下,在女巫預言的操控下,在馬克白夫人的“你若想要,便必須這樣做……你敢做這事的時候你就格外的是個男子漢了……名譽不過是生命的裝飾品”的慫恿和開導下,野心使他忘記了自己作為將軍的榮譽與最后的一絲道德,面對鄧肯的信任,欲望與野心使得馬克白邁開走向毀滅的第一步。

人性的迷失

如同聶珍釗教授所言⑦,在文學作品和文學批評中,文學倫理學批判注重對人物倫理身份的分析,而倫理身份的變化往往會直接導致倫理混亂。歷史主義評論家們認為,在莎士比亞和他的同時代的人的心中,宇宙就是托勒密的地心說所描繪的宇宙。在這一體系中,宇宙的塵世部分由四種元素按照其秩序組成:最低是土,然后是水和風,最高是火。天國部分由八個同心圓組成,月亮、火星、木星、水星、金星、太陽、土星和恒星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也都有一個靈魂的等級秩序,最低是完全沒有靈魂的生物,然后是植物、動物、人、天使以及最高的存在———上帝。在每一大類中又包含很多小類,例如在人類中,國君占有上帝的位子,王位意味著世間最高的權力、最高的榮耀、最大的幸福,是人間最接近上帝神威的象征,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東西,而在這一世界里,一切都有其固定的不可隨意變更的地位,因此,任何人如果試圖在社會的等級秩序中用暴力手段篡奪更高的位置,那就是打亂了自然與神圣的秩序,將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在殺死鄧肯,篡奪王位之后,馬克白得到的是渴望已久的王權,而失去的是內心永久的安寧,人性與良知撞擊著他罪惡的靈魂:耳畔回響不斷的是恐怖的敲門聲,“哪來的敲門聲?我是怎么了,一點聲音就嚇我一跳”;雙手永遠擦不凈洗不掉的是殷紅的鮮血“偉大的海龍王所有的海洋能洗凈我手上的血嗎?不能,我這手會要把無邊的大海染紅,是碧海變成赤紅一片”;回蕩在空中的是永不停歇的幽怨叫聲“別再睡了!格拉密斯已經殺死了睡眠,所以考道不能再睡了。馬克白不能再睡了!”———沉重的負罪感壓抑著馬克白的內心,可是即便如此,已經在人性道路上迷失方向的他并沒有停止自己的殺戮,他決心要鏟除心頭大患班柯。女巫的預言已經喚醒他心底惡毒的魔鬼,這時候的馬克白早已丟失了所謂的人性,不斷用新的罪惡來掩飾內心的恐懼與不安,他被權欲刺瞎了雙眼,道德淪喪,靈魂迷失。“遮眼的黑夜,把那慈祥的白晝的溫和的眼睛蒙蓋起來,用你那殘酷無形的手,把那使我面色慘沮的生命契約給撕毀了吧!……惡事既已開端就要惡狠的干下去。”之后女巫再次施法讓鬼告訴馬克白罪惡的預言,“要當心麥克德夫,要留心斐浦伯爵……要兇殘勇敢,堅決,因為沒有女人生出來的人能傷害馬克白”,這些預言,既是馬克白斯對于恐懼心理的一次強化,又是他走向最終毀滅的象征。

意識的覺醒

“倫理德性與苦樂相關,這一點見證于快樂和痛苦也被用作懲罰的手段這件事。懲罰仿佛是一種治療手段,但對惡習的治療手段習慣于通過相反的事物來起作用。”就在這條馬克白用尖刀與鮮血為自己鋪成的弒君篡位的道路上,他突然發現,做一個至高無上的君王,執掌王權,并沒有使得自己獲得安寧與幸福,相反,作為一個人,獲得心靈上的平靜或許才是更重要的,因為上天用靈魂的戰栗與不安來懲罰他犯下的血債。他想要“從記憶中拔去根深蒂固的憂愁拭去腦筋上寫著的痛苦”,逝者的幽靈飄蕩在空中,馬克白心中充滿了憂慮和恐懼,生活對于他而言已經失去了它嚴肅的意義,依靠血腥和殺戮謀得的王位已經搖搖欲墜,“我的壽命已經夠長:我的一生已經到了凋落的秋天,有如一片黃葉,老年所應該具備的如尊榮敬愛恭順友誼,我都不能希望得到了;而只能以不響亮而深刻的詛咒,白頭的奉承,和那可憐的心很不愿不說而又不敢不說的一片話”。

“風,吹!毀滅,你來吧!至少我們死的時候要披著盔甲。”就在他生命的最后關頭,我們突然看到了一個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致死守護自己榮耀的“將軍”形象,著實讓讀者感到驚喜!或許內心的悔恨負疚已經將他的精神打垮,這樣一個在野心和欲望驅使下用殺戮換來無盡恐懼不安的人,把死亡和毀滅當作自己最好的歸宿與懲罰。面對毀滅,馬克白看清了榮耀的虛無以及人生的荒誕,通過他倫理意識的覺醒,顯示出這個角色偉大的悲劇精神:“滅了吧、滅了吧、短短的燭火!人生不過是個人行動的陰影,在臺上高談闊步的一個可憐的演員,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不過是一個傻子說的故事,說的激昂慷慨,卻毫無意義。”

三、《馬克白》的悲劇審美特征與倫理意義

無論是悲劇還是喜劇,作為戲劇,都可以產生這種內容最復雜也最豐富的美感。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不僅討論了詩人的倫理道德傾向:主張要模仿真實的高尚的人,而且他在第六章中給悲劇下定義的時候就指出,理想的悲劇主角應該是“和我們自己類似的”好人,為著小過失而遭到大鍋,不是罪有應得,也不是完全無過錯;悲劇通過模仿要“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得情感得到陶冶”,在這里實際上他是強調了悲劇的卡塔西斯作用(Katharsis)以及倫理道德功能———引起憐憫與恐懼,陶冶人的情感,凈化人的靈魂,使之合乎適當的強度,對社會道德產生良好的影響———“痛苦和恐懼所引起的憐憫,就是一種道德情感,有其道德上的豐富內涵,情感的凈化更是悲劇所要達到的道德目的”。恐懼和哀憐這兩種悲劇情感本來都是不健康的,悲劇激起它們,就導致它們的“凈化”或“發散”,因為像膿包一樣,把它戳穿,讓它發散掉,就減輕它的毒力,所以對人在心理上起健康作用。⑧筆者認為,這一點,在對《馬克白》悲劇的審美特征分析和倫理價值的判斷上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殺害無辜之人,馬克白踩著一具具血淋淋的尸體登上王位的行為是罪惡的,這一點通過陰暗恐怖的氛圍烘托、麥克德夫等人對其憎恨與詛咒,以及馬克白本人表露罪惡心跡的獨白都可以清晰地表露出來,從中我們體味到劇作者的倫理傾向———對馬克白所犯下的敗德惡行的批判和鞭撻,引起觀眾的震驚與恐懼之情,從而對這樣一個復雜有深度的靈魂進行反思。

觀賞一部偉大的悲劇,就好像觀看一場大暴雨,我們先是感到面對某種壓倒一切的力量的那種恐懼,然后那令人敬畏的力量卻又將我們帶到一個新的高度,在那里我們體會到平時在現實生活中很少體會到的活力。⑨讀完《馬克白》,我們首先不得不承認莎士比亞用其精湛的語言、不同尋常的情節設置、超自然的氣氛在我們心中喚起的神秘感與驚奇感。整部戲劇中,莎翁為表現出這種沉重的氛圍,一直帶領人們走在一片幽暗的“沼澤”中:雷雨交加的荒野、念著咒語瘋癲的妖婆、滴血的刀柄。陰霾籠罩的大地、空中哭泣的聲音、死人的怪叫、頭發上帶血的幽靈、不肯熄滅的孤燈、雙手洗不凈的鮮血……可是,真正使我們感到恐懼的并不只是這些,面對著馬克白一步步地走向罪惡的深淵,我們為他難以控制的邪惡和注定滅亡的命運而壓倒,感覺到作為一個人的那種無力反抗和渺小,我們感到壓抑,感到震驚,感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力量在我們頭頂上牽引。我們悲劇主角是一個非凡的人物,無論善惡都超出一般水平,他的英勇、邪惡與意志都具有一種可怕的力量,他帶來一種來自命運之神的崇高感,哪怕是在罪惡之中都表現出的一種強大的反抗與生命力。

利文斯頓曾經告訴我們,產生偉大的悲劇似乎有一個條件,就是它應當忠實地表現生活中最陰暗的東西,同時又不會在最后讓人感到沮喪。面對悲劇中不幸的元素我們不應該回避,悲劇人物身上最不可被原諒的特點就是懦弱與屈服———他可以是一個罪惡的壞人,但是他身上必須要有英雄般的宏偉的氣質或者對所犯罪行的一種醒悟,從而使觀看者從心靈上油然而生振奮之感。馬克白內心的負罪感與不安正是莎士比亞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殊敘事技法:以負罪感為切入點從而借此展示人物個性構成的道德維度。在劇中,如果最后馬克白并不知道反省、悔悟,就徹徹底底變成一個冷血殘酷、遭人唾棄的殺人惡魔了,但是,莎士比亞一再展現他內心所經受的靈魂重負和精神折磨,意在表明他作為一個人,仍然具有的良知和道德感,還有他把死亡和毀滅當成罪有應得,愿意以此來解除自己內心的不安,讓人們看到他死亡之前向善的道德追求以及他可以被拯救的靈魂。通過這些,莎士比亞一方面展示了馬克白人性中的罪惡感;另一方面在劇終從道德醒悟中升華了他的形象,其先前犯下的罪責在一定程度上也得了到開脫,將人們對他的罪惡的震撼中解救出來,并同時贏得了觀眾的同情和憐憫。悲劇使我們接觸到崇高與美,因此能喚起我們自己靈魂中崇高莊嚴的感情,難怪朱光潛先生在《悲劇心理學》中會為悲劇下一個全新的精彩定義,他認為悲劇是“崇高”的一種,具有令人生畏而又使人振奮鼓舞的力量,其不同之處就在于它用憐憫來緩和恐懼。

宗白華在《美議》中評論道,亞里士多德的悲劇論從心理經驗的立場研究藝術的影響是美學理論的一大進步,“他注意到藝術在人生上凈化人格的效用,將藝術的地位從柏拉圖的輕視中提高,使藝術從此成為美學的主要對象”瑏瑠。當然“憐憫和恐懼的卡塔西斯之目的……不是要消除我們的情感接受力以至不再能感受這些情感;相反它能使我們傾向于以適當的方式、在適當的時間、對適當的對象、以適當的動力和適當的程度來感受情感”瑏瑡。悲劇的主人公們,盡管需要是“名聲顯赫,生活幸福,例如俄狄浦斯、提厄斯忒斯以及出身于他們這樣家族的著名人物”,可是他們也都與普通人有相似的缺陷和錯誤,在因為犯錯遭受磨難時,會使觀眾由人推己,引起憐憫和恐懼,產生共鳴,而悲劇主角對厄運不屈不撓的反抗,則會令人深刻體味到其中的崇高與悲壯,這些也許就是偉大的莎士比亞通過《馬克白》展現給世人的獨特悲劇審美特征與倫理意義!

結語

經過二千五百多年的漫長歲月,從古希臘最偉大的三位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一直到今天,悲劇以其無窮的魅力向世人展現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倫理道德關系的演變。悲劇如人生,有善也有惡,有痛苦也有歡樂,會將人們引向絕望,又或者將我們帶向希望。當然,它不可能創作于完全快樂的情緒中,所以我們應該帶著一顆勇于面對生命陰暗面,勇于和命運之神以及邪惡勢力作戰的心情去領悟悲劇精神。“文學倫理學批判的領域是虛化了的人類社會,它以閱讀獲得的審美為獨特的表達形式。”瑏瑢作為一門嚴肅的藝術,從文學倫理的角度而言,悲劇比其他種類的戲劇更能喚起道德感與靈魂的思考,縱使它有著恐怖的情節,但人們在這些事物面前往往會變得嚴肅而深沉,陷入對生與死、善與惡、罪與罰等倫理問題的沉思。回到馬克白的身上,我們看到,經過了人性的掙扎與迷失,馬克白最終的幡然醒悟便是他在毀滅中的另外一種重生———命運可以摧毀偉大崇高的人,但卻無法摧毀人的偉大崇高!莎士比亞也正是透過馬克白這個悲劇典型人物,告誡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應在在倫理道德的維度強化自己,克服自身的缺點,向著真、善、美的方向前進,為構建一座和諧美好的道德倫理烏托邦城堡而努力。

①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批評方法新探索》,《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5期,第16—24頁。

②李定清:《文學倫理學批評與人文精神建構》,《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1期,第44—52頁。

③王忠祥:《建構崇高的道德倫理烏托邦———莎士比亞戲劇的審美意義》,《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2期,第18—31頁。

④亞里士多德:《詩學》,羅念生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頁。

⑤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鄧安慶譯,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頁。

⑥本文所引的戲劇臺詞均選自梁實秋譯本《馬克白》。

⑦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判:基本理論與術語》,《外國文學研究》2010年第1期,第12—22頁。

⑧朱光潛:《談美書簡》,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頁。

⑨朱光潛:《悲劇心理學》,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頁。

瑏瑠宗白華:《美議》,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頁。

瑏瑡Janko, Richard. Aristotle on Comedy[M].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瑏瑢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判與道德批判》,《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2期,第8—17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男人资源站|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成年人片| 国产欧美日韩91|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一级色|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一区| 久久国产拍爱|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99er精品视频|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久久青草热|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免费毛片视频|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国产一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网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91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免费在线色| 欧美第九页|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99资源在线| 亚洲美女操|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91在线精品|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91精品国产福利| 国产一二视频|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六月婷婷综合|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av在线人妻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