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2014年12月14日在平谷區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時指出:“要進一步增強改革創新的自覺,不斷完善思路、探索規律、形成經驗,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超大型首都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來?!痹谶@里,郭書記強調了“北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超大型首都城市”的城市性質。北京的城市管理要適應這一城市的定位要求。
北京應當是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和優越性的城市。北京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城市,是真正能夠為人民服務和謀利益的城市。城市管理各方面的工作都要立足于廣大市民的基本要求,從市民的物質文化需求,從市民的環境發展需求,從市民的多元多樣多變的需求出發,去做規劃、定政策、行舉措。北京的發展要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風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公平正義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公平正義的制度,我們的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應當把公平正義作為生命線,努力實現教育上的公平正義、醫療上的公平正義、司法上的公平正義、環境建設上的公平正義、公共服務上的公平正義,努力讓廣大市民在每一個城市管理的舉措中都能夠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陽光。
北京是超大型城市。2014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對原有城市規模劃分標準進行了調整,明確了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锻ㄖ访鞔_規定: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北京比國務院《通知》定義的超大城市的人口規模要多1倍以上。超大型城市的建設與管理有自身的優勢:有市場優勢,很多的管理問題可以借助市場的力量加以破解,如多元市場主體進軍養老產業,可以提供多樣化養老產品;有人才優勢,各種管理方面的人才都有,只要有比較完善的體制,這些人才的積極性就能夠發揮出來;有創新優勢,既包括制度創新優勢,也包括技術創新優勢和綜合競爭優勢。當然,超大型城市的管理也存在著很多令人頭疼和揪心的難題:一些大醫院,始終處于“戰時狀態”,人頭攢動,人滿為患,根本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均等化的愿望;交通擁堵,每天上下班時間,主干道基本上處于擁堵和嚴重擁堵狀態,北京師范大學2014年11月22日發布的《2014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顯示,“舟車勞頓”已經成為中國大城市人群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其中,北京通勤時間最長,達到97分鐘;停車難,小區里、馬路上,汽車亂停亂放現象突出,一些消防通道被汽車占用。這些難題的解決需要城市管理者要有更大的智慧,更高的管理藝術,更多的體制機制創新。
北京是首都,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全國政治中心要求我們的城市管理工作必須有很強的政治敏感性、政治責任和政治意識,要緊緊圍繞國家的要求去完成任務,要始終按照高標準、高水平去要求。全國文化中心要求我們的城市管理工作要善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城市環境建設中,善于運用文化軟實力,善于以文化人,使城市管理的文化含量逐步提高。國際交往中心要求我們的城市管理工作有寬廣的世界眼光,從世界城市發展的歷史中汲取建設與管理規律,從世界上管理比較好的城市中借鑒成功的經驗。科技創新中心要求我們的城市管理工作不斷進行創新,運用科技理念更新城市管理的觀念,運用科技手段推動城市管理不斷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