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和黨八年來首次掌控國會兩院之際,約翰·A.博納擊退了不安分的保守派對自己的議長地位發起的一次令人尷尬的挑戰。右翼的反對凸顯了未來兩年共和黨人面臨的挑戰。失望的選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可能把矛頭指向掌權的政黨,在此時重掌國會的共和黨將要負擔政治責任。

這是一個艱難的開議日,但毫無疑問,博納現在領導的這個群體遠不同于他2011年領導的那群人。那時候,他帶領著80多名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倒戈的新晉議員,許多人根本沒有立法經驗。在組建新一屆國會期間他發揮了更直接的作用,選出了更重視妥協的中右翼候選人。
議長人選投票表明,一些普通的保守派議員已經有了一些影響力。他們中的部分人兌現了要對抗博納及華盛頓文化的競選承諾。與此同時,博納通過鎮壓保守派發動的起義并輕而易舉地獲勝,向眾議院的共和黨人,以及外部保守派團體傳達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他不會被自己領導下的不服從者威脅到。然而如此公開質疑博納的領導地位,仍然讓這位議長感到痛苦。2013年上一屆國會開議時,博納失去了十二名議員的支持,這是二十多年里,選舉中不支持議長的議員人數最多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