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兩個數字可以塑造一個偉大國家的未來:6和1.7萬億。前者是印度女性每天進行無償勞動的平均時間;后者是如果印度女性加入正式工作,與男性在同一水平線上,將創造的印度國內生產總值。
今天,在新數據和分析工具的影響下,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了解婦女和女童對全球安全和繁榮的貢獻,以及阻礙她們發展的障礙。克林頓基金會的No Ceilings項目與蓋茨夫婦基金會合作,將發布一個全球報告,這會映射出女性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取得的成果依然存在顯著的差異。
為什么是2015年?
9月份是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的20周年紀念日。今天依然在倡導當年的口號:“婦女的權利就是人類的權利。我很自豪我能夠加入這個雄心勃勃的平臺,189個國家代表為了呼吁女性參與政治、民事、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生活的平等權而走在了一起。”
好消息是,在20年前的北京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上取得了真正的進步。女性在健康和教育方面的改變有了顯著提高,孕婦死亡率已經減少了一半,學校入學率的性別差異幾乎已經消失了。

但還有一些并不鼓舞人心的消息。婦女的就業機會進展緩慢,在全球范圍內,男性勞動力和女性勞動力的差距并未縮小;仍然有超過100個國家設置法律限制女性參與經濟。即使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挑戰依然存在。在今天的美國,十分之四的經濟支柱來源就是女性,然而女性仍然比做同樣工作的男性掙得少。已經參加工作的美國女性仍然缺少靈活性和可預測的行程安排,無法負擔得起兒童看護,沒有帶薪病假以及帶薪產假,這讓太多的女性選擇了袖手旁觀。
1995年已經確定并成為現實的是:我們不能丟下超過一半的人口進行經濟發展。之后的發展說明了一切:女性有機會參與到經濟增長和國家繁榮的事業中。當這些數據開始引人注目時,人們紛紛表示同意。
我看過世界各地的第一手新聞,包括持懷疑態度的國家。越多的人收到好消息,就越能做出好的決策,最終將會看到更好的結果。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現,如果縮短全球男性勞動力與女性勞動力的參與差距,到2030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12%。
世界婦聯組織吸取了北京會議的教訓,并在新的全球發展目標上達成一致,我們有機會在2015年中在許多關鍵領域取得成績。雖然法律禁止歧視婦女,實現和執行文化規范的現狀仍然難以改變。國家需要提供資源和政治態度來響應法律的號召,促進性別平等的障礙仍然存在。
技術的進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如手機銀行、線上培訓以及推特這類工具都可以幫助更多的女性獲得她們所需要的服務,并分享她們的故事。但必須要縮小發展中國家在使用手機的互聯網上的男女差異。
這不僅僅是為女性而戰。2015年,如果我們與盟友合作,尤其是宗教和私營部門的領導人,我們將推動更廣泛和快速的改變。
20年前,許多地方都禁止談論婦女平等的事情,包括在中國,所以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2015年,女性的權利將會在更大程度上有所改善。
進步是一定的,就像我們在1995年說過的話,以及我們將在2015年采取的行動。讓我們來祈禱當翻開2035年嶄新的一頁時,爭取婦女權利的戰斗已經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