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密支那——一個寶石商人的兒子在他16歲時來到翡翠礦,想從這種讓中國發狂的寶石中尋找自己發財的機會。但只用了一個月,這位名叫桑昂巴烏的少年就已經染上毒品:他和別人共用針頭,用上了在這片挖出很多大土坑的荒涼地里工作的男人的首選毒品海洛因。他的希望正在這個緬甸北部的叢林中漸漸消失。
大概花了三年時間,桑昂巴烏終于找到了自己為之而來的東西:一塊“和夏天的樹葉一樣綠的”翡翠。他把一個中國商人付給他的6000美元的一部分花在了買一輛摩托車和一部手機上,還在賭博上花了點錢。“剩下的錢都消失在我的靜脈里。”他用手指輕敲著自己左胳膊的肘彎說,他身邊是在這里的一家非常原始的戒毒所里消磨時光的面容憔悴的礦工,他們有不同程度的脫癮癥狀。“中國老板知道我們上了海洛因的癮,但他們不管我們。他們滿腦子都是翡翠。”
桑昂巴烏現在24歲了,他只是涉足那些把好運變成痛苦的買賣——類似的還有非洲的血鉆——的一員。

伴隨中國的中產階層數量增長的還有他們的欲望,以此換來了緬甸翡翠產業的蓬勃發展。然而,發展并沒有帶來繁榮,絕大部分翡翠所產生的財富被少數人控制著:軍方精英成員、為了更大的自主權而與軍方作戰的叛亂頭目以及與雙方都有勾結的中國投資者。據翡翠礦工、礦產公司以及國際人權組織說,這些人沆瀣一氣把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寶石走私到中國。這種猖獗的腐敗,不僅偷走了政府在數十年的軍事統治后進行重建所需的數十億美元的稅收收入,而且為血腥的種族沖突提供了資金,并在從事玉石開采的克欽少數民族中造成了海洛因濫用及艾滋病毒感染的流行趨勢。
毒品交易和翡翠交易已成為一種有毒的組合,從罌粟中提取的海洛因在很早以前就讓緬甸成為非法毒品的主要生產地,現在海洛因讓惡劣條件下勞作的礦工聽從擺布,而緬甸當局和中國商人對這些視而不見。面對翡翠和暴力之間的聯系及其對民主變革的影響,華盛頓方面表示關注。自2011年緬甸文官政府上臺以來,美國幾乎暫停了所有對該國的制裁,但仍繼續保持著從那里進口這種寶石的禁令。
財富中滋長著貧窮
緬甸翡翠財富的源泉在克欽邦的山區,這里有著豐富的天然資源卻幾乎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克欽邦位于緬甸的最北部,與中國有漫長的邊界線,這里是克欽族人的家園,克欽族是主要信奉基督教的少數民族,他們追求的目標是更多的自主權。
密支那是克欽邦窮困潦倒的首府,是通往最活躍的礦區的必經之路,礦區有專家稱之為世界上最大、最值錢的翡翠寶藏。密支那破爛的人行道、滿街的流浪狗,以及散落著注射器的墓地,是該地區糟糕狀態的有力象征。城市的茶葉店經營著出售海洛因的繁榮非法副業,那是為數不多的與翡翠行業同時增長的貿易。“每家都有吸毒者。”一名當地的吸毒者說。
政府禁止外人進入礦區,他們給出的理由是那里仍有與克欽族叛軍進行的零星戰斗,但活動人士看到了其中的黑暗目的:隱藏那里蓬勃發展的非法翡翠和毒品交易。他們說,唯一能通過軍方檢查站的外國人,是經營礦產或去那里購買寶石的中國人。
不能進入該地區增加了翡翠行業的神秘感,其內部運作情況被有意掩蓋起來。就連最簡單的信息也不公開,比如哪些公司經營礦山,有多少由中國人擁有或出資,雖然緬甸法律禁止外資擁有企業。但是,對密支那的翡翠礦工的采訪則暴露出這個產業背后的黑幕。這些人對礦場惡劣條件的描述,得到《紐約時報》聘請的一名當地記者拍攝的罕見錄像的佐證。這段在檢查站那邊拍到的錄像顯示,連綿起伏的蔥郁丘陵布滿了環形山口的傷痕,環形山口通往上百米深的坑底。在那里,數百名男子用最基本的工具或徒手在灼熱環境中尋找寶石。在有些情況下,礦工們則會冒著引發山體滑坡的危險用高壓管把水噴射到石壁上將其擊碎。
腐敗使沖突加劇
緬甸的翡翠行業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市場改革之后開始騰飛。自從毛澤東1949年以后禁止民營企業以來,投注這種寶石在中國能賣大錢的創業者首次開始參與這個交易。他們的資金幫助建立了一個行業,為中國中產階層大量生產象征地位的玉佛像和粗粗的玉手鐲。這個新興市場把始于1961年的克欽叛亂,從一個主要是有關政治的獨立斗爭,轉變為一場延伸到自然資源的熊熊戰火。雖然1994年的停火帶來了暴力的終止,但把帕敢最好礦區的控制權交給了緬甸軍政府及其中國支持者。翡翠交易帶來的錢給沖突的雙方火上澆油,導致停火協議在2011年瓦解。當地新聞媒體說,戰火導致約12萬人流離失所,政府武裝還對克欽軍隊進行過空襲;死亡人數仍有爭議。

反對派克欽獨立軍的政治組織高級官員杜卡在接受采訪時描述了一個復雜的收費制度,根據這個制度,想要在反對派控制的地區運作的采礦公司會向他們“捐款”,為其提供了一半的運營預算。“這種捐款嚴格來說并不合法。”他承認道。活動人士和一名中國玉石進口商說,克欽獨立軍還會與中國企業合作,把玉石通過叢林走私到中國,并從中牟利。“他們會提前給我們打電話,我們隨后會派車隊去取貨。”這名交易商透露。他接著說,這些叛亂分子一般要求貨到付款。
然而,這些武裝分子的戰利品與強大的緬甸軍方權貴享受到的好處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據一些礦工和國際權力組織說,緬甸軍方權貴的企業會從政府獲得最優質的礦區。活動人士說,就像克欽獨立軍一樣,一些軍方官員也參與走私,為不法操作提供便利,從而索取賄賂。
“最大的贏家是緬甸軍方。”全球見證組織的戴維斯說。他曾經調查過緬甸的玉石貿易。
海洛因泛濫的高昂代價
曾經在數十年時間里,海洛因在克欽邦都非常罕見。玉石貿易的增長改變了這種狀況,為了逃離貧困而涌入礦山的大量克欽勞工中誕生了一個毒品市場。27歲的澤康拉尊說,礦山是一個陷阱。他說,一些小竹屋專門出售海洛因,就像“市場里的蔬菜”一樣常見,一劑海洛因的價格在4美元到8美元。礦工們蹲坐在露天,身旁是堆積如山的舊針頭,胳膊上掛著注射器。如果毒品還不足以花光工人微薄的收入,等在附近的妓女很愿意以20分鐘6美元的價格提供服務。幾個月后,澤康拉尊就成了這兩種服務的常客。
有些礦工說,自己需要毒品的支持才能完成緬甸和中國老板要求的繁重而危險的工作,這其中包括正在戒毒的24歲的本康(Bum Hkrang);還有一些人說,他們染上毒癮只是因為毒品太容易得到了,有些海洛因的經銷商接受用玉石來付款。本康說:“你試試整天用鐵棍挖礦,看看是什么感覺。”他接著說,就是因為有人向他保證干這行能快速致富,他放棄了大學學業。他發現,海洛因讓他有了一天工作24小時的精力。
由于基本上無法從中央政府獲得資金,克欽邦依靠教堂康復中心,通過布道,為吸毒成癮提供一種具有宗教意義卻可能引發爭議的解決方案。在其中的一家教堂康復中心,密支那外的基督改變中心,創始人當羅負責一個治療項目,它依靠的是令人著迷的贊美詩閱讀會,以及在水泥修筑的水槽里浸禮似的儀式,從而緩解戒毒帶來的痛苦。
中國之手
幾千年來,玉石一直激發著中國人的想象。傳說中,孔子出生之前,有麒麟獻玉書,上面預言了孔子的命運。直到今天,許多中國人還相信這種石頭能夠辟邪祛病。“從古至今,玉對中國人來說都是一種優雅的象征。”34歲的研究人員支菲娜說。她是北京七彩云南商貿有限公司的常客,這是一家氣派的玉石商城,共有三層。此刻她正在商城內試戴手鐲。

緬甸的非法玉石和毒品貿易中,有很多罪魁禍首。但許多人權活動人士都把最嚴厲的批評給了中國。他們說,中國心安理得地從緬甸玉石行業日益嚴重的混亂中受益。“中國把赤裸裸的貪欲置于當地民眾或者玉石開采方式等問題之上。”人權觀察組織緬甸問題高級研究員戴維·馬西森說。政府旗下的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估計,玉石的年銷售額高達50億美元,其中超過一半來自緬甸翡翠。中國駐緬甸大使楊厚蘭也罕見地證實,有些中國人違反了緬甸法律,但北京正在努力予以打壓。“一些商人受到巨大利益的誘惑從事了不法活動,穿越邊境去挖礦或走私翡翠。”他在郵件中說。兩國已經加強了邊境管控和洗錢調查方面的合作,他接著說:“但有些非法貿易,就像毒品一樣,是無法徹底根除的。”
迄今為止,政府似乎沒有做出重大改變的意愿。在采訪中,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史洪岳甚至拒絕談論緬甸玉石貿易的弊端。在被問到礦工使用海洛因的問題時,史洪岳似乎有些不屑。“老實說,”他說,“他們使用的毒品其實沒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