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有著悠久的崇玉、好玉傳統,遠到國家之寶,皇室之珍,鎮國之璽,近到市井百姓佩戴的玉鐲、玉首飾,可以說,中國人愛玉、敬玉、好玉、崇玉、藏玉的意識都達到了無以復加,頂禮膜拜的程度。尤其是當前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玉器收藏近年來更是持續升溫,全國玉器愛好者的隊伍數以億萬計。購買并收藏玉器已成為老百姓的一條重要投資渠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玉器收藏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
玉器的鑒賞
鑒賞玉首先要認識玉,而對于玉的含義,自古就比較廣泛。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者。”這也就是說凡是色澤美麗、質地堅硬的石頭就是我們所稱的玉石,從礦物學的角度講玉石是硬度為摩氏5.5度——摩氏7.0度,呈半透明至不透明狀,具有溫潤色澤的礦物集合體。玉石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玉又分為“硬玉”和“軟玉”兩類。硬玉屬單斜輝石中堿性輝石的一類,主要由鈉和鋁的硅酸鹽礦物組成,硬度為摩氏6.75度~摩氏7.0度,密度為3.2~3.3,常呈隱晶質致密狀,由無數細纖維狀微晶交織而成。最為常見的硬玉就是翡翠。軟玉并非指硬度小的玉石,而是指較翡翠硬度小,由角閃石族礦物透閃石和陽起石的微晶集合體的玉石總稱。它的硬度為摩氏6.0度~摩氏6.5度,密度為2.55~2.65。軟玉在中國蘊藏豐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和田玉。而從廣義上來講,玉石就是“溫潤而有光澤的美石”。它不僅包含“軟玉”和“硬玉”,還包括獨山玉、岫巖玉,以及近似玉但嚴格來說不是玉的瑪瑙、琥珀、綠松石、水晶、孔雀石、珊瑚等。
中國文化學上的“玉”,內涵較寬,并不只是其在礦物學上的意義。中國玉器源遠流長,已有七千年的輝煌歷史。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到當代,中國玉器大致經歷了禮器——禮品——飾品——藝術品四個過程,中國玉文化的核心內涵也經歷了禮樂神權——道德規范——權力財富——藝術欣賞四個歷程。各個時期的玉文化內涵與玉器的表現形式及內容相互呼應,在禮樂神權為玉文化核心內涵時期的玉器表現得神圣、虛幻;在藝術為玉文化核心內涵時期,玉器則更多地表現在工藝技法及藝術的創造性。玉文化是中國深奧的一種特殊文化,它充溢了整個中華歷史文明。關于玉的鑒賞也豐富無邊,深不見底。“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道出賞玉的核心。
玉器鑒賞的幾個要點:
1.賞玉質。玉質鑒賞一是看玉的密度(比重),密度(比重)越大,玉越珍貴。二是看玉的硬度,硬度越高者,玉石越佳。三是看玉的色澤,色澤均勻純凈為上品。四是聽玉的聲音,脆者為佳,啞者為劣。不同玉種其質地特征不同:和田白玉講“白度”和“潤度”,翡翠講究“先種(水種)”和“后色(顏色)”,獨山玉講“色澤”和“水頭”等。不同玉種之間沒有質地好壞和價值高低的可比性,只能在同一玉種內進行質地好壞和價值高低的比較。
2.賞造型:玉器是爐、瓶、熏,是花卉蟲鳥,還是人物、動物。是創新的還是仿古的……不同類型有不同的工藝質量標準。一般來說,工藝比較簡單的是樓枝鳥、持花仕女、走獸、盆景;比較復雜的是花卉瓶、人物件活,最難的是壘、爵、壺、爐、瓶、熏等傳統造型的器皿件,需要慎重選料、開料、出坯、掏膛,然后做獸頭,做浮雕圖案。如果是帶鏈子的瓶,帶提梁的鹵,則需先將鏈子、提梁做出來,工藝的難度就更大了。不同的造型表現出玉質的好壞,一般來說,玉料好壞的應用是先器皿,再鐲子、牌子,后山子、擺件。
3.賞創意。所謂創意就是玉器的題材、構思和表現手法。玉器題材多為吉祥圖案,或是故事、典故;近代也出現大批反映現代生活的好作品。總之,所取的題材與作者的構思是相輔相成的,而最終要以琢制技巧來表達。絕大部分玉器作品是量料取材、依材施藝的。一般先要對玉料挖臟去綹,然后進行構思,設計者要運用豐富的歷史知識、行業知識和生活體驗,找出一個適合的題目,在玉料上先畫后做,邊畫邊做。在一件作品雕琢過程中,往往要根據情況變化,不斷再創作,直至作品完成,這是對一個玉雕從業者是大師或是工匠的活化表現。“俏色”,幾乎是玉器的專用詞,即便是低檔次玉料,如果有“色”,而且用得“俏”,也會身價倍增,高檔次的俏色產品,其價格更是不可估量。
4.賞作工。琢玉工具基本上是圓形的,以鍘鉈、軋鉈、勾鉈為主。另有彎子、管子、絲子、锃子等。現在多以牙醫使用的鉈皮鉆代替長而直的桿軸,這樣研磨琢制起示較前雖然靈活多了,但總還不如使用平直的刀、鏟好,因此要把玉器琢得線條流暢,彎轉圓潤,疏朗利落,那是不容易的。此外,造型比例是否適當,動作是否自然,也特別重要。素活、平面、獸頭、環子、鏈子的做工也都是很講究的,各有不同的要求。
5.賞光亮。光亮就是指拋光效果。拋光是玉器工藝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拋光環節既有對玉器雕琢的修正,也是對玉器作品的美化。不同的部位和線條對光亮度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拋光是在表現手法上的再創作。很好的作品,如果拋光技藝不佳,對觀賞效果影響很大。不拋光的玉器作品嚴格上講只是一件未完成的半成品。
玉器的投資
人稱“黃金有價玉無價”。這是因為玉器原料的稀缺性和作品的藝術性是難以估價的。
藝術品投資是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資項目之一,與房地產、金融投資并列,其回報率之高,是世界投資者的共識。中國內地繼股票熱、房地產熱之后,藝術品投資熱正在廣泛興起。藝術品是個極其廣泛的概念,字畫、郵品、玉器、古董等,都屬于藝術品的范疇。對于藝術品投資者而言,是不會也不可能對所有種類的藝術品進行投資的。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經濟實力等不同情況,選擇某一種類或某一項藝術品進行投資,這樣才有可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1.選擇玉器投資的標準。并非任何一件玉器都在市場上被看好,也就是說并非每一件玉器都適合投資。投資者必須從浩如煙海的玉器世界中挑選出那些有升值潛力的。一般而言,適合投資的玉器應具備以下四個標準:
(1)真,玉器的真偽是最主要的投資前提。誰都知道,由于玉石種類較多,相似、相近、仿制以及故意的偽造,使玉器藝術品魚目混珠,花大價錢買假貨,不但會失去盈利的機會,可能連本也得賠進去。選擇一件玉石,首先要經過國家權威部門的鑒定和檢驗。
(2)精,以“精”為標準選擇所要投資的玉器,并不意味著玉雕大師的一般性作品就沒有市場。對許多中小投資者而言,甚至根本無能力問鼎玉雕大師一件逾百萬元的作品,玉雕大師的一般性作品也就有了市場。以“精”為標準選擇投資品的原則是,在相同或相似的價位下,應盡量從其中挑選出最優秀的作品。這樣,玉器藝術品才具有較大獲利的可能。
(3)全,所選擇投資的玉器,無論單件,還是組合,均要完整無殘損,否則不適于投資。
(4)稀,即選擇投資珍品。具有創新意義、開先河的玉器極有投資價值,珍稀作品極有獲厚利的可能。
2.投資玉器的原則:
(1)精品原則。在投資時需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選擇精品才有投資和升值空間,因為好玉石加上好的雕工才能稱為完美的作品,即使短期內沒有升值,也可以用來保值,至少不會貶值。而那些原材料和藝術價值一般的作品雖然也會升值,但升值空間很小。“黃金有價玉無價”,就是指玉石的投資價值,玉石投資的資本彈性空間很大,數千元至數萬元都有可能盈利。當然,這在很大程度需要憑借購買者的眼力和經驗。同為和田玉,因為分山料、半山料、仔料而價格不等,而各種寶玉石檢測機構只檢測石料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就是只告訴你它是和田玉,其他就要憑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判斷。
(2)長線投資原則。寶玉石投資要有一個長期的投資計劃,因為這類投資往往不是立刻就能有回報的,需要時間。需要提醒的是,雖然玉器的投資前景頗為看好,但它屬文化消費,價格受很多不確定因素影響,比如市場環境、消費者的認知程度等,而且目前國內銀行還沒有玉器抵押業務,從而使這種高檔藏品只限在收藏者這個特定群體里流動。
玉器投資是一件怡情養性的美事,需要良好的心態,需要很好的內涵。玩玉的樂趣不僅僅在于保值增值,而在于欣賞、感受,在于感受玉器背后的深刻文化,感受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玉文化。了解玉背后深層的人文底蘊。
對于當前玉器投資的旺盛需求,國內銀行針對玉器市場有一定知識并感興趣的客戶群體,專門推出了“藝術品投資計劃”理財產品。以玉為代表的現代藝術品做題切入到收藏市場,在收藏界已形成了投資的新方向標。資本行業一旦啟動激活玉器收藏市場,玉器的保值增值理念將會受到更加熱烈的追捧。
投資玉器,還要摒棄那種只選貴的,不選對的的理念,在和田玉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炒作投資和田玉就會出現類似中國式黃金大媽的悲劇。古人云,千金易得,美玉難求。當今市場,要摒棄已被炒作玉石品種,像獨山玉等作為玉器市場新的低洼地,將是未來投資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