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幾十只貓憑著可愛的外貌和“喵喵”的叫聲成功拯救整個村莊的故事。
侯硐曾是臺灣著名的“煤鄉”。在侯硐煤炭產業發展的高峰期,這里的居民達900多戶,聚集了6000多人。煤礦業的興衰也使這個臺灣東北角的小鎮與貓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年煤礦業發達,這里人丁興旺時,很多礦工家養貓防鼠。但在1990年前后,侯硐的煤礦由于需求下降、開采成本上升等原因停產,這個小鎮開始迅速衰落,一度沒落為宜蘭線上的一個被大多數旅行者忽略的小站。礦工們陸續離開,留下了不少小貓。但這一切都在2008年發生了改變!一個貓咪愛好者在侯硐組織了一項貓咪攝影活動,他和朋友們把這些照片傳到了網上,受到了許多“貓咪控”的熱烈歡迎。隨著照片在論壇和社會媒體網站上廣泛流傳,侯硐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觀光客。如今,侯硐已因“貓村”而聞名。
走出侯硐火車站,拾級而上至天橋,迎面就可以看到一張“散步地圖”,地圖上標明了附近貓聚集較多的地方。這張卡通風格的地圖用“很慵懶”“很活潑”“很親人”“很害羞”等字樣,寫明了在侯硐地區不同區域貓的不同特點。
侯硐貓村,留存的不僅僅是貓咪的悠然自得,還有人們的歡聲笑語。倘若你也是一個“貓咪控”的旅行狂,那么侯硐貓村是你去臺灣必不可少的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