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故人故事續(xù)編

2015-04-29 00:00:00晏明光
涼山文學 2015年5期

張洪林

要說張洪林的故事,就得先說說隱龍洞,因為他的故事跟隱龍洞有關(guān)。

站在城東梓潼宮山上往下看,我們居住的小縣城圍在橢圓的城墻圈里頭,就像一個正在孵化的大鵝蛋,靜靜地安臥在大山的懷抱里,耐心地等待著破殼而出的日子。城有東南西北四門,四門之中,唯有東門外另筑有半月形的月城,本地人稱之為“甕城”。出了甕城往東大約三里地,到白龍廟,有一個碧波蕩漾的海子。本地人稱湖泊為“海子”,比如城南南田壩上就有一個小得像顆珍珠的湖叫青海子,但城東的這個湖卻不叫海子,而叫隱龍洞。據(jù)說許多年前,在現(xiàn)在的湖底最深處,也就是當年的米足槽的最低處,確曾有過一個隱龍洞。傳說很早以前,米足槽這一帶干旱缺水,有地不長糧。有一年,從湖東北面山王廟背后的青峰翠嶺中飛出一條小白龍,一路騰越來到米足槽就一頭鉆進地下無影無蹤了。小白龍鉆入地下留下的深洞叫隱龍洞。小白龍留在山崖上的那道白練似的飛瀑就叫白龍瀑。白龍瀑迭落到崖下的白龍?zhí)吨校夙樕蕉拢统闪税埾0埾宦贩v著雪白的浪花,流到隱龍洞,一頭鉆進了地下。人們就說白龍瀑、白龍?zhí)丁埾际切“埶5昧税埾墓喔龋锿辽穑@一帶才成了真正的米足槽。人們感念小白龍的恩德,就修了白龍廟祭祀它,祈望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后來的某一年,隱龍洞不知為何堵塞了,溪水就在東北面的山王廟山和南面的八寶山之間蓄積起來,把一個富足的米足槽變成了一片澤國。幸虧修了白龍廟,水淹攏白龍廟坎下,就不敢再往上頭淹了,怕沖撞了龍王菩薩,要不然米足槽會被淹完。鄉(xiāng)人戀舊,還是把這片浩蕩的水域稱為隱龍洞,而被它淹得七零八落的米足槽,也仍然叫做米足槽,但米足槽也因此成了真正的魚米之鄉(xiāng)。

一到夏天,跟我同班的霍宗承、王程遠、常文龍、楊晉,還有羅彥、他們就愛到隱龍洞洗澡,就是游泳。我不敢去,我是頭生長子,下邊有兩個妹,不是獨兒的獨兒,金貴得很,爹娘自然管得飛雞巴嚴。“飛雞巴”,是本地很獨特的口語,常掛在男人嘴邊,用以表示程度,相當于很、非常、特別。山里人說欺山不欺水,城里頭的月亮潭和城外頭的隱龍洞,每年總會出一兩個淹死鬼,于是洗澡成為大忌。天氣一熱,每次我從外頭回來,爹在家就是爹,爹不在就是娘,都會用手指甲在我臂膀上劃撓。只要洗了澡,又遭了太陽曬,肉皮上就會劃撓出一道道白印子來,那就少不了挨打,吃“筍子炒肉”。打,痛在兒身上,也痛在爹娘心上,但痛一痛總比淹死了強,痛會過去,死了就再不能活轉(zhuǎn)來,兩相比較,爹娘還是會痛下狠手,竹鞭子不留情,娘說這就叫做“沒有霹靂手段顯不出菩薩心腸”。后來爹莫名其妙弄去勞改了,娘忙于一家人的生計,也就顧不得啥子霹靂手段菩薩心腸了。霍宗承、常文龍、楊晉、羅彥、王程遠他們幾個就慫恿我跟他們一起去洗澡,說洗澡如何如何安逸。人性喜水,經(jīng)不往誘惑我就跟他們?nèi)チ恕?/p>

開頭他們不敢把我?guī)У诫[龍洞去洗澡,只帶我到月亮潭去。城廂小學后面有道后門,是為了方便老師食堂的大師傅引水進校開的。出了后門,順著學校的引水溝往北,拐兩個小彎就到了月亮潭。那是個僅有三十多畝大的圓形水潭,傳說是當年筑城取石留下的大坑蓄水而成。潭的南面還突兀地矗立著一塊巨大的油光石包,石包下便是碧綠深潭。由南往北,潭底逐漸抬高,水則由深變淺,到了北邊甘家祠堂下面,便成了一帶水深不足5尺的淺水區(qū),讓人能夠透過水面想象當年由北而南采石,又由南而北往上抬石出運的情形,足見所傳之不謬。

差不多每一次都是,霍宗承、常文龍、楊晉、羅彥、王程遠他們還沒攏潭邊,一個二個早把衣裳褲兒剮下來抱在手上了,小雞兒一甩一甩的,跑攏潭邊,就把衣裳褲兒朝草地上一丟,先到水邊沾起水來抹抹手膀子,拍拍胸口,再爬上油光石包,喊一、二、三,像蜞螞兒(1)卟嗵卟嗵跳進潭里,一個迷子(2)扎下去,好久都沒冒出水面來,看得我心驚肉跳,深怕他們淹死了咋個辦。我還在為他們擔驚受怕,他們卻一個個先后從水里頭拱出來,踩著假水,腦殼一搖一擺的,一只手抹著臉上的水,一只手朝我直見擺,得意地喊我,要我快點下去。他們這是在我面前顯擺自己,因為只有在這樣的時候他們才比我行勢,才能超過我,占上風,同時他們也是在暗中互相比賽,看哪個扎迷子扎得久。他們不僅比哪個扎迷子扎得久,還會比哪個游得遠,比哪個踩假水露得高,比哪個游得快,比哪個在水上躺得平穩(wěn)。一來二去,我就看出來了,他們幾個各有各的拿手好戲。扎迷子扎得最久的是常文龍,每回都是他最后拱出水面來;游得快要數(shù)霍宗承,他甩大把甩得好,一把就甩多遠;羅彥在水上躺得最平最穩(wěn),一動不動,就跟睡著了一樣;踩假水楊晉踩得好,肚臍眼都露得出來;王程遠游得最遠,跟他的名字一樣,能不歇氣地橫游兩個來回。

當然了,他們并不光是自己比賽,他們還要教我洗澡。教我的時候,他們就換剄了潭北邊水淺的地方。讀書的時候是我嫌他們笨眉笨眼的,一道算術(shù)題跟他們講好多遍還做不起,我就說他們笨得實在傷心;一到水里頭那就是他們的天下,該他們嫌我笨手笨腳了。教我狗刨騷教了好久都教不會,他們就說我笨得屙牛屎。也不曉得是咋個一回事,我只要腳一離開水底身子就秤砣樣直往下沉,一往下沉就心慌,一心慌手就不曉得該咋個劃了,腳就不曉得該咋個蹬打了,氣也不曉得該咋個呼、該咋個吸了,亂成一團糟,讀書恁聰明的一個人,就成了笨豬。咋個不嗆水嗎?又咋個浮得起嗎?他們想不通我在水里頭為啥子總是往下沉,他們硬是想沉都沉不下去,就說我人不大一個,身子還挺重,像鐵巴,跟電影《鋼鐵戰(zhàn)士》里頭的解放軍張志堅張排長一樣,是“鋼筋鐵骨”。

為了讓“鋼筋鐵骨”浮起來,他們幾個挺耐煩,想了不少辦法。比如,他們會一個一個輪換托著我的下巴,教我手咋個劃,腳咋個蹬打;他們會把有遮沿的帽子打濕,把面子和里子牽開,往里吹氣,做成一個氣球,讓我抱著學游,游一會兒又往里頭吹氣;他們還會做氣馬兒。那時候我們穿的是大褲腰褲兒,面前不開口的,穿的時候從前面把大褲腰摺過來用褲帶兒扎上。做氣馬兒就是先把褲兒打濕了,用褲帶兒扎緊兩支褲腳,一個人一手倒提一支褲腳,另一個人兩手把褲腰牽開,喊一二三猛地把濕褲兒往水中一扎,兩支褲腳就會鼓起來,再用褲帶兒把褲腰扎緊,要嫌氣不足,就貼著布往里吹氣,就成了一個脹鼓鼓的氣馬兒,托在我的頸項下面,幫我浮起來……盡管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我罵得瓜兮兮的,我還是連狗刨騷都沒有學會,他們就說我天生是個旱鴨兒,只能在干坎上跑,一下水就暈了。

當我們升上五年級的時候,張洪林留級,就留下來跟我們一個班了,大家就成了好朋友,因為在我們幾個好朋友當中他洗澡洗得最好,不論扎迷子、踩假水,還是游得快、游得遠,他都是頭一名,誰也比不上他,大家就跟他取了個外號叫“張順”,就是梁山好漢“浪里白條”。

有了“浪里白條張順”,教我洗澡的時候,他就再也不準他們托住我的下巴,不準用帽兒做氣球,更不準用褲兒做氣馬兒了,說靠那些東西學不到真本事。常文龍、霍宗承他們就有些不服氣,心想我們費心費力教了這么久,教牛教馬都教會了,還是教不會他,他天生就是個旱鴨兒,鳧不來水的,就想看張洪林咋個把我這個旱鴨兒變成水鴨子。

一天洗澡的時候,張洪林事先跟霍宗承、王程遠、楊彥、常文龍他們幾個說好,讓他們游到水稍微深一點地方等著……他就托著我的夾肢窩從水淺的地方朝他們游過去,一邊游一邊跟我打氣,說不要怕,有他托著,不會有事的。游著游著,快接近霍宗承他們幾個時,他突然一松手,腿一蹬就避到了一邊。我失去了依托,腳下又踩不攏底,心又慌氣又急,求生的本能促使我拼命地劃水蹬腿,雖然嗆了幾口水,居然就沒沉下去。他們幾個就一齊朝我喊,加油!加油!……在他們的加油聲中我終于游回了岸邊,一上岸就癱在草地上了,又嚇又累,弄得一張臉像死人。等我緩過氣來,他們就翹起大指姆夸我,又問我聽到他們喊加油加油了沒有。我不信,就說虧你們還曉得喊我加油啊,你們看我的笑神(3)還看不贏呢。他們一齊大笑。笑過了,張洪林就跟我說,洗澡就是這樣子洗的,今天該曉得了?我說曉是曉得了,水也吃安逸了,大家又笑。

我就這樣學會了狗刨騷。事后霍宗承他們幾個都說張洪林膽子實在太大了。張洪林說,先前是你們幾個慣恃他,把他的膽子慣恃小了。我五歲的時候爹教我洗澡就是這樣子教的,把我朝水里頭一丟,任我扳,那還是在隱龍洞,不是在月亮潭這種小水凼凼頭。楊彥就說你家爹是李逵,莽夫一個。張洪林就說,那你們要我灌我家爹的水了?大家一想,都笑了。

我學會了狗刨騷,他們就要我跟他們一起到月亮潭水深的地方去洗澡。開頭我不敢,他們就替我“保駕”,前后左右圍著我,一邊游一邊幫我打氣,累了,就你過來托一把,我過來托一把,幫我游回水淺的地方。直到我也能在月亮潭水深的地方甩大把了,他們才敢?guī)业诫[龍洞去洗澡。

那是后來,我們都讀中學了,大煉鋼鐵,進山背杠炭,回來在山王廟歇氣,才發(fā)現(xiàn)山下波光粼粼的隱龍洞像個綠色的寶葫蘆。東北面山王廟下面的大海灣水面最寬闊,是寶葫蘆碩大的肚子;到了中間,南北各向水中伸出一道海埂,把水束住,就成了寶葫蘆的細腰;過了細腰往西,水面又逐漸寬了起來,只是比不上大海灣了,就成了寶葫蘆的小肚子;最西頭白龍廟山門外石坎子下面的海口,就是寶葫蘆嘴;而那條人工開鑿的引水渠,則被我們想象為寶葫蘆彎彎曲曲的葫蘆藤了。隱龍洞周邊梯田層層,陽光下閃耀著金綠,煞是一幅好看的圖畫。

張洪林的家就住在美景如畫的白龍廟旁邊,出大門隔了幾塊梯田就是海口。他家的柳葉子就栓在海邊。柳葉子是隱龍洞特有的打漁船,因為船身細長船頭尖削像柳樹葉子,鄉(xiāng)人就叫它柳葉子。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張洪林海邊生海邊長,自然跟水更有感情,耍的也跟我們幾個城里頭的娃兒不同。洗完澡,有時候他就回家去拿根魚竿來,在田邊挖了蛐蟮,教我們釣魚;有時候就扛起竹罩,教我們閌(4)魚;有時候就讓我們幾個坐在他家的柳葉子上,劃出去安“懶釣”。別看張洪林只比我們幾個大兩歲,要說這鄉(xiāng)壩頭海邊上的事,懂的東西比我們幾個城里頭的娃兒多多了。他一邊安懶釣,一邊跟我們幾個說安懶釣是咋個回事。

原先我們也看到過懶釣,一排排像拉滿的弓安在海子里頭,有時候還看到懶釣猛一頭彈起來把魚兒拖出水面懸空吊起,那魚兒噼噼啪啪直見扳,就有安懶釣的人輕輕地劃了柳葉子,拖著長長的水紋,悄無聲息地去取魚。看是看得多了,就是不曉得其中的卯巧(5),為啥子沒有人守著就把魚兒釣上來了呢?我就說懶釣是姜太公。我們就看著一排排躬腰駝背的懶釣大聲喊,姜太公釣魚,愿者魚兒上鉤……我們才讀書的時候喜歡做“姜太公釣魚”的游戲。就是先在五張一樣大的小紙片上分別寫上姜、太、公、釣、魚,對摺再對摺,做成五個鬮。游戲開始,先由一個人把五個鬮放在雙手對攏的手心里搖,喊一聲“姜太公釣魚,愿者魚兒上鉤”,手一松開把鬮撒在桌上,或者地上,五個人各人拈一個鬮,拈到“釣”字鬮的,就得猜其余四個人中是哪個拈到了“魚”字鬮,就是釣魚,猜中了,釣到了魚,拈到“魚”字鬮那個人就把手攤開,讓大家打手板心,沒猜中,沒釣到魚,大家就打拈到“釣”字鬮那個人的手板心。帶了零食的時候,比如花生啦,糖豆啦,南瓜子啦,太陽花子啦,炒的胡豆豌豆啦,或者涼拌的蘿卜干、大頭菜片啦,輸家就罰零食,有啥子罰啥子,不打手板心了。大家都巴不得拈到寫著“姜”、“太”、“公”三個字的鬮,就可以穩(wěn)當贏家,平安無事,坐享現(xiàn)成,管他釣得到還是釣不到。后來我們就不做了,沒意思,覺得當初喜歡做硬是有些笑人。我一說懶釣是姜太公,就把我們小時候的興趣釣起來了。

一邊聽張洪林說,一邊看張洪林做,就明白安懶釣是咋個回事了。原來安懶釣就是給魚兒下套子。事先要在水下打根竹樁做固定魚竿的釣樁,把魚竿末端用棕繩捆扎在釣樁上,在距離釣樁五尺左右的水下再打一根竹樁做安扣的扣樁,扣樁露出水面約半卡,頂端對剖,橫襯一根兩寸左右的竹簽弄成杈狀,這樣懶釣就做好了。安懶釣時,先在懶釣的釣子上穿好魚餌,再把魚竿扳彎,頂端接近扣樁,讓穿好魚餌的釣子順著扣樁垂到水下,再在扣樁頂端橫襯的竹簽上把魚線做成一個活扣,固定住扳彎的魚竿,懶釣就安好了。魚兒來吃釣,咬住魚餌一拽,拽脫了活扣,魚竿就會彈起來,把吃釣的魚兒拉出水面,掛在空中。張洪林還說,安懶釣是要釣比較大的魚兒,還要借助魚竿的彈力把魚兒拉出水面,所以做懶釣的魚竿要比手釣的魚竿粗,魚線的長短要算好,短了釣子放不到魚兒活動的水深處,長了彈起的魚竿不能把魚拉出水面來,那就王二娃燒石灰—干白事了。

等我們都學會釣魚了,張洪林就教我們做魚竿,說做好了就送我們一家一根。他說做魚竿黑竹子最好,黑竹子細長細長,節(jié)巴短,梢子細,又輕巧又不容易折斷。張洪林家后門外頭就有一片黑竹林,是專門栽來做魚竿的,自家用不完,就賣給那些愛到海子邊來釣魚的人。張洪林把我們帶到竹林邊,先教我們認竹子,看皮色,看竹梢,哪些是今年生的,哪些是去年生的,哪些又是前年生的,說做魚竿要選至少長了三年的老竹子,嫩竹子做的魚竿不經(jīng)拉,特別是竹梢子一拉就斷,竹梢子一斷魚竿就不好用了。我聽他說了一扒拉,還是認不出哪些竹子老,哪些竹子嫩,看皮色都是黑不溜秋的,像用漆漆過一樣,看竹梢呢,青枝綠葉的,都差不多,看不出名堂來。向來自以為聰明的我才發(fā)覺自己其實很笨,又想不通張洪林這樣精靈的一個人咋個會留級呢。

張洪林替我們一家選了一根黑竹子,砍下來就在竹林邊剔去竹枝,從頭到尾削得光光生生的,讓我們各自拿著。我和王程遠的那兩根竹梢有些彎。我沒開腔,平時我娘教我在外頭要讓得人,說吃得虧打得堆。王程遠吃不得虧,就撅著嘴巴說我這根彎二圪糾的,不安逸。張洪林就說,彎二圪糾不怕得,是根竹子多少都有點彎,我包給你們弄伸展就是了,弄不伸展我賠你們。張洪林說話就是會逗人笑,本來就是他家的竹子嘛,不花一分錢砍來送人,彎了還要說包給人弄伸展,弄不伸展還說要賠,好像他欠了人家好多一樣。他就用竹林下頭的干竹葉干筍殼燒了一堆火,把彎的地方放在火上烤了烤,再輕輕一揄,嗨!硬是就伸伸展展的了。我就說,張洪林,這些竹子才聽你的話呦。張洪林就說,我家的竹子咋個不聽我的話嘛。開春了我給它們澆糞,天干了我給它們澆水,剖了魚還把腸腸肚肚埋在竹蔸下喂它們,喂乖了。大家就笑。弄好竹竿,張洪林跟他爹要來魚線、釣子,又做了牙膏皮墜子和高粱桿浮飄,一一替我們栓好。張洪林家爹又替我們一家編了一個魚簍子。

一切準備停當,我們就約好星期天一早到隱龍洞釣魚。

那時候還不興一日三餐,每天只吃兩頓飯,早飯大約在上午9點鐘左右吃,下午飯大約在下午4點半左右吃。星期六放學后,吃過下午飯,我們就約得齊嶄嶄的到張洪林家去。張洪林說好要教我們?nèi)龈C子。

我們才攏海口,張洪林早在海邊等我們了。他打了雙光腳板,手里拿了根竹竿,竹竿頭頭上對剖開,卡了一截一卡長的竹片片,用棕葉子扎成個十字形,還挎了一個麻線編的網(wǎng)兜,說里頭用包谷殼殼包起的是面面飯(6),是用來撒窩子的。

張洪林把他們帶到一處水里長滿乍草的岸邊,說就在這里撒窩子。我一看水里頭長得密密麻麻的乍草,就說在這里咋個釣魚呀?恁個多乍草,不把釣子扯脫才怪。霍宗承他們也說就是嘛,張洪林,還是單另找個地方吧。張洪林說就是這里好,你們不曉得,乍草多魚兒才多嘛,魚兒喜歡在乍草多的地方安家。這里水又不深,水深的地方我還不敢?guī)銈內(nèi)ァUР菖律蹲勇铮际歉≡谒っ娴模堕_就是了嘛。說著他把手里的竹竿揚了揚,我們這才曉得那是用來扯乍草的。

張洪林把裝著面面飯的麻線網(wǎng)兜取下來掛在霍宗承頸子上,脫了衣裳褲兒,拄著竹竿踩到水里頭。走到水淹齊小肚皮的地方,就用那根頭頭上扎了個十字的竹竿扯前面的乍草。他先用竹竿頭頭上的十字把乍草鉤住,然后幾轉(zhuǎn)幾攪,讓乍草纏在竹竿上,再拖過來扯,扯下來的乍草挽成一團,甩到坎上來,叫我們撿攏來堆成一堆。常文龍問他堆成一堆做啥子。他說等干了背回家去墊在牛圈頭漚肥。等把乍草扯開一個簸箕大的窩子,張洪林就換一個地方再扯,就這樣一字排開扯了十個窩子,窩子和窩子之間大約隔了大半根魚竿那么遠。扯好了窩子,太陽還掛在山邊邊沒落下去。張洪林上來不等身上的水干就把衣裳褲兒籠起。王程遠忍不住問他,不撒窩子了?他說要撒。咋個不撒喃?王程遠又說,要撒窩子你把衣裳褲兒籠起做啥子?他說好事不在忙上,等太陽落山了再撒不遲,慌啥子。常文龍就說他硬是過場多。他說不是過場多,你們不曉得,撒窩子要等到太陽落山天要黑要黑的時候撒才好。這時候明光湛亮的,你們看嘛,啥子都看得清清楚楚。你看得清楚,魚兒在水里頭還不是看得清清楚楚。這時候你一撒下去它們就看到了,看到了就擺起尾巴游過搶著搶著地吃,等不到明天就給你吃光吃盡了。吃光吃盡了它們就尾巴一擺一擺地到處耍去了,隱龍洞這么寬的,魚兒自在得很。魚兒不留在你的窩子頭了,你的窩子不等于白撒了?

聽了張洪林說的這些話,我覺得他就是條魚兒,要不,就是魚兒投胎的,把人家魚兒的心思弄得這么清楚!

我們就坐下來等。這時候的隱龍洞,被火燒天映得紅彤彤的,好像正月十五耍火龍的時候放水花燒化了的鐵水,舀一點拋起來用扇板一打,就會飛濺出滿天星星來。過了一陣,火燒天退了,天色暗下來,隱龍洞上浮起了白霧,一只柳葉子都沒有了。我們看遠處的東西看不大清楚了,水下頭的魚兒看東西一定也看不清楚了吧。

張洪林這才重新脫了褲兒,把衣裳高高地扎起來,挎起麻繩網(wǎng)兜去撒窩子。他一邊把面面飯撒到窩子里頭,一邊跟他們說話,說海邊的人說的,心不要太好,窩子不要撒飽。我就問他,張洪林,窩子還有飽覺呀?張洪林就笑我,說窩子又不是人,哪里會有飽覺嘛,是說撒窩子不要撒多了。我又問他為啥子不要撒多了。他說,你想嘛,撒窩子是要把魚兒逗過來,逗過來是要釣它,撒一點逗它,有個意思就夠了。你心好,想到多撒點給它,窩子撒飽了,魚兒吃夠了就懶了,它就不來吃釣了。魚兒不來吃釣,你咋個把它釣得起來?那不是好心得不到好報,好泥巴打不了好灶嗎?

我這才曉得撒窩子還有這樣多的名堂,就有些可憐那些心思遭人弄得清清楚楚的魚兒。

第二天釣魚之前,張洪林先帶我們到白龍廟去拜龍王菩薩。神臺上空空的,龍王菩薩的神像早幾年剛解放的時候就被打爛了。霍宗承說,張洪林,菩薩都沒得了,拜個鬼喲。張洪林就說,你不要亂說話。我家爹說的,龍王菩薩的神像遭打爛了,龍王菩薩的真身還在,只要真身還在,就會保佑我們的。每次出海打魚,他都要先到白龍廟來對著神臺磕三個頭。小白龍和隱龍洞的傳說,我們都聽大人說過。聽張洪林這么一說,我們就覺得神臺上似乎果真有龍王菩薩的真身,正威風凜凜地看著們們,心中也就產(chǎn)生了敬畏,跟張洪林一起誠心誠意地對著神臺磕了三個頭。張洪林又從衣裳荷包里頭掏出一綹染紅了的麻絲,說這是正月十五耍龍燈的時候,我家爹跟耍龍燈的人要來的龍燈胡子。他把龍燈胡子分成六股,分別拴在我們六個人的頸子上,說龍王菩薩保佑你們運氣好。

雖然有龍王菩薩保佑,那天我的運氣還是不大好,釣到的魚最少。釣得最多的自然是張洪林。他一個人同時用三根魚竿釣三個窩子,東邊不亮西邊亮,魚竿不斷地拉起來放下去,魚兒直見在空中扳。

下午回到張洪林家放魚竿,張洪林把他釣的魚全部分給了我們六個,他自己一條都不要。我們都說這樣不公平,公雞叫,母雞叫,各人釣到各人要。張洪林說,我家住在海子邊上,魚兒就像是我家喂的一樣。他家爹也幫他說話,說不關(guān)事的,我們海子邊住的人,吃魚兒還不是跟吃青白小菜一樣。青白小菜種在自家園子頭,鍋燒辣了現(xiàn)劈都搞得贏。你們住在城里頭就沒得這么方便了。他說起話來笑嘻嘻的,輕言細語,讓我覺得一點兒也不像李逵。

也許是受了張洪林的啟發(fā)吧,霍宗承他們四個說我今天釣得少,都從自己魚簍子里頭逮出幾條來送給我。我紅著臉左右推辭不掉。結(jié)果那天我釣的魚最少,拿回家的魚卻最多。

初中還沒畢業(yè),張洪林他爹說他讀書笨,讀不出頭,讓他輟學回家務(wù)農(nóng)。半年后我考到外地師范學校讀書,之后又一直在外教書。直到多年以后,才聽說了張洪林后來的事。

張洪林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不久就碰上了那場人禍勝過天災(zāi)的大饑荒。守著魚米之鄉(xiāng),地是集體的,個人不得私種,隱龍洞的魚蝦是公社的,個人不得捕撈,否則都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要遭批判要挨斗爭。每天兩頓,全靠從公共食堂打回來的菜稀飯?zhí)疃亲印D窍★垼媸乔蹇烧杖耍B米粒都數(shù)得清楚,喝得肚皮鼓脹,兩泡尿就沖光。直喝得人皮包骨頭還一身水腫。

秋天的一個晚上,張洪林偷偷地去隱龍洞里閌了幾條小魚,拿回來打算熬湯給他爹喝。他爹兩條腿都腫得下不了地,眼看快不行了。他娘剛把魚湯熬好,他爹還沒喝上一口,縣里下來住隊的江主任就帶著民兵來檢查了。有耳報神(7),一抓一個正著。

那時候都說人民公社是共產(chǎn)主義的金橋,公共食堂是人民公社的心臟。一家一戶不得私動火煙燒小鍋。私動火煙燒小鍋就是反對公共食堂,反對公共食堂就是反對人民公社,反對人民公社就是反對三面紅旗,反對三面紅旗就是反黨反社會主義。張洪林被江主任抓了現(xiàn)場,把魚湯端走了不說,聽說張洪林還讀過中學,就要張洪林寫檢查交上去以觀后效。

依張洪林的脾氣,檢查他是不會寫的。但他家爹怕事,他倒不是怕自己挨整,反正是個將死之人,怕啷個?他是怕那些人整張洪林,他人還小,以后的路還長得很,就逼著張洪林寫。遭他爹一逼再逼,張洪林沒法,只得違心硬著頭皮寫。寫好,他家爹又要他連夜連晚交給江主任,以求寬恕。他只得拿著寫好的檢查給江主任送去。

江主任一個人住在大隊辦公室。張洪林走到門口,就聽見里面有女人嘻嘻嘻地笑,他沒敢敲門,就貼著門縫縫往里看,就看到江主任正抱著女炊事員在親嘴。從門縫縫里頭還聞到好久都沒有聞到了的米飯香,饞得他清口水直往外涌。這個江主任才來不久,不曉得咋個整的就跟女炊事員勾搭上了。這女炊事員送貨上門不說,還把公共食堂的米偷到這里煮來吃。

張洪林氣得不行,三把兩把將寫好的檢查撕得粉碎,調(diào)頭就往回走。走了一截,心氣難平,就想,你抓我的現(xiàn)場,我也要抓你的現(xiàn)場,看我們兩個哪個抓哪個?他就車轉(zhuǎn)身回去,門里的燈已經(jīng)熄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前砰砰砰敲門。江主任正在興頭上,聽到有人敲門,心頭好不安逸,就說,是哪個龜兒子喲?半夜三更的,還讓不讓人睡瞌睡啊?張洪林就說,江主任,是我,張洪林,我來交檢查。江主任一聽,氣不打一處來,罵道,小狗日的,哪個要你這時候交,明天再說!

張洪林敲不開門,恨恨的只得作罷。他正氣呼呼地往回走,半路上碰到了守夜巡邏的民兵。那時候糧食緊缺,秋熟時節(jié)不僅安排社員在地邊搭窩棚守莊稼,還安排民兵巡邏守夜,怕人偷。民兵們堵住他說,半夜三更還在外頭晃,肯定是不安好心,出來偷包谷的。他說不是。民兵們就問他,夜深了,那你出來東晃西晃晃啥子?夜游神?他就說他是到江主任那里交檢查的。他們又問他交了沒有。他要說交了,興許就沒事了,但他不會撒謊,就老老實實說沒交成,江主任不開門。他們又說,那你寫的檢查呢?他說撕了。民兵這下逮住了把柄,就說,怪求了,你既然是去交檢查的,咋個又把寫好的檢查撕了喃。你小子扯謊也扯不圓范。于是一口咬定他是出來偷包谷的,還說他肯定把偷的包谷藏起來了,逼他交出來。

張洪林有口難辯,情急之下,只得如實講出了事情的經(jīng)過。他們一聽,一個二個的興趣都被逗起來了。年輕人好事,就領(lǐng)著他一起到大隊辦公室去抓現(xiàn)場。

這一次,一敲門門就開了。江主任一邊揉著眼睛一邊問,驚風扯火的,啥子事啊?

民兵們也不說話,悶起腦殼就往屋里沖,江主任也沒攔他們,還跟進去把馬燈點燃。

水過三丘,他們想要抓的一樣都沒抓著。

這一下,張洪林的禍惹大了。惱羞成怒的江主任反咬一口,稱他偷了魚沒吃成,不僅不認真反省錯誤寫檢查,又乘夜出來偷包谷,被民兵發(fā)現(xiàn)后,又捏造事實,惡毒誣蔑上級派來的住隊干都。把他弄到公社大會小會批斗不說,還弄了兩條臭鯽魚、兩苞嫩苞谷掛在他胸前,派民兵押到縣城去敲著鑼鑼游街,游完了街,又把他押到縣中學去示眾。

游街示眾的當天晚上,趁爹娘睡著了,他摸出門,跳進了隱龍洞。幾天后尸體漂起來,全身腫得比他爹還兇。說來也怪,尸體撈上岸來,不曉得咋個的,突然七竅一齊來血。

周圍團轉(zhuǎn)的人都說,張洪林水性好,隱龍洞是淹不死他的,看來,這個娃兒是死心了。

阿妞

我到苦蕎寨那年才19歲,剛從師范學校畢業(yè)。苦蕎寨是個高寒的彝家山寨,主產(chǎn)苦蕎和洋芋。在我來的前一年,這里辦起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所學校。我分配來的那年暑假,開辦苦蕎寨小學的文老師因為照顧夫妻關(guān)系調(diào)回區(qū)中心校,學區(qū)就安排我到苦蕎寨來接替文老師的工作。

到苦蕎寨的第二天,一早,我正打算起床,就聽見有人輕輕敲門。我穿好衣服打開門,門口站著一個背水的姑娘。是阿妞,木嘎社長的女兒,昨天我去木嘎社長家談開學的事,見過她。從那以后,不管刮風下雨,飛雪落凌,她每天一早準給我背水來,弄得我十分過意不去,不知道該如何感謝她才好。她呢,每聽到我的感謝話,好看的臉上總是帶有幾分羞澀,氣急氣促地說,背一桶是背,背兩桶也是背,順便給你捎一桶來。再沒多的話。

后來我才聽說,連續(xù)兩年選為火把節(jié)美女的阿妞,已經(jīng)許配給波洛寨的豁豁古卡了。阿妞對這門親事很不滿意,但阿爸貪圖男方豐厚的聘金,她也無法改變。我很不理解木嘎社長的這番作為,也很同情阿妞的不幸。

誰知,就在我到苦蕎寨半年后,更大的不幸又落到了阿妞頭上。

寨子里的老人們都說是過年選錯了日子,招來了災(zāi)禍。好像是從地下鉆出來的鬼魅,一夜之間苦蕎寨就出現(xiàn)了一批手臂上戴著紅袖套、嘴里高喊著“破四舊”造反的人。真是出鬼了!過去一說到造反,不是犯上作亂,就是殺人放火,都是違規(guī)犯禁大逆不道的,但紅袖套們不僅公然打起造反旗、唱起造反歌、喊起造反口號、拉起造反隊伍造起反來,而且還被稱為革命行動,誰也惹不起,連木嘎社長見了他們都低眉順眼的。紅袖套的出現(xiàn),猶如一根根燒得紅彤彤的大鐵棒戳進了水潭中,山里不平靜了。苦蕎寨的禍亂由此發(fā)生。可紅袖套們還成天高喊形勢大好,不是小好。

就在這種一派大好,不是小好的形勢下,苦蕎寨紅袖套頭頭那雙因造反造得發(fā)紅的眼睛盯上了阿妞,派人上門提親。木嘎社長對來人說,阿妞幾年前算過年庚合過命,早已許配給了波洛寨的古卡,收下人家的聘金,明年就要成親了。紅袖套頭頭不死心,當天晚上,特意背著上級獎給民兵英雄拉合的那支蘇式步槍,親自把“破四舊”搜來的25個大大小小的銀錠送上門來,一個個擺在火塘邊,明晃晃的。他對木嘎說,這就是你家阿妞的聘金。收也放在這里了,不收也放在這里了;多也是這些了,少也是這些了。我看上了的人,愿意也得嫁給我,不愿意也得嫁給我。說完,也不聽木嘎社長如何回話,轉(zhuǎn)身揚長而去。過去見了木嘎社長就低聲下氣討好賣乖的紅袖套頭頭,如今拉起隊伍戴起紅袖套有了自己的山頭,成了苦蕎寨說一不二的風云人物,對木嘎社長也居高臨下頤指氣使起來。真是年運不好,烏梢蛇長得比地埂還粗,癩蛤蟆長得比簸箕還大,出鬼了。

木嘎社長畏于紅袖套囂張的威焰,不敢不從,真是有苦難言。他只得到波洛寨古卡家下話,備說苦衷,賠禮道歉,退回了聘金,把阿妞另行許配給紅袖套頭頭,答應(yīng)秋后就成婚。在那種形勢下,古卡家敢怒不敢言,又擔心最終落得人財兩空,只得忍氣吞聲收下退回的聘金了事。

阿妞實在想不通自己的命為啥這樣苦。家里原先答應(yīng)下的波洛寨那門親事,已經(jīng)讓她心中積滿苦水了。波洛寨那個古卡是個豁豁,人們都叫他豁豁古卡,上嘴唇缺了一大塊,成天口水兮兮的,人見人煩。別說阿妞了,十里八寨的人沒有不說木嘎社長讓聘金彩禮晃花了眼睛晃亂了心,辦了樁糊涂事的。老話說“母馬不能賽跑,女人無權(quán)說話”;“養(yǎng)女兒阿姆說了算,嫁女兒阿爸說了算”。父命難違,心中積滿了苦水的阿妞只有背地里偷偷地以淚洗面,自認命苦,套用《阿姆尼惹》(8)中的話暗自悲嘆—阿妞欠了豁豁古卡債,即使阿妞心不嫁,身子也不能不嫁豁豁古卡了。而現(xiàn)在這門親事就更傷透了她的心,讓她見了人抬不起頭伸不起腰說不起話。豁豁古卡再不好,也就是上嘴唇缺了一塊,口水兮兮的,丑是丑點,到底還是個正正經(jīng)經(jīng)實實在在的男人,而這個紅袖套頭頭是個遠近出了名的二流子,一貫偷雞摸狗不務(wù)正業(yè),十里八寨沒人正眼看他。幾年前才17歲的他就因為騙奸女童被判刑勞改,去年才從監(jiān)獄里放出來。嫁給這樣一個人,你叫阿妞的臉往哪里擱?這輩子還有啥指望?

不久,鄰家阿姐依洛要出嫁了,阿妞和寨里的姐妹們在哭嫁場上相聚。雖說民主改革都過去10年了,姐妹們的婚姻大事仍然像《阿姆尼惹》中唱的那樣,還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聘金之價,造化之作,完全身不由己,有情人難成眷屬,所以大多不如意,很無奈,都差不多。對于自己不如意、很無奈的婚事,她們平日里除了跟幾個知心姐妹偶爾互訴衷腸外,就只能背地里獨自傷心落淚。哭嫁于是成了她們借以傾吐不平抒發(fā)哀怨表達向往的最好機會。那天,看到寨里又一個姐妹要嫁到她不愿意嫁而又不得不嫁的地方去了,要去跟一個她不愿意而又不得不從的人捆在一起過日子了,她們除了傷心無奈依戀難舍之外,更多的還是以人鑒己,從中看到了總有一天將會落到自己頭上的相同命運,因而悲從中來,怨由心發(fā)。于是大家心照不宣,齊聲用壓抑的音調(diào)悲悲切切地吟唱起《阿姆尼惹》來:

……媽媽的女兒喲,

女兒為啥這般苦,

有誰知由來?

走過蕨萁坪,

蕨萁蓬勃勃,

三百野雞多自在!

媽媽的女兒喲,

女兒為啥這般苦,

有誰知由來?

走過竹林間,

翠竹密匝匝,

三百錦雞多自在!

媽媽的女兒喲,

女兒為啥這般苦,

有誰知由來?

走過青草地,

青草嫩生生,

三百云雀多自在!

媽媽的女兒喲,

女兒為啥這般苦,

有誰知由來?

走過杉樹坡,

杉林郁蒼蒼,

三百獐麂多自在!

媽媽的女兒喲,

女兒為啥這般苦,

有誰知由來?

走過紅崖邊,

紅崖明晃晃,

三百蜜蜂多自在!

……

媽媽的女兒喲,

寨上三條白泥路,

女兒能走的路沒一條;媽媽的女兒喲,

寨下三條黑泥路,

女兒能走的路沒一條;

媽媽的女兒喲,

寨前三條黃泥路,

女兒能走的路沒一條。媽媽的女兒喲,

晴天想隨行云走,

誰知云飛四方無處找;

媽媽的女兒喲,

陰天想隨輕霧走,

誰知霧又隱入九重霄。

……

這支凄楚哀怨的彝家女兒的歌,直唱得姐妹們一個個淚眼相向,苦水長淌。凄惋的歌聲給喜慶的氛圍增添了一重悲情。

阿妞更是把歌中那個“媽媽的女兒”當成了自己,覺得一聲聲一句句,一唱一嘆,無不是她的身世她的命,她的辛酸她的怨。唱著想著心里苦著悲淚流著的阿妞喲,有好多次她都情不自禁把歌中的“媽媽的女兒喲”唱成了“媽媽的阿妞喲”。唱著唱著,她紛亂無助的心中突然涌起一種十分荒唐的感覺,仿佛自己成了畢摩毒咒中那只被緊緊追殺終至萬劫不復的白獐子。在后面緊緊追殺她的,不僅有那個紅袖套頭頭和他的狐朋狗黨,還有自己的阿爸阿姆、哥哥拉鐵和親戚朋友,以及許許多多她認識和不認識的人。他們?nèi)硕鄤荼姡魢[而來,如同洪水猛獸,而自己卻是那么孤單,那么無助。她禁不住在心中呼喊道:“森林啊,你遮天蔽日,連兇惡的豺狼虎豹都得到庇護,為啥你就不庇護可憐的阿妞呢?大山啊,你連綿無際,連有毒的野菌都有棲身之地,為啥你就不給可憐的阿妞一條路走呢?……那只變成了雙面美女孜孜宜卓、變成了有毒的灰山羊、毒死了無數(shù)人最終成為厲鬼遭到千詛萬咒的白獐子,那只在她心目中曾經(jīng)那么可惡、那么可怖,那么可恨的白獐子,因為她這種十分荒唐的感覺而一反常態(tài),不再那么可惡、不再那么可怖、不再那么可恨了,甚至讓她感到有些可嘆可憐,可親可愛了。她為自己竟然會產(chǎn)生這種十分荒唐的感覺驚駭不已,以致臉色蒼白,冷汗涔涔,四肢冰涼,全身顫栗,連五官都發(fā)生了扭曲,如同阿薩(9)附體的蘇尼一般。

姐妹們看出了她的異常,停下歌吟關(guān)切地問他是不是病了,哪里不舒服。她不敢道出實情,于是就坎歇氣順勢下坡點了點頭,吱唔過去,告辭眾姐妹匆匆回家了。

三天前迎親的人才熱熱鬧鬧地把傷心的依洛接走,三天后苦蕎寨就發(fā)生了三姐妹以死抗婚的悲慘事。

這三姐妹,一個自然是阿妞;另外兩個,一個叫烏芝,一個叫斯薇。她們都不滿意家里給她們定的親,又都自己作不了自己的主,眼淚常年往心里流,把心都漚爛了。眼看婚期一天天逼近,絕望的三姐妹死了心。這天她們私下相約,借上山割草為名來到山林中的一個小草坪。

打從兒時起,這個小草坪她們不知來過了多少次。如今她們已不是兒時的她們了,小草坪卻還是原來的小草坪。小草坪上有一泓山泉,四周綠樹如墻。放眼四望,林邊露出一叢叢粉的、紅的索瑪花,笑模笑樣地開得好燦爛;花叢中蜜蜂們一邊忙忙碌碌地采蜜,一邊嗡嗡嚶嚶地唱歌,朦朧的歌聲讓她們仿佛聽到情侶們在清朗的月光下彈撥口弦;陽光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蝴蝶們在自由自在地舞蹈,翩翩的舞姿讓她們聯(lián)想到使人眼花繚亂的朵洛荷;曬得暖烘烘的草地生機蓬勃,散發(fā)出令她們陶醉的氣息;蜿蜒的小溪像一條斑斕的彩帶,從碧綠的青草和藍色的蝴蝶花、黃色的野蘭花、紅色的水蓼花和雜色的西洋花身邊靜靜地飄過;頭頂上天空藍得純粹而又深邃,似乎擁有一種攝魂奪魄的力量;銀亮的云團像扯得蓬蓬松松的羊毛,一綹輕云從云團中拉扯出來,仿佛有一只無形的巧手在捻毛線;偶爾拂過的山風,帶來一陣陣熟悉的黨參的藥香味;不知名的雀鳥在林間東一聲西一聲地啼鳴,此呼彼應(yīng)……司空見慣的這一切啊,平常沒往心里去,今天卻讓三姐妹感到特別美好,特別牽掛,特別留戀。過去,在這樣好天氣的日子里,她們曾經(jīng)趕著羊群到草坡上去放牧,吆著豬兒到沼澤內(nèi)去拱食,背著木桶水瓢到溪溝邊去背水,帶上彎刀皮繩到山林中去砍柴,荷著鋤頭筐筐(10)到野地里去挖黨參,或者,跟大伙一起割蕎子、薅苞谷、挖洋芋、背糞肥、燒荒地、捻麻線、趕場……日子雖然過得平淡而又刻板,但勞動的苦累和生活的清貧都不曾磨滅她們對未來并不奢侈的向往和追求。雖然她們不曾像《阿依阿芝》和《阿惹妞》(11)中的的阿芝和阿惹妞那樣勇敢,能夠大膽地邁出希望和追求的步伐,但她們在把這種向往和追求珍藏在心中的同時,也曾經(jīng)把它精心地用彩線繡出來,用線墜捻出來,用織板織出來,用口弦彈出來,用銀飾打扮出來,用朵洛荷的舞步旋轉(zhuǎn)出來,用青春的熱情歌唱出來,那么含蓄又那么熱烈那么真誠。可是,在這樣一個會讓滄桑的心追懷往事變得年輕、會讓青春的心憧憬未來向往美好的日子里,被無情追逼的苦蕎寨的阿妞、烏芝和斯薇,卻要和這個儲存著她們美好記憶的小草坪告別了,和一切值得追憶值得珍藏的種種種種告別了,要義無反顧地終止她們才開始邁出不久的青春的腳步了。說實在話,她們并不想終止自己青春的腳步,可她們被追逼得無路可走了啊!

三姐妹把筐筐放在草地上,坐在小溪邊的石頭上,把赤足浸泡在清澈的小溪中慢慢濯洗,讓溫潤的泉水撫慰她們那一雙雙年青卻已飽經(jīng)滄桑的足。她們一邊濯洗,一邊用心跟足說話。這是一雙不懼怕酷日干風、嚴霜冰雪、亂石荊棘,走得長路,經(jīng)得坎坷,也踏得出優(yōu)美舞步,因而值得她們信賴、值得她們珍愛的真正天足。此時此刻,她們跟這雙讓時光倒流的天足對話,許多往事又回到了她們眼前……平日里,即使沒有繡花的頭帕,她們也會摘兩朵帶露的山花插在盤著的發(fā)辯上;即使連一面廉價的小圓鏡也買不起,她們也會在山泉里反復顧盼自己青春的容顏;即使打不起雍容華貴的成套銀飾,她們也會佩上一塊小小的銀領(lǐng)牌,用以襯托自己圓潤碩長的脖頸;即使買不起成串成串的大蜜臘珠,她們也會把阿姆傳下來的幾顆小蜜臘耳珠佩在秀美的耳朵上……唯獨對這雙默默帶著她們走過了十多年人生之路的天足呵護得太少太少。或許是為了最后的彌補吧,或許也是為了讓這種對話延續(xù)得久一些,再久一些吧,因為以后就再也不會有這樣對話的機會了,她們濯洗得格外上心,格外在意。

洗好了足,才洗臉,洗過了臉,她們相幫著梳頭,換上藏在筐筐中帶上山來的過火把節(jié)才穿戴的衣裙和頭帕,佩上蜜臘耳珠和銀領(lǐng)牌,反復審視泉水中青春煥發(fā)的容顏,然后才坐在小溪邊各自撥動口弦,把自己深切的思戀托付給流往山下流往遠方的泉水,帶給她們各自的“勒阿牛牛”(12)。之后,三姐妹將三個筐筐重疊起來托在中間,一邊吟唱《阿姆尼惹》,一邊依古風跳起了彝家女兒的悲情筐筐舞……事后人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山林看到了她們跳的舞山林落淚,連忙扯起薄霧來揩自己的眼睛;太陽聽見了她們唱的歌太陽傷心,連忙遠遠地躲到大山背后去了……

三姐妹就這樣過完了最后一個屬于她們的青春的節(jié)日。從那以后,苦蕎寨的姐妹們在月下為火把節(jié)準備賽歌競舞的時候,因為消失了三個出眾的身影,她們的歌聲變得生澀了,她們的舞步也不再輕盈。老人們實在想不通,他們說,苦蕎寨過年的日子年年都是拉則大畢摩選的,今年他為啥沒有選好過年的日子呢?

鄭啟明

鄭啟明剛分配來的時候還不到18歲。他父親是重慶一所著名大學的大教授。他是家中的老幺,上頭還有兩個姐姐。他從小聰慧,還不到5歲就上小學了。家里是望他好好讀書,將來子承父業(yè),也要當大教授的。誰知初中畢業(yè)時,正碰上涼山的師范學校到重慶去招生。在這之前,他看過一部叫《達吉和她的父親》的電影,說的就是涼山的故事,因而對涼山產(chǎn)生了向往,又聽招生的老師說涼山還很貧窮,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亟需教師,希望有志青年到?jīng)錾絹怼阎鴰追掷寺蛶追譀_動的他就瞞著家里報了名。那時候他還沒滿15歲,脖子上還系著紅領(lǐng)巾呢。一直到了招收的300多名青年學生快出發(fā)時,他才把實情告訴了家里。母親疼愛兒子,舍不得他走。倒是當大教授的父親開通,說教大學是教書育人,教小學也是教書育人,都是好事,沒有小學哪來的大學?他要去,就讓他去歷練歷練吧。鄭啟明就這樣來到了涼山。在民族師范學校讀了三年書,又自愿申請到最艱苦的地方去,于是分配到了我們這個學區(qū)。學區(qū)就安排他到一個叫洛古寨的彝家山寨去開辦一所村小。

鄭啟明是第一個到洛古寨來的老師,他的到來并不受洛古寨的人歡迎,不少人甚至對他還非常討厭。辦學校,把孩子們集中在一起,讓一個漢人來教他們讀書,讀漢人的書,這可是洛古寨開天辟地以來沒有過的事,而且連女孩子也要讀書,那就更加匪夷所思了,所以那時候洛古寨的人看鄭老師的眼光,雖然不乏友善但又帶著深深的疑慮。大家對辦學校送子女讀書這件事都很冷漠,懷著戒心。

鄭老師就去找木曲商量,是不是開個社員大會給大家講講辦學校的事。木曲是合作社的社長,洛古寨大事小事都歸他管,辦學校的事自然也歸他管。

木曲社長本來就窩著一肚子氣,很抵觸,因為隨鄭老師一起來到洛古寨的還有上頭交下來的一項讓他十分頭痛十分反感的任務(wù)—要社里替即將建立的洛古寨小學修一間房子。上頭說的比唱的還好聽,說為了支助洛古寨辦一所小學校,讓洛古寨的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學讀書,將來成為有文化有知識的人,特補助給洛古寨合作社建校經(jīng)費50元。你聽聽,你聽聽,本來是他們要在洛古寨辦一所學校,是他們派來了老師,倒說成好像是洛古寨的人要辦一所學校一樣,似乎洛古寨的人懇求他們了,似乎洛古寨的人得到他們施舍的好處了,似乎他們替洛古寨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了。其實這賬誰都會算的,修一間房子,不僅學生要能在里面上課,還要老師也能在里面住,在里面煮飯。這樣的一間房子,石頭、木料、瓦板、人工,區(qū)區(qū)50元夠嗎?遠遠不夠!雖說石頭是社員去背,土墻是社員舂,木料、瓦板是社員上山砍,木工活是會木工手藝的社員做,但社里都是要記工分的,記了工分到年終是要分糧分錢的。這就增加了社里的支出,羊毛出在羊身上,社里只好把這些增加的支出攤到社員頭上。不攤到社員頭上怎么辦?合作社又不是銀行,地里也挖不出金子銀子來。如此一來,原本已經(jīng)低得可憐的工分值再被攤薄稀釋,就變得更低了。結(jié)果社員多出了工、多干了活卻并不能增加收入。恰恰相反,因為占用了社里的勞動力,耽誤了農(nóng)活,違了農(nóng)時,造成減產(chǎn),反而降低了社員的收入,越是出工多、干活多的降低的幅度就越大。而且這樣的事并非只此一件,都要把瓢瓢伸到社員鍋里去舀飯,社員能沒有意見?能不反感?他這個合作社的社長,還有他的家庭也得靠工分吃飯,他能沒有意見?能不反感?再說,他手下這些社員,哪家不是缺吃少穿?有的女孩子十一、二歲了,還成天光著屁股。安排政府發(fā)放的那點兒救濟,年年都得輪流轉(zhuǎn)。他是社長,當著全社人的家,社里各家各戶的家底他能不清楚?這些到了讀書年齡的孩子,不用扳著手指頭算他都知道,誰在家里做啥,誰又在家里做啥。哪個在家里不是頂一個人用?哪個是坐吃閑飯的?他們要不是在社里出工,放牛放羊放豬,替家里掙一份工分,就是為家里背柴、背水、做飯。打豬草,帶小弟小妹……讓大人騰出手來好在社里多掙些工分。他們要是上學讀書去了,撂下的一攤子事交給誰?社員們連吃飯穿衣都成問題,哪有送孩子上學讀書的心思。社員們沒心思,給他們講也是白講。所以鄭老師來找他商量辦學校的事,他就沒給鄭老師好臉色看,本想懶得管,又不是洛古寨請你來的,哪里來哪里去,各人給我走,不要等到打雞打羊送你走(13)。但想到鄭老師畢竟是上頭派來的,還是阿爾鄉(xiāng)長親自送到洛古寨來的,不好得罪,就懶心無腸地說,鄭瑪莫(14),你說開就開吧。

到了晚上開社員大會的時候,他也不講,只說上頭把鄭老師派到我們洛古寨來了,大家歡迎吧。他帶頭鼓掌,社員稀稀拉拉地跟著鼓掌。東一下西一下的掌聲就像鞭炮里夾了太多的瞎炮,隔一陣才響那么一下,聽得鄭老師心里發(fā)涼。然后他就讓鄭老師講,心想你這個要教洛古寨的娃娃讀書的老師,今天晚上就先教教他們吧,你教得好他們,才教得好洛古寨的娃娃們,你要是連他們都教不好,那就別說教娃娃們的事了,乖乖的回去吧。也不管鄭老師講不講,他就退到旁邊掏出煙桿來抽煙。

鄭老師只好用漢話加上他那所學不多的彝話給大家講,他講得別別扭扭,社員們聽也聽得別別扭扭。大家坐在壩子上,抽煙的抽煙,扯羊毛的扯羊毛,捻毛線的捻毛線,說話的說話,啄瞌睡的啄瞌睡,沒人聽他的。會場的氣氛像馬燈光一樣昏昏沉沉,彌散著蘭花煙味的空氣有幾分辛辣。

等鄭老師好不容易講完了,人堆里就有人大聲發(fā)問。有些話鄭老師聽不懂,木曲社長就替他翻譯。原來這個人問他,鄭老師,娃兒來讀書社上給他記工分嗎?一天記幾分?一個羊子過河,十個羊子過河;十個羊子過河,一坡羊子過河。緊跟著,又有人問,鄭老師,娃兒上學能把弟弟妹妹背到學校來嗎?鄭老師,娃兒上學能把牛羊吆到學校來嗎?豬兒能不能吆到學校來?下蛋的母雞能不能抱到學校里來下?鄭老師,我家娃兒到學校讀書了,家里沒柴燒,塘火熄了怎么辦?娃兒不背水,家里沒有水煮不成洋芋、煮不成酸菜湯怎么辦?更有人問,鄭老師,是不是讀了書會認你們漢人的字、會說你們漢人的話就可以不吃飯不穿衣服了?這些還算客氣的,怪是怪點,說的都還是自己家里實實在在的困難。有人甚至問他,鄭瑪莫,你說讀了書就會記工分、就會算工分賬。我問你—你說的那個工分是我們自己想記的嗎?你說的那個工分賬是我們自己想算的嗎?你能不能讓我們不記那個工分不算那個工分賬?鄭瑪莫,你會算,請你替我們算一算,50元修得起一所學校嗎?這就有些刁鉆有些挑釁了。一個問題就會引出一陣放肆的笑聲,一陣放肆的笑聲又會引出新的讓人發(fā)笑的問題來。洛古寨的人已經(jīng)好久沒有這么開心這么放肆過了。他們似乎要把積壓在自己心中的不滿都沖鄭老師發(fā)泄出來。他們不敢沖鄉(xiāng)上的干部發(fā)泄,也不敢沖木曲社長發(fā)泄,倒霉的鄭老師正好給了他們機會。木曲社長坐在一邊冷眼旁觀,悠然地抽著煙,失控的會場讓他有些開心。

一炮一炮迎面轟來,剛從學校畢業(yè)的鄭老師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根本沒想到大家會向他提出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沒想到洛古寨的人會對他如此不友好。在學校里老師沒給他們上過這方面的課,分配后上級領(lǐng)導也沒對他們講過這方面的問題。老師和領(lǐng)導過去給他們講的,都是說他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文化荒原的開拓者、播種者,他們?nèi)霾ゲ⑴嘤鎳魈斓南M坪跛麄兠鎸Φ恼媸且黄靶U叢生、愚昧瘋長的文化荒原,生活在這片文化荒原上的人們,就像久旱的禾苗盼望甘霖一樣盼望他們,讓這些未來的瓦爾瓦拉們(15)年青的心中充滿自豪,充滿向往。猝不及防的鄭老師被弄得目瞪口呆,手足無措,滿臉的血紅就是在昏暗的馬燈光下也看得一清二楚,額頭上一顆顆黃豆大的汗珠亮晶晶地閃耀著寶石的光芒。

洛古寨的人倒底還是善良的,看著被戲謔的哄笑聲包圍著的鄭老師尷尬狼狽的樣子,原本要看鄭老師笑話,想讓鄭老師知難而退主動離開洛古寨的木曲社長有些于心不忍了。雖然他知道這些社員提的問題都是實話實說,并非故意刁難,與人不善,也并非目光短淺,愚不可及,而是自有苦衷,只要設(shè)身處地替他們想想就能夠理解他們,同情他們,而且他們說的這些話,又何嘗不是他木曲心里想說而又找不到地方訴說的呢?但他還是站起來高聲叫大家不要再笑了,不要東說西說了,開會就是開會,替鄭老師解了圍。然后他才把那天阿爾鄉(xiāng)長送鄭老師來的時候?qū)λv過的話鸚鵡學舌般對大家講了一通。

開過會,第二天除木曲社長出于百般無奈,不得不帶頭把自己八歲的小女兒阿果領(lǐng)來報了名而外,其他的人都按兵不動,好像串通好的一樣。鄭老師只得挨家挨戶走訪動員,苦口婆心,也真難為他。好幾次,鄭老師登門走訪差點被狗咬傷,主人家坐在火塘邊,任狗在外邊沖客人狂叫亂咬,就是充耳不聞。在洛古寨這樣的事很少見,俗話說沒有不懂事的狗,只有不懂事的主人。見此情景,連木曲社長都覺得有些過分,這些原本懂事的主人為啥變得這么不懂事了呢?

洛古寨狗多,洛古寨竹子也多。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后,鄭老師每次上門走訪動員時手中都會拄一根竹竿,像漢區(qū)討口的。

這天鄭老師來到拉緹畢摩家。拉緹畢摩有個兒子,叫沙烏,是他的畢惹(16)。拉緹畢摩每天晚上在火塘邊教沙烏認彝文讀經(jīng)書,外出替人做法事,走到哪里就把沙烏帶到哪里,讓沙烏跟著他學,一心要把兒子培養(yǎng)成跟他一樣的大畢摩。

拉緹畢摩禮貌地請鄭老師坐在火塘邊的客位上,依彝家禮節(jié)先給他敬酒,再給他敬煙。敬酒鄭老師喝了一口,敬煙他說自己不會。敬過酒敬過煙,不等鄭老師開口,拉緹畢摩先說話了。他說,鄭老師啊鄭老師,你從巖鷹飛不攏駿馬跑不攏的漢人地方來到我們洛古寨,你離開生你養(yǎng)你的家鄉(xiāng)來到我們洛古寨,你告別白天想你晚上想你的父母來到我們洛古寨,你是個好心人,是我家的稀客,我請你坐在火塘邊尊貴的客位上。白云開晴口,烏云開雨口,黃云開風口。稀客鄭老師啊,今天你不用開口我也曉得你的來意,你不用勸我我也懂得你的心思。人坐久了屁股會痛的,話說多了舌頭會酸的。我實話給你說吧,就不轉(zhuǎn)彎抹拐繞圈子了,圈子繞得再多也會繞回來的。鄭老師,你就是把天上的星星說得掉下地來,你就是把水里的魚兒說得跳上岸來,我家沙烏也不會跟你去學校讀漢人的書認漢人的字說漢人的話。石頭煮三年煮不吧,烏鴉洗三年洗不白,我的主意不會改變。對不起你了鄭老師,今天你真是呷喲啦(17)。好心的鄭老師啊,你在洛古寨的日子,若是愿意到我拉緹家來作客,白天來拉緹我白天歡迎你,晚上來拉緹我晚上歡迎你,你天天來我拉緹天天歡迎你。今天娃兒讀書的事嘛,你就不用再說了,說了也枉自;以后你也不用為娃兒讀書的事再來勸我了,勸也是白勸。

拉緹畢摩倒底是拉緹畢摩,別人肚子里裝的是洋芋坨坨酸菜湯湯,他肚子里裝的是經(jīng)書,說起話來頭頭是道,理是理法是法,讓人插不上嘴。

聽了這番話,鄭老師并沒有灰心。這些日子在洛古寨四處碰壁,所見所聞卻讓他對這個邊遠彝家山寨的深度貧窮有了切身感受,讓他對洛古寨的人在艱難困苦中所顯示出來的堅韌頑強深懷敬意,讓他要幫助洛古寨的人盡快擺脫貧窮落后讓生活好起來的決心更加堅不可摧,同時也讓他明白了,要把洛古寨的學校辦起來,要讓洛古寨的孩子們來上學讀書,就得有把石頭煮吧、把烏鴉洗白的耐心,從而放棄了過去那些不乏美好但不切實際的幻想,決心一步步從頭做起,用實際行動換得洛古寨的人對自己的信任。他相信洛古寨的人總有一天會明白、會改變、會送孩子上學讀書的,他希望自己真正做一個像瓦爾瓦拉那樣的山村教師。他就接著拉緹畢摩的話,把這些天來不知說過多少遍的那些話又從頭說了一遍。他并不指望奇跡馬上出現(xiàn)在眼前,但他堅信只要有耐心,持之以恒,石頭就會煮吧,烏鴉就會洗白,鐵杵就會磨成繡花針,奇跡就一定會出現(xiàn)。

拉緹畢摩叭著蘭花煙,像做法事念誦經(jīng)文那樣瞇著眼睛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等鄭老師說完了,這才睜大眼睛起身從木柜里取出一卷經(jīng)書,展開來就著火光讓他看。鄭老師看著那些用麻線串成一冊的、被火煙熏得發(fā)黑的、長不足兩尺、寬僅有一指的竹片片,看著一塊塊竹片片上那些古古怪怪的,像畫又不像畫、像字又不像字的符號,一種歲月的滄桑感和久遠的神秘感撲面而來。他不知道這是件什么東西,但他從拉緹畢摩莊重虔誠的表情和他那小心翼翼的動作中感受得到這件東西應(yīng)該是很不平常甚至是很神圣的,就沒有說話,而是用探詢的眼光看著拉緹畢摩。

拉緹畢摩對他說,鄭老師,這是我們彝人畢摩的經(jīng)書,是用我們彝人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字寫的。天上地下的事,人間鬼神的事,過去未來的事,全都寫在上面。鄭老師,我家沙烏到你那里去讀書,你能夠教他會認這上面的彝文嗎?你能夠教他會寫這上面的彝文嗎?你能夠教他懂得它們深奧的意思嗎?你要是能夠,今天我就叫沙烏跟你去讀書。他要是不去,我就用你帶來的這根竹竿打他,打斷了手我不心痛,打斷了腿我也不心痛。鄭老師,你能夠嗎?

鄭老師搖搖頭,老老實實地說,不能夠。

拉緹畢摩狡狎地沖他一笑,把經(jīng)書鄭重卷好,放回木柜里,重新坐下來對鄭老師說,那就實在對不起你了,鄭老師,我家沙烏是不能跟你去讀書了。你不能夠教他認我們彝人老祖宗傳下來文字,又不能夠教他讀用彝文寫成的經(jīng)書,他跟你去讀書有什么用處呢?就像獐子學花豹子叫,野雞學布谷鳥叫,學來學去會有什么用處呢?一點用處都沒有啊!更多更深的道理我說不出來,可是我明白,種苦蕎是為了有蕎粑粑吃,有蕎粑粑敬祖先,養(yǎng)綿羊是為了剪羊毛、吃羊肉、用羊皮。要是種苦蕎沒有蕎粑粑吃、沒有蕎粑粑敬祖先,誰肯種苦蕎呢?要是養(yǎng)綿羊不能剪羊毛、吃羊肉、用羊皮,誰又肯養(yǎng)綿羊呢?實話給你說吧鄭老師,我只有沙烏這個兒子,按照我們彝人的禮規(guī),蘇尼(18)可以教別人,畢摩只能傳兒子。沙烏這輩子注定只能跟我學彝文讀經(jīng)書做法事當畢摩了,這是他的命,由不得他,也由不得我,誰讓他是畢摩的兒子呢。他是畢摩的兒子,他不能不認命;我是畢摩,我不能讓阿爸傳給我的經(jīng)書法具在我手上失傳。要是失傳了,我死了還有臉去見先人嗎?

在那些日子,鄭老師是洛古寨人議論的中心,他們的嘴巴把這個遠方來的年青而又執(zhí)著的漢人帶到薅洋芋的地頭、放牧的草坡、砍柴的山林、背水的泉邊,帶到他們?nèi)サ拿恳粋€地方。他到各家各戶走訪動員的遭遇,成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鄭老師給洛古寨的人帶來了苦惱,也給洛古寨的人帶來了不那么和諧的快樂。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有一天鄭老師竟然來到老羊圈,來動員柯薩阿姆讓柯薩上學讀書。

鄭老師來的時候,柯薩阿姆正坐在火塘邊給一窩出窩才一個月零幾天的小雞行燒尾巴禮(19)。她左手抓著一只還分不出公母的小雞,右手用火鉗夾起一塊火炭觸燒小雞剛剛長出來的還不像尾巴的尾巴。小雞嚇得啾啾啾直叫,逼窄的屋里充斥著羽毛燒焦的臭味。她一邊燒,一邊念念有辭,燒啊燒,燒老鷹的眼睛,燒蚊蟲的眼睛,燒老鼠的眼睛,燒毒蛇的眼睛。燒啊燒,你能看見老鷹,老鷹看不見你;你能看見蚊蟲,蚊蟲看不見你;你能看見老鼠,老鼠看不見你;你能看見毒蛇,毒蛇看不見你。燒啊燒,燒禿了尾巴長得快,燒禿了尾巴長得壯。是母雞就長成紅臉大母雞,是公雞就長成紅冠大公雞。燒好一只,就手一松放它到門外去啄食,又從雞籠里抓出一只來燒,正燒著,鄭老師拄著竹杖來到了門口。

柯薩阿姆慌忙把手里那只還沒燒好尾巴的小雞放了,站起來一迭連聲請鄭老師進屋在火塘邊客位上就座。

柯薩家是黑彝奴隸主,沒資格加入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洛古寨被打入另冊的兩家單干戶之一。那天召開社員大會講辦學校送孩子上學讀書的事,都沒要他們兩家單干戶參加。后來聽說開會是講辦學校送孩子上學讀書的事,柯薩阿姆心中雖然又多了一重備受歧視的屈辱,但想到那些社員這些日子正在為要他們的子女上學讀書而苦惱,不滿,無處訴說,又不免暗自慶幸,以為不要奴隸主單干戶去開會,也就不會要奴隸主單干戶的孩子上學讀書了,那個漢人瑪莫也就不會像老鴰那樣到家里來呱呱呱了。所以當鄭老師來到自己家里,她還以為他是來派公差的,心想老鴰還是來了。那時候奴隸主單干戶就跟喇迪帕癩子一樣,誰都看不起,不能當干部,不能參軍,不能當民兵,這些不消說了,還不能加入合作社共同富裕,每年政府發(fā)放救濟發(fā)放補助也從不發(fā)給奴隸主單干戶,生了病鄉(xiāng)上也不給開免費醫(yī)療的證明,而出公差,比如為鄉(xiāng)上的干部到區(qū)上去買糧買副食呀,背辦公用品呀,為鄉(xiāng)上干部伙食團種地砍柴呀……卻每次都少不了。

也許除了阿果之外,柯薩就是鄭老師沒費什么口舌家里就愿意送他去上學讀書的學生了。鄭老師上門來動員柯薩去讀書,在柯薩阿姆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石頭不會開花,馬不會長角,可是,像石頭開花馬長角那樣的事情還是在洛古寨發(fā)生了。所以她一聽鄭老說要柯薩上學讀書,之前因不叫她去開會的那分慶幸立刻就變成了感激。想到自己的兒子也能跟寨子里各家社員的孩子一起上學讀書了,就覺得鄭老師是把一件想不到的好事送上門來了。不等鄭老師把話說完,她就一迭連聲地回答說好好好,深怕自己回答慢了鄭老師就會把話收回去似的。當下她就要柯薩叫鄭老師“鄭瑪莫”,然后又很不放心地對鄭老師說,鄭瑪莫,……我家是奴隸主單干戶,你,你沒弄錯吧?鄭老師看著她那畏畏蒽蒽的樣子,笑著說,我知道你家是單干戶,是奴隸主。單干戶奴隸主家的孩子也一樣可以上學讀書的。柯薩到了學校里,跟那些社員家的孩子一樣,都是我的學生,我不會歧視他的,你放心好了。聽了鄭老師的話,似乎已經(jīng)不會笑了的柯薩阿姆臉上出現(xiàn)了笑容,不住地對鄭老師說卡沙沙、卡沙沙,還破天荒地要留鄭老師吃飯以表達她的感激之情,這在當時是很犯忌的。盡管按照彝人的規(guī)矩,款待上門的客人是主人家應(yīng)盡之宜、應(yīng)有之禮,但像他們這樣的奴隸主單干戶留公家干部吃飯,在別人眼中就有拉攏腐蝕別有用心之嫌。鄭老師是上邊派來的,在洛古寨的人眼中也就是公家干部阿木柯(18)了。

那天吃過飯,臨走鄭老師掏出五角錢給柯薩阿姆。柯薩阿姆死活不要,鄭老師死活要給,爭來爭去,最后還是鄭老師贏了。他說,就算是我的一點心意,買點鹽巴給孩子吃吧。聽他說得至誠至懇,柯薩阿姆就沒再推辭。那時候五角錢能買幾斤鹽巴夠柯薩和阿姆儉儉省省吃一年了。那五角錢把對鄭老師的良好印象永遠留在了柯薩心中,因為以后的那些日子家里吃鹽巴的時候比以往多了,辣子水中的鹽味也比以往咸了。

后來柯薩才知道,在那些走訪動員的日子,凡是留鄭老師吃飯的,他都沒有拒絕,也都無一例外地留下了五角買鹽巴的錢。他不愿意放過任何一個跟洛古寨的人親近的機會,也不忍心加重他們本來就已經(jīng)夠沉重了的負擔。

一步步從頭做起的鄭老師是有耐心的,他不想逼牯牛下兒,他希望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但上頭卻沒有他這么好的耐心。洛古寨的學校遲遲沒有辦起來,這讓鄉(xiāng)上區(qū)上的頭頭們十分惱火十分生氣。他們不能等待鄭老師設(shè)想的洛古寨的人總會明白、總會改變、總會送孩子上學讀書的那一天,設(shè)想雖好,怎奈形勢逼人。他們也有“上頭”,他們的上頭也不允許他們耐心地等待那一天。他們把鄭老師喊到區(qū)上去狠狠批評了一頓,說全國都在大躍進,坐火箭放衛(wèi)星,超英趕美,就你鄭啟明還是右傾加保守,老牛破車拖拖拉拉,小腳女人走路,三寸金蓮搖搖擺擺。就你這樣子還有一點共青團員的革命朝氣嗎?還有一點人民教師、人類靈魂工程師的高度責任感嗎?還有一點熱火朝天大躍進的時代精神嗎?……批評之后,他們限令洛古寨小學必須在三天內(nèi)開學,要是開不了就插他的白旗,反他的保守。鄭老師很是委屈,哭得眼睛像害了火眼病,回到洛古寨還是紅紅的。為了讓洛古寨小學能如期開學,上頭把其他地方的成功經(jīng)驗照搬過來作出了三項硬性規(guī)定。第一、該上學不上學的孩子不允許在社里出工,出了工也不給記工分;第二,該上學不上學的孩子,基本口糧減半;第三、其家庭不得享受政府救濟和補助。

木曲社長把這三項規(guī)定在社員大會上一宣布,全場鴉雀無聲,上次開會提出來的那些問題,都被這三條規(guī)定的鐵掃帚打掃得干干凈凈。第二天洛古寨小學就在一個草草打掃了一下的牛圈里開學了。鄭老師希望出現(xiàn)的奇跡以一種他不希望的方式在洛古寨出現(xiàn)了。柯薩也就在這個奇跡中跟洛古寨的另外22個孩子一起,坐在牛圈里那幾排冷冰冰的石頭上,領(lǐng)到了鄭老師發(fā)給他們的課本和鉛筆,成了鄭老師的學生。

柯薩這才有機會近距離領(lǐng)略鄭老師把搪瓷盆的用處發(fā)揮到極至。

那時候鄭老師有一個搪瓷盆,那是柯薩平生見到的第一個搪瓷盆,木頭不是木頭,鐵不是鐵,銅不是銅,也不像漢人用的那種碗一磕就碎了,挺結(jié)實挺光鮮的。盆里畫著兩條魚,一青一紅,盛上水那魚搖頭擺尾活鮮鮮的,比真魚還真,比活魚還活。平時鄭老師用它端水盛水,洗臉洗頭洗腳洗衣服,沖澡,來了人碗不夠用,就用來盛飯盛菜盛酸菜湯,還用它來做酸菜。他學彝人把煮好的圓根葉子青菜葉子裝在盆里,到住在學校旁邊的查爾家討來一些酸涎水倒在里面,第二天酸菜就起涎了,一提起來綠瑕瑕的涎水拖起兩尺長。這讓柯薩眼界大開,原來這種叫“搪瓷盆”的東西竟可以有這么多用處!有次從縣上來了兩個人,后來聽說是來檢查學校工作的,也許是鐵鍋小了吧,柯薩還看到鄭老師把那個搪瓷盆架在三個石頭上當鍋用,煮雞肉來招待客人。吃完了又用柴灰把燒黑了的搪瓷盆擦得干干凈凈,锃亮如新。洛古寨還有人說,下雪天鄭老師嫌在雪地里屙屎冷,就把屎尿屙在搪瓷盆里端到外面去倒。是不是這樣的柯薩不敢肯定,因為他沒有看到過,老人說耳朵會哄人,眼睛不哄人,所以他懷疑是洛古寨那些對鄭老師始終心懷不滿的人亂說的,他們說過鄭老師許多壞話。可是不管他們怎么說,鄭老師在他心目中都是一個好人,一個好老師,永遠值得他懷念。

鄭老師喜歡唱歌,還喜歡吹口琴。剛來的時候,每天一早起來他就一個人跑到寨子后邊的樹林里去啊啊啊……地吼叫。老人們聽了就說,鄭瑪莫想阿爸阿姆了,撒木力扯扯啊,撒木力扯扯……(21)。有次鄭老師跟柯薩他們一起去采竹筍,柯薩就問他,鄭老師,你一早跑到寨子后邊樹林里去啊啊啊……地吼,是不是想爸爸媽媽了?他笑了笑,說:不是,那是練聲。柯薩他們就一齊問他為啥要練聲。他想了想,就用彝人打比方的方式說,騎馬騎得好要練習才騎得好,摔跤摔得好要練習才摔得好,月琴彈得好要練習才彈得好,唱歌唱得好也要練習才唱得好。這一下輪到柯薩笑了,就說,在我們洛古寨,唱歌女人要數(shù)阿芝唱得好,男人要數(shù)木佳唱得好,他們就從來不跑到竹林里去練聲,啊啊啊……。唱歌唱得好不好,那是天生的,不是啊啊啊……練聲練出來的。像狼一樣啊啊啊……地嚎叫,別人聽了還以為是瘋子發(fā)瘋呢。一起去的同學都附和柯薩,跟他站在一邊笑。鄭老師一點也不生氣,只是說,你們現(xiàn)在不明白,以后會明白的。那時候他們就這樣像兄弟一樣相處,鄭老師就是他們的一個大哥哥。他也說自己是個“大麻子”—他故意把“麻芝”說成“麻子”,“麻芝”就是彝話說的哥哥。課外,柯薩他們除了怪話什么話都可以跟鄭老師說,跟他開玩笑他也不生氣。

有個星期天,鄭老師帶同學們上山采竹筍,說采好了竹筍就在山上搞野餐,安排能去的學生每個人帶點洋芋去,燒洋芋、燒竹筍吃,還說好由他帶鹽巴去。過去洛古寨的人吃的鹽都是一塊一塊像石頭一樣的青鹽,所以叫鹽巴;現(xiàn)在改吃雪一樣的雪花鹽了,還是依過去的習慣叫鹽巴。那天采好竹筍,大家把洋芋竹筍燒好了,眼巴巴地等他把鹽巴拿出來,他卻坐在那里一點動靜也沒有。阿莎忍不住了,問他,鄭老師,你帶的鹽巴呢?他這才恍然大悟,在自己衣裳包包里頭東摸西摸,沒摸到。那天他穿的是件有四個包包的衣裳,上頭兩個小包包,下頭兩個大包包,就很不甘心地把四個包包一個一個兜底翻出來看,裝在里面的東西,什么鋼筆呀,口琴呀,手帕呀,粉筆頭呀,口哨呀,零錢呀,紙紙呀,全翻出來擺在面前,就是沒有鹽巴。他這才啊—了一聲,大張著嘴巴,拍拍腦門心,一副恍然大悟辦錯了事的樣子,懊喪地說,早上查爾在外頭催我快點快點,我慌慌忙忙出來,就把準備好的鹽巴搞忘帶了。唉!大家一聽好不掃興,本來很好的氣氛一下子就冷秋秋的了。那時候洛古寨的人吃鹽巴還是像漢人說的—跟“打牙祭”一樣,不是每天每頓都能吃上的,有的人家甚至一年只能吃上幾次鹽巴。要說燒竹筍,柯薩他們吃得夠多了,蘸鹽巴吃和不蘸鹽巴吃味道大不一樣。大家都盼著能吃上蘸了鹽巴的燒竹筍,偏偏他把鹽巴這么重要的事給忘了,你說掃興不掃興?

鄭老師見大家一臉不高興的樣子,忙掏出口琴來說,對不起,我錯了我錯了,該處罰。這樣吧,我給同學們吹支歌行不行?平時,柯薩他們都喜歡聽他吹口琴,還喜歡看他吹口琴的那副樣子,因為總讓他們聯(lián)想到蘇尼作法時搖頭晃腦的神態(tài),可那時候他們正為沒有鹽巴懊惱,哪里還有心情聽他吹口琴看他搖頭晃腦的樣子呢,一個個都悶起不說話。鄭老師又說那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大家平時也愛聽鄭老師講故事,一有機會就扭著他講。有一次他跟大家講故事,說他的家鄉(xiāng)門前有條小河,河里的水清清亮亮的,看得見魚兒在水里游。小時候一到熱天他就愛跟小伙伴們到小河灣里洗澡。有天晚上他做了個夢,又夢到小時侯在家鄉(xiāng)門前的小河灣里洗澡,洗著洗著就打起水仗來,你朝我戽水,我朝你戽水。嘻嘻哈哈的笑聲在亮晶晶的水花里飛。到后來,他們團結(jié)起來朝我一個人戽水,四面八方戽得我眼睛睜不開,左躲也躲不過,右躲也躲不過,心里一著急就醒了。醒來覺得臉上涼絲絲的,一摸,嘿,摸了一手的稀牛屎……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那時候的洛古寨小學連房子都沒有,只好在一間大牛圈里上課。白天牛吆到山上去放,牛圈就當教室,晚上牛吆回來了,鄭老師就和牛一起住牛圈,牛睡半邊,他睡半邊。有時候牛吃了帶露水的草拉稀,好多次稀牛屎都濺到了他臉上。要在往天,大家肯定會歡呼雀躍,可是今天大家的心思都在鹽巴上,誰也懶聽他講故事了。

柯薩有些生氣,心想你平時要我們不說空話,說到做到,不放空炮,怎么你自己倒忘了,就故意說他嗇,小氣,存心不帶鹽巴來,還騙人說忘了,想氣氣他。嗨!哪想到他一點也不生氣,抓了抓腦殼,笑嘻嘻地說,這樣吧,同學們不要生氣,也不要著急,我馬上就把鹽巴拿來……大家不等他說完,就同時啊—了一聲,七嘴八舌地說,等你回去把鹽巴拿來,天都黑了,牛都殺來吃了。他說,我不用回去,就在這里招一招手,喊一聲,鹽巴馬上就會自己跑過來。大家才不相信他說的呢,又同時啊—了一聲,鹽巴又不是人,能聽得到你喊它?再說,鹽巴又沒長腳,也沒長翅膀。他說,你們要不信,就把眼睛睜大點看著我。說完,他伸出右手先在空中劃了兩個圈,接著朝山下寨子的方向招了招手,高聲喊道,鹽巴鹽巴快過來,鹽巴鹽巴快過來,又朝自己的包包指了指,然后按著剛才指過的那個包包,一本正經(jīng)地說,鹽巴已經(jīng)跑來了,你們信不信?大家紛紛搖頭,都不信,哪個會信嘛,連鹽巴的影子都沒看到,就一齊眼鼓鼓地盯著他用手按著的那個包包。那心里頭呀,又不相信那包包里頭有鹽巴,又巴不得他能從那里邊把鹽巴拿出來。嗨!沒想到他果真從那個包包里頭掏出來一個先前沒見過的紙包,打開一看,里面包的果真是鹽巴!而且還是和上了辣椒面花椒面的鹽巴!大家十分驚奇,一個個大瞪著眼,實在想不通。他們剛才明明看到鄭老師把包包一個一個兜底翻出來看過的呀!怪了!……冷秋秋的氣氛一下子又因為驚奇而異常地熱烈起來。那天吃的燒竹筍,是柯薩這輩子吃過的最美味的燒竹筍。

那天趁大家興致勃勃地吃著又咸又麻又辣的燒竹筍、燒洋芋的時候,鄭老師又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九個老頭相約,各自帶上一瓶好酒去郊游。到了去郊游那天,臨出門時,第一個老頭心想他們都帶了酒,反正兌在一起喝,我?guī)б黄克ツP(guān)系,就把準備好的酒換成了水。第二個老頭心想他們都帶了酒,反正兌在一起喝,我?guī)б黄克ツP(guān)系,也把準備好的酒換成了水。第三個老頭也這樣想,第四個老頭還是這樣想……結(jié)果那天他們都沒帶酒去,帶去的全是水。大家把各自帶去的“酒”兌在一起喝,喝到嘴里的全是水,一點酒味也沒有。他們心里都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但誰都不好意思說,那天的郊游最終也不歡而散。講完故事,鄭老師又說,那九個老頭不齊心,各人打各人的小算盤,結(jié)果自己哄自己,連酒都沒喝成,郊游也不歡而散。我們今天如果大家不齊心,跟那九個老頭一樣,各人打各人的小算盤,又能吃上這么好吃的燒竹筍、燒洋芋嗎?有個成語說,三人同心,其力斷金。就是說只要大家團結(jié)一心,力量就大,即使鋼鐵也能斷開。從那以后,“三人同心,其力斷金”這句漢人的“爾比”,就跟那天燒竹筍的美味一起留在了柯薩心里,想把它忘掉都不行。

鄭老師也就這樣一步步走進了柯薩的心里,許多年過去了,不想都不行。只是那天鹽巴怎么會自己跑到鄭老師的衣裳包包里頭來的呢?翻來復去想了許多年,雖然后來也看過魔術(shù)表演,但至今他還是沒有完全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就是這么一個誕生在牛圈里的村小,一年以后不僅修起了校舍,學生們上課有了桌凳,而且還成了“雙率”,就是學生上課率和鞏固率,還名列全區(qū)前茅。那時候上頭最看重的就是“雙率”,大會小會都講“雙率”,就跟現(xiàn)在講“GDP”一樣。鄭老師也被評為學區(qū)的優(yōu)秀教師,樹為學區(qū)的紅旗。被樹為紅旗的鄭老師隨即被委以重任,安排到洛瑪寨去開辦學校。

洛瑪在彝語中就是石頭的意思。洛瑪寨山大石頭多,是全區(qū)最苦寒的地方,生活苦不消說了,還缺水,吃的水用的水都得到遠離寨子的地方去背,背一趟水來去要花3個小時。在鄭老師去之前,曾經(jīng)派過三任老師去那里開辦學校,都先后辦垮了。那里就成了全區(qū)教育的死角,一提起洛瑪寨,全區(qū)老師沒有不搖頭的。說實話,就連安排鄭老師到洛瑪寨去的學區(qū)領(lǐng)導對他能不能把洛瑪寨的學校辦起來,能不能消除這塊全區(qū)教育的空白,心里也沒譜,多少有點死馬當活馬醫(yī)的意思。

不承想鄭老師不僅把洛瑪寨的學校辦起來了,而且上報的“雙率”還不低,用現(xiàn)在的話說,是排在第一方陣的。我那時候正抽到區(qū)中心校代課。學區(qū)領(lǐng)導就臨時要我跑一趟洛瑪寨,去搞一份鄭老師的典型材料,一再強調(diào)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

到了洛瑪寨,我才明白為啥以前派去的三任教師都把學校辦垮了。我在苦寒的地方教過書,但沒在洛瑪寨這樣苦寒的地方教過書。別的不說,單就吃水這一關(guān)來說,恐怕我也過不了。

到洛瑪寨的第二天凌晨,天還沒亮,就有幾個女人來約鄭老師去背水。我不好意思再睡,就起來跟他們一起去。我們打著手電筒在崎嶇的山路走了一個多小時,天麻麻亮,才攏了一處巖腳下的山泉邊。打好了水,我對鄭老師說,讓我體驗一下,我還從來沒背過水呢。鄭老師說你不行。我說試都沒試,你咋個曉得我不行。鄭老師指了指約他來背水的幾個女人說,不用試,你問問她們。那幾個女人也不說話,只是望著我嘻嘻地笑。經(jīng)不住我再三堅持,那幾個女人也慫恿說讓我背,鄭老師這才把背水的麻繩給了我。

我在鄭老師的幫助下把水桶套在肩上,還沒背起來,水桶就歪了,水桶一歪,我心里就慌,不知怎么一用力,一桶水全倒在了我身上不說,水桶也滾到了地下,樂得那幾個背水的女人在一旁哈哈大笑。

大山不是堆的,牛皮不是吹的。弄得十分狼狽的我再不敢逞強。

鄭老師重新把水舀滿,用麻繩把水桶套在肩上,挺胸,收腹,翹臀,起身,一桷水就穩(wěn)穩(wěn)地立在他后腰上了。

回來的路上,從那幾個背水女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談話中,我才知道,鄭老師為了學會背水,下了不少工夫。開頭也鬧過笑話吃過苦頭,連水桶也摔壞了。他不氣餒,就把石頭放在水桶里在學校里練習背。練習到水桶能穩(wěn)穩(wěn)地立在后腰上了,才又去背水。第一次背回來小半桶,以后逐步增加,由小半桶到半桶,到大半桶,到滿桶,成了洛瑪寨第一個背水的男人。

洛瑪寨的水金貴。鄭老師也把節(jié)水發(fā)揮到了極至。我在洛瑪寨住了幾天,才知道鄭老師為了節(jié)水省事,頓頓吃稀粥。不論啥食材,犖的素的,鮮的陳的,統(tǒng)統(tǒng)一鍋煮。還發(fā)明了“滴水洗腳”、“一水多用”、“家訪洗衣”、“集雨儲水”、“融冰化水”種種節(jié)水高招。

在鄭老師那里吃了幾天稀粥,尊照學區(qū)領(lǐng)導行前的交待,把見到的、聽到的,了解到的,實事求是寫出了一份典型材料。沒想到這份典型材料報到縣上后,沒給鄭老師帶來榮譽,卻給他招來了噩運。

原來,那時候為減輕學生困難,上頭提倡勤工儉學。山區(qū)小學,沒多少勤工儉學的事可搞,能搞的也就挖點藥材種點地。但山區(qū)居住分散,不少學生上學得走很遠的路程,有的一來一回甚至要花三四個小時。組織學生集體搞勤工儉學,往往停留在口頭上,或者流于形式。鄭老師就把勤工儉學的任務(wù)分解到學生人頭上。比如挖黨參,只規(guī)定每個學生交多少洗凈曬干的黨參,讓學生自己安排時間去搞,到時候交到學校來,由學校跟合作社聯(lián)系,安排騾馬統(tǒng)一馱運到區(qū)上收購站交售。多交了的,超出部分交售后返還現(xiàn)金。山里人少地多,到處是荒地。鄭老師就跟合作社商量,允許每個學生開一塊勤工儉學地,由家長幫著種。種出的糧食除交一部分到學校統(tǒng)一作勤工儉學使用外,多余部分歸己。這么一來,學生們可以自由安排,家庭還有一定收入,學生和家長都很樂意,讀書的勁頭自然也就高了。這些情況,我都如實寫進了典型材料。我作為一個在山區(qū)教書多年的老師,深感這種勤工儉學的方式是符合山區(qū)教育實際的,對發(fā)展山區(qū)教育有利,值得推廣,也許學區(qū)領(lǐng)導也是這么認為的吧,要不怎么會把材料上報呢。

但上頭自有上頭的觀點。他們說鄭老師這么搞是打著勤工儉學的幌子搞“三自一包”“四大自由”,以勤工儉學之名,行復辟資本主義之實,否定集體主義,鼓吹個人主義,利用社會主義教育陣地培養(yǎng)資產(chǎn)階級接班人,是階級斗爭在我縣教育陣地的新動向。上頭于是派工作組下來處理問題,肅清流毒。

工作組一到區(qū)上,就召開全區(qū)教師大會批斗鄭老師。我和學區(qū)領(lǐng)導,一個寫材料,一個上報材料,都是贊同和支持鄭老師的,也被弄來陪斗。我和學區(qū)領(lǐng)導見工作組來頭不小,都低頭作了檢查,知錯認罪,但求過關(guān)了事。鄭老師年輕氣盛,在臺上據(jù)理力爭,寸步不讓。臺下的老師們,同情和支持鄭老師的居多,都冷眼旁觀,會場冷冷清清。批斗會開成了工作組和鄭老師之間的辯論會。

工作組見在區(qū)上拿不下鄭老師,就把鄭老師弄到縣上去異地批斗,批斗后送集訓隊勞教。鄭老師不服,多次向上級寫申訴,要求平反,結(jié)果不但沒有平反,反而由勞教升格為勞改,判刑3年。鄭老師仍然不服,在監(jiān)獄里繼續(xù)申訴,又被加刑,改判為7年。在獄中,他郁憤成疾,又得不到應(yīng)有的醫(yī)治,而每天沉重的勞役不減,終至拖死獄中,年方24歲。

注:

(1)蜞螞兒:方言,即青蛙。

(2)扎迷子:方言,即潛泳。

(3)看笑神:方言,意為看笑話。

(4)閌魚:方言,閌讀KANG,即在水淺的地方用竹罩罩魚。

(5)卯巧:方言,含有門道、機關(guān)、竅門之意。

(6)面面飯:方言,指用粗苞谷粉做成的飯,又稱苞谷沙沙飯。

(7)耳報神:方言,即告密者。

(8)《阿姆尼惹》:彝族民間長詩,譯作《媽媽的女兒》。

(9)阿薩:彝語,指蘇尼的主神。

(10)筐筐:彝族的竹編背簍。

(11)《阿依阿芝》、《阿惹妞》:這是兩部彝族民間流傳的詩歌。阿芝是《阿依阿芝》的主人公;阿惹妞是《阿惹妞》的主人公。

(12)勒阿牛牛:彝語,這里指意中人。

(13)打雞打羊送你走:意為送鬼。

(14)瑪莫:彝語,意為老師。

(15)瓦爾瓦拉:前蘇聯(lián)電影《鄉(xiāng)村女教師》的主人公。

(16)畢惹:彝語,意為徒弟。

(17)呷喲啦:彝語,意為稀客。

(18)蘇尼:彝語,為巫師。

(19)燒尾巴禮:彝族民間把小雞尾巴燒禿以求小雞平安生長的習俗。

(20)阿木柯:彝語,意為大干部、當官的。

(19)撒木力扯扯:彝語,意為很可憐。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 九色视频丝袜| 91精品网站|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99在线免费播放| 69综合网| 色偷偷综合网| 国产精品.com|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91在线|日本| 日本a∨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97AA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久草热视频在线| 88av在线|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www.99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欧美一级色视频|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精品| 国产91av在线|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无码人中文字幕|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国产精品视屏|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第一页在线|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性欧美在线| 69免费在线视频|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色悠久久综合|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色婷婷电影网|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女人在线|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午夜| 国产精品免费p区|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2019国产在线|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www亚洲天堂|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91在线中文|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2021国产精品自拍|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 91美女在线|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