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各種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他們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各有各的特點,所以在寫人時要抓住最能體現人物品質的典型事例。此外,要想寫出人物的個性特點,還要抓住人物富有個性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進行生動細致的刻畫。
【寫作指導】
一、選擇典型人物材料
俗話說:“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征往往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事例反映出來的。當然,這些典型事例既可以是與人物有關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最能體現人物思想性格的典型細節、生活瑣事等。
二、多角度觀察,展示人物個性特征
1.語言描寫個性化。語言描寫是對人物語言和對話的描寫。寫作時,描寫人物的真實語言尤為重要。同學們在寫人物類的文章時,一定要重視語言描寫,選擇人物最有代表性的語言,來刻畫他的內心世界,表現他的個性和思想。
2.動作描寫細致化。動作是人物的無聲語言,是人物內在情緒的外化表現。 要描寫人物的行為,就必須細心觀察人物的動作,精心選擇最準確、最恰當的詞語行文。
3.心理描寫真實化。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離不開對其內心世界的描寫。心理描寫即對人物細微的感情和心理變化進行描寫。寫自己的心理一般用“我想……”“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頭……”,寫他人的心理一般用“他在心里盤算著……”“他默默地告訴自己……”。有了這些豐富的心理描寫,人物才會變得鮮活起來,文章也就有了可讀性。
【精彩佳作】
我的嫂嫂
□劉心如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清晨,和煦的春風吹過,帶來了絲絲暖意,街上的行人邁著匆匆的步伐行走在上班或上學的路上,不一會兒,便漸漸消失在遠處白茫茫的霧中。我望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心想:此時,她是否也穿梭在步履匆匆的行人中呢?
她住在我姥姥家的隔壁,是媽媽的“閨中密友”。因為媽媽經常在我的耳邊講她的事情,所以我的腦海中時常會浮現出這個五十多歲的女人的身影:一米七的個子,在農村女人中尤為顯眼;黝黑的膚色,煥發出健康的氣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耳朵上總戴著一對雕花的銀耳環,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我叫她嫂嫂,小時候我總去她家吃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跟著媽媽去嫂嫂家玩,那天又吃到了嫂嫂做的炒田螺。還記得,我小時候總愛看嫂嫂做田螺,每次,她都會先把田螺從清水里撈出,然后放在辣椒油里炒,炒完后金燦燦的,特別好吃。我相信無論多么沒有食欲的人,只要一聞到嫂嫂炒的田螺的味道,都會食欲大增。
嫂嫂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幾年前,因為一次機器故障,她的左眼失明了。聽姥姥說,她的生活歷經坎坷,丈夫不僅好吃懶做,而且對她也不好。她的眼睛剛做了手術不到兩個月,就在家里忙著打掃衛生,和先前沒什么兩樣。我很詫異,就走到她跟前去和她搭話:“嫂嫂,累不?要不休息一會兒。”我有些擔心地說。她卻爽朗地答道:“沒事,雖然我的左眼看不到了,但我不是還有一只右眼嘛,能看得見光,就是我的福氣呀。”說罷,她輕輕摸了一下我的頭,呵呵地笑了起來。我望著她那燦爛的笑容,也開心地笑了。
現在,我已經半年多沒有見過她了,不知道在迷茫的霧中,她能否看清前方的路呢?我希望她能在異鄉過得平安順利。
點評:本文通過兩個事例(嫂嫂對“我”的熱情招待及嫂嫂失明的事情)來表現嫂嫂這個人物熱情待人、樂觀堅強的優秀品質。作者運用了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寫作手法,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使“嫂嫂”這個人物有血有肉地出現在了我們面前。
【誤區提醒】
一、選擇典型事例時一定要符合生活實際,不能無中生有,捕風捉影。
二、人物的行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若干連續的動作組合而成的。寫作時要把人物的行動按照動作的先后順序,逐一地、有條理地、連貫地寫出來。
【模擬考場】
十三歲的你,正值青春花季。你在成長的歲月中,歡笑時有人陪伴,流淚時有人安慰,遇到困難時有人鼓勵……那么,你感受到幸福了嗎?
請以“成長路上有 " " " " ”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補充完整題目后再作文;(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