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目標】
了解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學會用點面結合的方法來寫文章。
【技法指津】
點面結合,是記敘文寫作中的一種組合材料的方法。“點”,可以突出重點,體現深度;“面”,可以顧及全局,體現廣度。點面結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地表現主題思想,抒發個人情感。一般情況下,點面結合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整體與局部的組合——整體為面,局部為點
1.先整體,后局部。在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中,作者可以先對描寫的對象進行整體敘述,然后再聚焦一個或幾個局部,進行詳細刻畫。
2.詳略結合式。以敘述的事件整體為面,詳寫其中的幾個情節或細節為點。
二、一般與個別的組合——一般為面,個別為點
1.先群體,后個體。先描述一個群體的狀態,再描述其中的某個個體的狀態。
2.先平常,后特別。描繪一個人或一個事物,先寫平常是怎樣的,后寫在特定的時間里,這個人或事物又是怎樣的。
三、概括與具體的組合——概括為面,具體為點
先概括人或事物的本質特點,然后再列舉具體事例,體現或者證明這個人或事物所具有的這個本質特點。
四、主與次的組合——次為面,主為點
主與次的組合,一般采用次先寫,主后寫的順序;同時,次要的事件或方面,通常選擇幾個點入筆,而主要的事件或方面則只選一個點來寫。
【牛刀小試】
媽媽的“雷聲”
□魏一波
“哎!快起來,看看都幾點了?”媽媽一陣急促的“雷聲”把我從美夢中驚醒。我懶洋洋地坐了起來,一看表“天啊,都七點半了!”我趕緊穿衣服……這時媽媽的“雷聲”又響了起來:“快點起床,怎么這么慢……都上初中了,連被子也疊不齊!快來洗臉、吃飯……”
剛剛吃過早飯,媽媽的“雷聲”又響起了:“一會兒我去上班,你在家寫作業,別忘了中午做飯,知道了嗎?”我一本正經地回答道:“是,遵命!”媽媽這才安心上班去了。
到了飯點,我先照著媽媽平常做飯的樣子,把米從糧柜中取出,用量杯量好后放在電飯煲里,再按照刻度加了一些水后,打開電源。看著飯煲標示“煮飯”的紅燈亮起,我才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繼續攻克眼前的難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埋頭寫作業,竟忘記了鍋里煮的飯,直到“飯糊了——”媽媽的一聲叫喊,才“蘇醒”過來,搶先一步把鍋端了下來。我看著這糊里夾生的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別灰心,這次做不好,還有下次呢。”此時,媽媽的“雷聲”聽起來格外溫和,“俗話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別泄氣,認真學,一定能做好的。”我聽了心里熱乎乎的。
晚上,我正專心致志地看電視,“離電視遠點,小心自己的眼睛,可別近視了,快離遠點!”媽媽又霹了一個響雷,沒辦法,我只好乖乖地躲到離電視較遠的角落去了……
又是一個周末,媽媽不在家,沒有了往日的“雷聲”,我還真有點不習慣。到了中午,我摸了摸咕咕作響的肚子,決定自己做飯。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次我終于把飯做好了。“不錯,不錯!”媽媽回來了,她的“雷聲”在院里響起,我聽后心里樂滋滋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周末回家后我總會幫媽媽做些家務,媽媽總會像逗小孩似的對我說:“終于長大了啊!”
的確,我長大了,是媽媽的“雷聲”伴隨我長大的。
點評:本文比較典型地運用了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屬于整體與局部的詳略組合式。文章以敘述媽媽的“雷聲”為面,詳細地描寫了幾個點——早上起床、上午學習、中午做飯、晚上看電視,集中、鮮明、有條理地描寫出了媽媽的“雷聲”。作者以點為主,以面為輔,由點組合成面,強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誤區警示】
一、注意“點”和“面”的一致性。切不可“點”“面”游離,甚至相互抵觸,二者都必須為表現中心而服務。
二、注意“點”和“面”之間的聯系。“面”寫的是概括的內容,而“點”則是這些內容的具體化。寫作時,要把反映事物的“面”與“點”緊密結合起來。
三、注意“點”與“面”之間的辯證關系。要在“面”的整體中寫“點”,在“點”的基礎上寫“面”,收到以“點”顯“面”,以“面”襯“點”的寫作效果。
【延伸訓練】
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除了緊張地學習,每學期還要舉辦一次運動會,比賽項目也多種多樣……請以“校園運動會”為題目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這篇作文的主題應該以學生們的朝氣蓬勃、生龍活虎來表現校園生活的豐富,展示學生們快樂健康的成長狀態。寫作時應注意運用點面結合的寫作手法,既要寫出整體隊員的面貌,又要描寫個別隊員的動作、語言等方面,做到詳略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