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全校文獻信息中心和重要的文化服務窗口。本文聯系圖書館工作實際,提出了如何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以讀者滿意為目標,依賴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拓展地方高校圖書館服務領域和服務方式, 努力提高讀者服務質量和讀者滿意度的觀點。
關鍵詞 地方高校圖書館 群眾路線 讀者滿意度 服務能力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集散和學術交流的場所,是高校的文化坐標,是服務育人的重要場所,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讀者第一,服務至上”宗旨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提高讀者服務質量、推動圖書館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地方高校圖書館應以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踐行群眾路線,解決突出問題,做群眾的貼心人,努力提高群眾滿意度。
一、不斷改進館員工作作風是提高群眾滿意度的基礎
優良的作風是開展好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作風建設出凝聚力、執行力、競爭力。館員首先應清醒地認識到圖書館是學校的服務機構,服務于全校師生的教學和科研,是重要的服務窗口,一言一行都與廣大群眾緊密聯系,其作風變化直接影響到群眾對圖書館服務的感受。因此,良好的工作作風是保證師生對圖書館服務滿意的前提,不斷改進館員工作作風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贛南醫學院圖書館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改進館員工作作風,提高讀者滿意度。比如擬定了圖書館工作人員服務公約,要求每個館員都自覺嚴格遵守;建立了館員和黨員掛牌上崗制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開展禮儀培訓講座,樹立館員良好職業形象;每月開展“服務之星”評比活動,充分調動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館員不僅有獲得勞動報酬的物質滿足感,而且有施展才干、實現自我價值的精神滿足感,提高了他們愛崗敬業的精神。
二、內外兼修,軟硬兼施,打造怡人的育人環境
圖書館是信息薈萃的知識殿堂、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良好的圖書館環境對學生具有導向、教育、凝聚、激勵等功能。因此,優化育人環境,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為讀者多干實事是圖書館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也是積極踐行群眾路線,堅持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
打造怡人育人環境必須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內外兼修”,“軟硬兼施”,切實為學生做好服務。贛南醫學院圖書館為了做到這一點,不僅對舊館整體進行了封閉改造和重新粉刷,使之面貌煥然一新,還對新館室內進行了精心的裝修設計,為讀者營造了一個寬敞明亮、清新雅致,現代化、人文化兼具的育人環境。層層疊疊綠蔭垂吊,為圖書館增添了一份幽雅與寧靜,使讀者置身其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一樓服務大廳、自習室、各樓層書庫、走廊綠樹紅花搭配裝飾,更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墻壁懸掛蒼勁有力的書法勵志作品和名言警句。一樓大廳和自習室內專門開辟了師生書畫作品展區,給圖書館增添了濃厚書香氣息。數字化“一站式”建設新建了電子閱覽室、新增了研修室和走廊閱覽吧臺,新增閱覽座位上千個;購買了自助借還書機、電子查詢機、報刊閱讀機、歌德電子借閱機、自助文印機等系列現代化設備,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為讀者提供了現代化、數字化硬件設備。隨著圖書館育人環境的大大改善,前來圖書館學習的人多了,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提高了。
三、探索服務新模式,真正做到“讀者至上,服務育人”
服務是圖書館永恒的話題。隨著群眾路線活動的深入,我們深刻體會到館員要始終從群眾利益、讀者利益出發,從讀者角度考慮問題,以群眾滿意度為標準,以滿足讀者需求為己任,依靠讀者、貼近讀者、服務讀者,積極創造與讀者互動交流、為讀者真情服務的平臺。因此,地方高校圖書館應該改革服務方式,全方位滿足讀者需求。
(一)創新文獻資源薦購、推送平臺
以往高校圖書館了解文獻需求的方式一般是通過電話、短信、郵件、QQ、座談會、推薦單、讀者調查問卷、圖書工作委員會、讀者意見箱、讀者懇談會等途徑,通過與教務處、科研處、學科辦、各院系等多部門的溝通交流的方式來了解讀者閱讀、教學及科研的文獻資源需求。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開始嘗試新的方式來服務于讀者的文獻資源需求。例如建立圖書館網站,設置“好書推薦”欄目,讀者可以通過點擊該欄目向圖書館推薦需購買的新書。而且伴隨著“微體驗”的流行,部分高校圖書館已經建立了本校的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例如有的大學圖書館通過微信公共賬號,定期發布新聞消息和資源動態,擴大信息交流和文化宣傳服務。新的服務方式給讀者帶了新的體驗,同時提高了圖書館資源利用率。
(二)實行“藏借閱咨四結合”的新型服務方式
目前,及時為讀者提供參考與咨詢服務已經成為各圖書館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高校圖書館應該成立專門的參考咨詢服務部門,創新參考咨詢工作的內容、方式和方法,樹立起以“知識服務為主”的創新服務理念,把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提高到更高的參考服務層次上來,進一步拓展網絡參考咨詢服務工作的內涵與外延,為讀者提供一個集成、多樣、動態的數字化參考咨詢服務。
除提供一般性參考咨詢服務外,可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根據其需求,主動為其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務,提供個性化咨詢服務。例如館員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學生提供學術論文預約咨詢服務,幫助學生選題、擬定研究計劃、設計和使用專題數據資源以及挖掘潛在的研究問題,為讀者開展科研項目等活動,提供信息的鑒定、抽取、分析等方面信息咨詢幫助。
(三)開展個性化、特色化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及圖書館知識服務的不斷發展,讀者需求不斷分層化、精細化、個性化,高校圖書館應該根據他們的個性化的需求,想方設法提供他們需要的知識、信息或者建議方案等,及時了解用戶需求和反饋結果,不斷調整和改進服務需求。
例如主動地根據讀者的需求、讀者專業特性以及研究興趣等因素來提供個性信息導航服務。建立具有針對性的用戶信息技術培訓機制,針對學科或特定課程開展圖書館專題培訓服務等。或建立學科館員制度,根據館員的學科專業進行學科化服務,主動走出去,和各學院老師研究團隊等建立起伙伴關系,讓院系老師、研究團隊依賴于館員提供的學科服務包括數據庫的培訓、課題咨詢等。個性化的服務有利于增強圖書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知識服務水平。
四、結束語
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沒有休止符。在當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高校圖書館應與時俱進,牢固樹立群眾觀點,踐行群眾路線,盡快轉變傳統的讀者服務模式,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與范圍,采用網絡時代先進的服務手段來為讀者提供更為全面、高效的讀者服務,努力提高讀者服務質量和讀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閔小冰,秦明華.地方高校圖書館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24):155-156.
[2]翟君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提升高校圖書館服務水平[J].才智,2014(13):268.
[3]趙錫環.網絡環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思路研究[J].青年文學家·文化論壇,2014(08):182.
[4]陳啟梅,張東榮.哈佛大學圖書館學科服務特色及對我國的啟示[J].知識管理論壇,2013(0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