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在關于推進作風建設的講話中,提出“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三嚴三實”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述直指為人為政根本,切中干事創業要害,其不但是各級領導干部踐行宗旨、執政為民的行為守則和履職保障,更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的行為準則。人民檢察院行使著國家法律監督權,是司法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檢察干警,一名共產黨員,尤要切實踐行習總書記的“三嚴三實”要求。
一、按“三嚴三實”要求涵養道德,全面提升為民服務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眼中之“實”,既是一種高尚的人生態度,更是一種嚴謹的道德實踐。我國歷來講究讀書修身、從政立德。傳統文化中,讀書、修身、立德,不僅是立身之本,更是從政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將自己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放在蘭考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蘭考是焦裕祿同志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希望通過學習焦裕祿精神,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正能量。”焦裕祿同志擔任蘭考縣委書記期間,帶領全縣人民戰天斗地,治理“三害”,用生命詮釋了人民公仆的光輝形象。“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是對他的真實寫照,其精神值得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我們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就要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把人民當親人、當家人,時刻心系群眾安危、衣食冷暖,有困難和需求時,第一時間出現,盡力排憂解難,用一言一行踐行好一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既發揚“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凡事探求就里,深入基層一線,找準群眾真實需求;也要發揚“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通過不斷學習,熟練掌握掌握各種法律法規,做到在執法辦案中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通過深入基層,堅持走群眾路線,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在執法辦案中為人民群眾解決困難,化解矛盾,增進與老百姓的感情。
二、按“三嚴三實”要求履職用權,全面提升執法辦案能力
早在2008年,習近平同志就強調,黨員干部要“秉公用權,不以權謀私;依法用權,不假公濟私;廉潔用權,不貪污腐敗”。我們一定要牢記,每一個檢察人員的手里都有一定權力,但是,所有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要為人民用好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踐行三嚴三實要求我們不光為老百姓辦事要實,用權更要實,實行權力陽光運行,把權力關進“籠子”里,進一步規范司法行為,提升執法辦案能力和服務水平。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必須始終堅持用好檢察權,不辦金錢案、不辦關系案,不辦冤假錯案,牢記使命,謹慎、規范用權。在日常檢察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樹標桿、作表率,走前列。
三、按“三嚴三實”要求做人做官,全面提升拒腐防變能力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整治干部作風,習近平總書記稱這是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檢察人員代表國家行使公訴權,法律監督權,檢察干警出了問題很容易傷及社會的底線,產生較壞的社會影響,甚至破壞法律的公信力。因此,每一個檢察干警,尤其是共產黨員在“趕考”的途中,尤要堅持“三嚴三實”的標準,反復認真對照檢查,洗掉各種不正之風,才能以己正立信,以無私樹威,以務實興業。我們必須嚴格遵守廉政紀律,養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守住做人做人、做官的底線,始終做到手握戒尺,遵紀守法,嚴控私欲愛好,才能警惕一切腐蝕誘惑,“欲而不貪”,無懈可擊。我們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及時發出南檢好聲音,講好南檢好故事,宣傳美麗南檢人,凝聚起南明檢察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