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對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余額性質的分析,探尋規律,正確理解和填報資產負債表。
關鍵詞 應收賬款 預收賬款 應付賬款 預付賬款 原則
眾所周知,資產負債表上期末數這一欄,絕大多數都是直接從總賬上取期末余額來填列,相對而言比較簡單,而資產負債表上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的填列,對初學者而言不太好理解,容易出錯,現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其中的規律和原則簡單歸納如下:
一、帳戶的性質
“應收賬款”項目,反映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和提供勞務等前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各種款項,減去已計提的壞賬準備后的凈額。本項目應根據“應收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減去“壞賬準備”科目中有關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如“應收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期末有貸方余額,應在“預收賬款”項目內填列。
“預收賬款”項目,反映企業預收購買單位的賬款。本項目應根據“預收賬款”科目所屬各有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填列。如“預收賬款”科目所屬有關明細科目有借方余額的,應在“應收賬款”項目內填列;如“應收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有貸方余額的,也應包括在本項目內。
“應付賬款”項目,反映企業購買原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而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本項目應根據“應付賬款”科目所屬各有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填列;如“應付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額,應在“預付賬款”項目內填列。
“預付賬款”項目,反映企業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本項目應根據“預付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填列。如“預付賬款”科目所屬有關明細科目期末有貸方余額的,應在“應付賬款”項目內填列。如“應付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有借方金額的,也應包括在本項目內。
從上述內容可知:資產負債表上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的填列不僅是從明細帳上取數,而且涉及到相互之間的調整取數,對初學者而言,其中的邏輯關系難以準確理解和把握。
二、規律和規則
結合實際教學案例,把其中的規律和原則簡單歸納如下:
1、一一對應原則:
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顯然每對兩個賬戶性質截然不同,一個是資產類,一個是負債類賬戶,但它們存在共同的特點,名稱中都帶“收”字或“付”字,構成相應調整的一對。
2、特殊余額調整原則:
我們通過下列例子來理解應收賬款與預收賬款之間的相互調整問題。如甲企業采購乙企業的原材料,預付給乙企業10萬元。我們站在乙企業的立場上,這10萬元形成乙企業的預收賬款,意味著將來要拿產品償還,沒還之前形成乙企業的債務10萬元。
乙企業收取甲企業10萬元預付款時:
借:銀行存款 100000
貸:預收賬款 100000
乙企業發給甲企業商品,價款10萬元,稅率17%。
借:預收賬款 117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
預收賬款作為負債類賬戶,余額一般在貸方,而現在,預收賬款出現特殊——借方余額17000元,說明產品一經發出,則甲、乙兩企業的地位就發生了變化,乙不但不欠甲企業了,反過來甲倒欠乙企業17000元。預收賬款出現的特殊借方余額17000元對乙而言就由債務轉化為債權,從而應將其調整到應收賬款中。同樣的道理,應收賬款作為資產類賬戶,余額一般在借方,一旦出現貸方的特殊余額,就由債權轉化為債務,從而調整到預收賬款中去。該原則同樣適用于應付賬款與預付賬款之間的調整。因此,資產負債表上這兩對相互調整的項目的期末余額具體填列歸納如下:
應付賬款期末余額=應付賬款自身貸方明細賬余額+預付賬款貸方特殊明細賬余額
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自身借方明細賬余額+應付賬款借方特殊明細賬余額
應收賬款期末余額=應收賬款自身借方明細賬余額+預收賬款借方特殊明細賬余額
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自身貸方明細賬余額+應收賬款貸方特殊明細賬余額
當然,如果企業對應收賬款已經計提壞賬準備,則應收賬款期末余額應在應收賬款自身借方明細賬余額加上預收賬款借方明細賬余額的基礎上再減去壞賬準備的期末余額來計算填列。即:應收賬款期末余額=應收賬款自身借方明細賬余額+預收賬款借方明細賬余額-壞賬準備貸方期末余額。
可見,只有出現特殊余額才進行相互調整,而要判斷特殊余額,關鍵是要掌握各類賬戶的賬戶結構。
3、調入調出方向一致性原則:
從上述調整公式可以看出:預付賬款出現特殊的貸方余額,就由債權轉化為債務,調整到應付賬款貸方去,即從預付賬款的貸方調出,調整到應付帳款的貸方;同理,應付賬款出現特殊的借方余額,則從應付帳款的借方調出,調整到預付賬款的借方;應收賬款出現特殊的貸方余額,就由債權轉化為債務,需調整到預收賬款貸方去,即從應收賬款的貸方調出,調整到預收賬款的貸方;預收賬款出現特殊的借方余額,即從預收賬款的借方調出,調整到應收賬款的借方。由此可見,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相互調整時,調入調出的方向是一致的。我們通過下列例子來看這三個調整原則的具體應用。
例:某企業期末資料如下:應收賬款總賬10萬元,其中借方明細賬余額15萬元,貸方明細賬余額5萬元;預收賬款總賬5萬元,其中貸方明細賬余額8萬元,借方明細賬余額3萬元;應付帳款總賬8萬元,其中貸方明細賬余額10萬元,借方明細賬余額2萬元;預付賬款總賬3萬元,其中借方明細賬余額7萬元,貸方明細賬余額4萬元。則期末資產負債表上相關數額填列如下:
應收賬款期末余額=應收賬款自身借方明細賬余額15萬元+預收賬款借方特殊明細賬余額3萬元=18萬元;
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自身貸方明細賬余額8萬元+應收賬款貸方特殊明細賬余額5萬元=13萬元;
應付賬款期末余額=應付賬款自身貸方明細賬余額10萬元+預付賬款貸方特殊明細賬余額4萬元=14萬元;
預付賬款期末余額=預付賬款自身借方明細賬余額7萬元+應付賬款借方特殊明細賬余額2萬元=9萬元。
(作者單位:東營職業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