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廣播電臺的自動化播出模式歷程出發,簡要介紹了系統設計原則,具體結構和軟硬件組成,內容包括了編輯、播出、錄制、控制、導播等分系統,是廣播電臺數字化和自動化播出建設的實踐探索,達到了安全播出,高效節能,可擴展的目標,為新時代廣播打下了堅實的事業建設基礎。
【關鍵詞】音頻工作站 自動化 子系統 網絡化
一 系統發展歷程
音頻工作站是依托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臺實現播出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的一種簡稱。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起,歷盡經十多年的發展,其功能越來越強大,安全性和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
我臺1998年所使用英夫美迪自主開發的“air2000廣播電臺數字音頻工作站及自動化播出系統”,當時由一臺制作站、一臺服務器兼播出站構成,采用的聲卡為pcx11,可實現半自動化播出。2003年節目套數增加后采用成都德貝公司avs100音頻工作站,其中每臺播出工作站單獨控制一臺多路自動切換器(8路輸入1路輸出,立體聲),實現了無人值機自動化播出。2013年更新為永安博公司的YAB3000 P3編播系統,除了傳統的錄制站、編排站,資料上載站之外,還新增了(16*16立體聲)音頻矩陣,可實現靈活的多路切換輸入輸出,此外還有監測監控等其他附屬設備,實現新的功能。
二 新系統遵循主要原則
先進性原則:在廣電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設備構成應保證至少在今后至少五年不被淘汰。
穩定性、安全性原則:安全、可靠是廣播播出的生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音頻數據不丟失、播出不中斷。主要設備應采用可靠性高的產品,盡可能杜絕因系統和設備質量問題而產生技術事故。
可擴展性原則:系統的設計應該為今后系統功能的升級和擴展留有空間。
經濟實用原則:通過優化設計達到安全性能高、投資回報最好。
平穩過渡性原則:模擬與數字共存的局面還會延續一段時間,每個臺的情況不同,設備改造的方法也不一樣,要最大化地利用現有設備,力求平穩過渡。
三 具體設備和軟件選擇
1.服務器操作系統及數據庫選型
服務器操作系統選用win2003,數據庫選用了SQLServer,以穩定性和高運行效率為主,系統管理員能輕松管理大量音頻數據,減輕管理員維護系統工作量。
2.播出站聲卡選型和音頻文件格式的制定
播出系統設計為可兼容專業和普通聲卡。直播站選用MARIAN SERAPH AD2,PCI-E音頻接口,含1路模擬立體聲輸入輸出和1路AES/EBU輸入輸出,子時鐘、超時鐘同步輸入。音頻文件格式為S48,采用Mp1、Mp2的聲音壓縮格式,比特率為256kb/s,采樣頻率為48kHz。易于編輯、剪切,已成為廣播音頻工作站和自動化播出的標準格式。
3.濮陽電臺數字音頻制播網拓撲結構
我臺有三套調頻廣播,為了實現音頻數據庫的資源共享,我們組建了包含錄制、播出、監測、審聽、慢錄、考評等功能的內部專用編播網絡(見下圖)。播出服務器由兩臺HP DL120G7和P3系統數據庫組成,雙機熱備的服務器系統,自動數據同步。一旦主播出服務器出現故障,備服務器立即啟用。為保證整個播出系統的時間相一致,廠家開發了一個網絡校時軟件,安裝在工作站上,可自動定時向服務器進行校對時鐘。
4.播出系統應用模塊組成
A.廣播自動播出系統-YAB3000 P3編播系統,由播出平臺PreciCast、編排平臺PreciContent、音頻編輯軟件PreciAudio、系統管理平臺PreciManager及服務器數據庫共同形成了P3編播系統。提出以播出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在數據庫架構、功能、安全播出等方面更符合電臺播出的需求。
上圖為播出平臺PreciCast,應用于直播室。滿足日常節目的自動播出,可實現兩臺播出工作站協同播出。另外,播出平臺配合起文稿系統,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有強大搜索引擎,查找資料方便,欄目切換速度快;具有常用的播放、暫停、停止、淡出、循環播放和插播、預聽等功能;定時自動播放倒數顯示功能;自動完成淡入淡出;調整條目的播放順序;延長當前欄目的播出時間;監測到無播出內容,系統自動播放墊樂音頻。
PreciAudio音頻編輯器是一款錄音和音頻編輯軟件。用于常規節目和新聞節目的快速制作和編輯。錄制和編輯音頻文件;多軌錄音軟編輯件,支持任意聲卡,支持任意數量的音軌;支持保存WAV、S48、MP3、WMA等多種音頻格式;能夠兼容Cooledit、Samplitude等多軌編輯系統的接口軟件。
編排管理平臺提出了播出日概念。解決跨零點播出節目刷單的問題;實現了讀一寫二技術,編輯站在數據寫入時同時寫入兩臺服務器,實現數據庫同步;廣告管理、廣播和節目的24小時編排;支持多頻道的廣告和節目的編排,實現廣告的自動播出;編排的廣告和節目都具有準確的時間表和次數統計。
b.數字導播系統
采用了全新的數字導播系統,徹底替換傳統電話耦合器。具備電話全程錄音、狀態可視、即時信息發布(日常詞、天氣預報、交通路況)、電話歷史記錄查詢、電話工作量統計、電話歷史標記等功能。
c.MULTIREC多通道慢錄系統
慢錄系統采用MARIAN公司的TRACE8,支持S48、MP3兩種錄音格式(采樣率和位率可調),并行處理多路音頻(最多支持16路立體聲),最多支持4臺慢錄服務器的節目審聽和調用,任意時間段節目的審聽和保存,方便查詢、審聽和保存;具有停播報警,聲光等多種報警方式,也可單獨指定通道報警音。
d.NETWORK矩陣監控報警系統
總控系統采用挪威NETWORK公司的矩陣系統,使用YAB3000 NETSWITCH NETWORK矩陣監控報警系統。矩陣信號可視、可聽監控。報警系統能夠單獨設置實時監控音頻電平、故障自動切換報警、定時進行切換矩陣、批量切換功能和系統日志。
四 保障安全播出的經驗和做法
為保證播出的安全性,杜絕影響安全播出因素,在系統設計安裝等方面,采用了以下措施:
1.系統設計措施
(1)系統設計:播出系統的所有設備,包括服務器、工作站,全部在一個獨立的域里工作,通過域控制器來管理。與傳統工作組相比,使用域管理的優點有:a.管理權集中,所在域的設備都通過域控制器來管理。b.安全性更強。登陸域控制器要進行身份驗證,特定身份有特定的權限。
(2)數據安全:采用主備數據庫服務器。主數據庫服務器出現故障時,自可動切換到備機。數據庫管理方面,根據頻道屬性,所播放素材格式等不同,我們將三個頻道分為三個數據庫,相互獨立,互不影響,每個數據庫都有備庫,定期做鏡像。
(3)節目鎖定技術:電臺在實際播出運行中可能會發生下列情況,制作好的節目還未播出,但卻被他人誤操作覆蓋了;在播出的過程中,有其他人正對該節目進行編輯操作,造成停播、錯播等播出事故。針對上述問題,系統設計了節目鎖定技術,制作好的待播節目,一旦被編排進正式節目單,即被系統鎖定,無法覆蓋(特殊情況,指定用戶可以強行解鎖),避免了節目被意外更改、刪除,待節目播出后自動解鎖,從而大大保證了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4)循環墊播信號:播控系統設計了一路墊播信號。用于信號源出錯時,臨時墊樂輸出。
2.運行環境安全
主要放在病毒防范上,一是所有播出工作站、服務器都安裝了殺毒軟件,定期更新系統補丁、病毒庫,定期維護查殺。二是屏蔽接口,播出系統內的所有工作站設備,除技術部一臺電腦除外,都禁止U/光盤應用,避免自動引導執行型設置,當資料需要傳人導出時,先對傳輸載體殺毒,確認安全后進行。
3.應用跳線盤:
跳線盤是物理隔離和操作的快捷設備。備有安全跳線,可在最短時間內,跳過故障設備,實現應急播出。在設計上所有的輸入輸出音源均經過跳線盤,在矩陣前后加有跳線盤,用于應對矩陣突發故障等意外情況,使得系統更加安全可靠。
五 實際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應對
1.日常維護和檢修計劃
系統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我臺非常注重日常的維護,制定了相應的維護方案,如播出站、編排站的一些具體操作規程,并嚴格執行,做到防患于未然。對每臺機器實行檔案管理,制定短期和長期的檢修計劃,如軟硬件的維護等。
2.保持優良的運行環境
首先指保持機房的合適溫度、穩定電壓、清潔等外在環境;二是整個系統的網絡環境,由交換機、服務器等硬件和播出、編排等軟件組成;再次是人機交互的參與者,未經學習培訓不單獨操作,不共用賬號等安全措施。
3.合理分配資源
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我們發現在資源存儲空間,機房使用時段,廣告管理等方面出現了一些矛盾。如每個節目版塊都希望無限期的保存私有資料,制作間使用效率低下等,對此我們結合實際需求和錄制播節目比例、制作時長等劃分了服務器空間;廣告編排專人負責,專門監督予以解決。
4.定期演習應對突發事故
通過定期演習來應對突發事故,是廣播電臺保障安全播出的有力措施,在可控范圍內進行演練,是熟悉業務,增加戰斗力的手段。如對主備服務器定期清理時,就可以看成服務器系統突發事故,不定時啟用備用設備,檢查備用線路是否暢通等,使整個播出和發射系統有備無患。
5.解決系統應用中發現的“BUG”
如在實際應用中,發現廠商給出的廣告音頻替換不能及時更新的問題,經過咨詢廠家,并及時修正了操作方法;慢錄站空間不足后出現“假死”現象,經過重新設置錄制天數和啟用定期清理功能后解決。總之,完善的系統可以大幅度降低人的勞動,但人的干預和管理是保障系統穩定運行不可或缺的要素。
結束語
濮陽電臺根據網絡播出的特點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情況,結合電臺的實際工作,在充分比較當前播出網絡技術解決方案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形成了一個超前創新的數字化網絡化應用模式。該模式作為一個高性能的網絡平臺,滿足了電臺對播出系統高效率、高安全和大容量的需求。經過近兩年的運行,證明該系統運行穩定,配置合理,操控靈活,擴展性好,是在數字化播出系統建設方面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