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安徒生,還是葉念琛?
從上面那段對話講起,你能想象這是一個即將不惑之年的青年的回答嗎?
他就是這樣一個“任性的”葉念琛,在奔向不惑之年的路上,慣有地保持港式青年的特質:出門照鏡子,采訪找梳子,思考看鞋子,港普順溜子。
在葉念琛身上,你能找到的香港元素太多,以至于如果丟掉導演這個職業身份,他也許就是普普通通具有時代感的一枚“安靜的港風美男子”,可是,偏偏做了導演的他,在愛情電影中獨樹一幟的他,便注定與安靜的美男子無緣了。
看葉念琛的電影,規則是:一定要看到最后一分鐘。在那些美國大片還沒有所謂的結尾彩蛋風行的時候,葉念琛的電影,卻會在所有的結尾處,給你一個反轉的結局,人們期待的皆大歡喜,會被男主角心懷鬼胎的笑容沖淡;黃昏夜幕的甜蜜相擁,會被空閑手中的曖昧短信替代。
“葉念琛的電影讓人對愛情絕望。”有人如是評價。對此,葉念琛并不否認,但是,他卻堅持稱,就是有太多人好了傷疤忘了疼,所以才有愛情中不斷出現的問題。
好一個“好了傷疤忘了疼”,葉念琛正是準確無誤地判定了愛情關系中的命脈,才得以讓他的創作在這條疼痛的路線上勇往直前。他的“信徒”仿佛只有“沐浴”在他電影中的戳傷時,才能找到“痛定思痛”的決心。
葉念琛的愛情小品,犀利極端,像他的電影一樣,對于做導演這件事的堅持,也可見一斑:劇本自己寫,導演自己做,用很少的錢,拍自己的想法,自己風格的電影,“不好看,你退我票。”
合作過的張智霖曾提到葉念琛對作品的絕對掌控力:“最后一場在街角的戲,他一個人坐在一張桌子上,所有人都在等他改劇本,他改了又改,始終不滿意,因為他覺得必須要找到一個能讓那場戲最大化能發揮角色的光芒的點。”

香港沒有男人,只有男仔
葉念琛說自己是個好奇心很強的人,因為只有好奇心強的人才會去理會故事是怎么發生的。他甚至將這種好奇心用在了對陳奕迅演唱會歌曲編排的研究上面。
“喜歡演唱會的歌曲編排,第一首就唱《浮夸》,充滿反諷味道,似在取笑臺下一班無知、自以為是兼入錯場的觀眾之余,也在取笑自己。”葉念琛在自己的文中寫道。他欣賞陳奕迅的不親切,因為他覺得真正的藝術家都不喜歡討好別人,只喜歡討好自己。不喜歡笑,除非他自己想笑。
不喜歡完美的結局,除非他自己找到希望。葉念琛的個性和他電影的表現如出一轍。就像是在辦公室墻上貼著的那句話,“成大事者不與眾謀”。
“不與眾謀”也許是葉念琛成長歲月里的第一個重要發聲。18歲就開始在專欄做影評人的葉念琛,在那時起,就著力探討關于香港年輕人的熱戀和失戀。因為他知道,彼時談論自己最熟悉的話題,成功也就越容易接近。
果然,在做足了案頭工作之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給他伸出了橄欖枝。有為青年獲得青睞,機會也接踵而來,從影評人到編劇,一切輕車熟路。然而2003年,葉念琛和彭浩翔合作的電影《大丈夫》為后者捧回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而前者卻只得到了一個提名。
頗為吊詭的是,提名,這個總是處在備胎的選項,卻自此在葉念琛的獲獎之旅中頻頻出現。但是,對于真正熱愛電影的葉念琛來說,相比做獎項的備胎,也許做觀眾心目中的備胎,情況會更糟。
所以,在2008年,葉念琛打破他“一年一部”的拍片節奏,發力拍了《我的最愛》、《親愛的》與《絕代雙嬌》三部戲,量產之下,葉念琛在乎的是和自己的較勁。“挑戰對我而言,是能夠做出一些不同的東西。”葉念琛說,自己最怕重復自己,類型的創新能夠帶給他滿足感。
偶像伍迪·艾倫電影中的一句臺詞,給葉念琛啟示良多:“你總可以說出來不喜歡什么,但說不出喜歡什么。”而先清楚自己喜歡什么并一以貫之的人,就會走在前面。
從不反轉開始
盡管葉念琛被視為香港新生代導演中頗有商業野心的一位,但他卻說自己隨時都很“忐忑”。“忐忑”之心甚至見諸于,每次來內地接受采訪前,他都小心翼翼地想試探對方是否能允許自己講粵語,因為港普的思維轉換真得很辛苦。
讓自己舒服,即便是在語言選擇這件事上,他都會很堅持。出門前一定要整理著裝,這也是必須的禮節。所以當朋友打趣,他是導演圈中最像藝人的導演時,他對此的解釋是:悅人悅己才能賞心悅目。
和羅志祥鐘情一條牛仔褲八年不洗的嗜好一樣,葉念琛也有屬于自己的標配:襯衫搭配牛仔褲。永恒的出街裝。而這份“固執”甚至延續到了他的電影中,永遠的女主角“阿寶”。從曾愷玹、鄧麗欣再到鐘嘉欣、劉心悠,扮演者不同,“阿寶”卻部部見。
“懶得去改”葉念琛如是回答這個問題,“因為覺得想個吉祥名字也是件費神的事,不如就讓女生在電影中扮‘阿寶’提醒男生注意寶貝吧。”
就像是劇中的“阿寶”,和葉念琛合作過的演員,都有被細心的照顧,他會經常請演員們吃東西,也常一起討論劇本尋求溝通,勾肩搭背,情緒甚囂時,竟會被媒體寫作“與某某不和”的傳聞,可是,“懶病”上來,也懶得解釋,只好po圖來個有圖有真相好了。
但相比緋聞,最受詬病的還是葉念琛這些年的作品沒有了結局反轉的驚喜。和王祖藍合作的新片《百變愛人》就變成了頗有“討好意味”的愛情喜劇,落得個皆大歡喜的庸俗。但是,做一個一成不變的導演誰又會喜歡呢?也許,從一個不反轉的結局開始,我們會看到另一個成長的葉念琛。一如他臺詞中說的那樣“這個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是障眼法,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真的你又未必能看到。”
世界有好多障眼法,我們到底看到了他的哪一面?終究,他其實守著那抹“葉念琛”的底色。
葉念琛怎么看愛情?
愛情其實跟做人一樣,只要做好眼前這一步就已經足夠了。我不知道我跟你的將來會是什么樣,我只知道我現在要走的這一步,就是要把你追回來,因為這一刻,我不可以沒有你。
—— 《獨家試愛》
現代愛情五大不可相信:不可相信你的好朋友;不可相信你的男朋友;不可相信你的女朋友;不可相信任何承諾;最后連自己也不可相信。
——《我的最愛》
對愛情我們有很多憧憬,我們希望情人會為我們唱情歌;我們希望愛情會有不速之客;我們希望愛情可以三心兩意;我們希望愛情可以有試用期;我們希望愛情會有承諾,但是,愛情從來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 《保持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