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統計數據顯示,男性的手機中平均會裝40個應用軟件,而女性的手機中則有70個,即在App使用數量上,女性占據了大半邊天。我國5.5億的手機網民中,男女比例為56∶44,也就是說,女性用戶大約2.5億。女性用戶雖然比男性用戶少,但更愿意安裝和嘗試各種App,所以,近年也開始有互聯網創業者瞄準了這個細分市場。
眾所周知,傳統行業里流傳一句話:女人的錢最容易賺。把這句話放到移動互聯網行業是否也如此呢?從資本市場對女性App的熱捧來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資本方看中的女性App基本上都是非常細分的領域,比如購物、自拍、美容美甲、生理健康管理、母嬰應用、整形等,這也暗示著移動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精。
女性App的現狀
“人類有史以來,從未有過一個幾千萬人的純女性社會,如今我們用科技的手段做到了。未來,美柚將讓更多的女性加入我們的社會。美柚將探索這樣一個沒有男性參與的社會,在未來會引發什么樣的化學反應。”1986年出生的美柚創始人陳方毅在2014年的福布斯活動中如是說。美柚的用戶數已達7000萬,主要用于女性經期管理,但有意思的是,陳方毅在創辦這個應用的時候還是單身,在這個崇尚用戶體驗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確實是一個不小的創舉。
從目前女性App市場看(見表1),主要以“美麗”和“健康”兩大類為主,再往細分領域延伸,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抓住了女性用戶最重要的三個“痛”點:
一是愛美。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幾乎從頭到腳、從外到內都可以有美麗的話題,更重要的是,美麗這個話題不分晝夜、不分季節、不分心情,只要女人想得到,就可以談,所以這種App一定要快,緊跟時尚步伐,時刻掌握潮流的動向,并且通過大數據以及相關用戶的數據分析,提供更智能、更有效的建議,這樣才能挖掘用戶潛在的需求。

二是愛曬。曬圖、曬經歷、曬體驗,女人就是喜歡曬,炫耀也好,吐槽也罷。不管照片是美是丑、經歷是愉快還是痛苦、體驗是正面還是負面,吃飯曬、旅游曬,買了個手機曬、丟了個手機曬,孩子在學校獲獎曬、孩子在醫院住院也曬……分享和交流對女性而言必不可少,較男性而言,女性時時刻刻需要被人關注,需要通過交流來獲得愉悅和放松。自從美柚推出“她她圈”之后,社交元素迅速提高了用戶規模和用戶黏性,使美柚的定位從“工具”逐漸轉向“社區”;同樣地,大姨嗎則強調女性健康與醫療,聯合醫療服務機構做手機上的健康服務公司。
三是愛花錢。目前,女性App
大多可以鏈接到購物平臺,因為女性是家庭消費的決策中心,衣食住行幾乎都少不了女性的主導。女性購物有時是生活必需,有時也是對自己的犒賞,在購物中獲得快樂和滿足感。因此,在移動互聯網時代,App作為融入生活每一環節中的工具,勢必要發揮其便捷、智能、高效的特點。比如一個待產的媽媽,拿著手機輕松點擊,就可以準備好所有待產物品,因為App會根據用戶情況及大數據的經驗推薦購物清單,媽媽們只需在家坐等快遞上門,相比以前,準爸爸們拿著清單跑商場要省事、省心得多。
總結下來我們不難看到,女性App的靈魂是“社交”,賣點是提供簡單易懂的解決方案。但其背后是大數據和O2O的結合,沒有大數據,則提供不了傻瓜式的服務,沒有O2O,則很難突出移動互聯網的優勢。那么問題就來了,用戶黏性從哪里來?用戶憑什么會持續用你的App?免費的服務能永遠地提供嗎?App如何商業化、盈利模式在哪里?
未來發展及盈利模式
目前,我們大部分的女性App是以社交平臺為主,結合專業領域的服務來獲得用戶。但是,女性App就只能是這樣了嗎?
實際上,還有很多領域正待開發。美國在這方面顯然要領先一步,比如Beauty Booked,為忙碌的白領女性提供預約美容沙龍服務;Schedulicity可以讓用戶預約推拿按摩、房間清潔等家政服務;服裝品牌Third Love專門推出一款App,只要用戶通過iPhone手機和一面鏡子配合,按照siri的語音提示,便可以準確地測量自己的胸圍,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內衣,不需要任何外人幫忙或脫掉所有衣物。
所有的創新都來自對用戶需求的洞察,生活中總有不完美的事情,特別是一些生活細節,往往會影響到女性的心情,改變這些生活方式,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產生極大的用戶價值。
所有好的App都必須有成熟的商業模式,要找到商業模式就必須回歸到創新的本質,你到底給用戶帶來什么價值?用戶為什么愿意掏錢?目前許多女性App都鏈接到購物平臺,比如美柚最新的5.0版便推出了“特賣場”,大到小家電,小到香水、潤膚露、衛生巾,幾乎各種商品都賣。如創始人陳方毅所說,用戶談什么就表示需要什么,這里面就有商業價值。
這樣一來,女性App最終跨界變成導購類App,就像美啦美妝開始變得類似聚美優品,也尋找用戶要的“爆款”做團購,再低于市場價賣出去。越做越全,導致前面搭建的平臺就只是個入口,最終可以想象,為了用戶規模,又是一輪的洗牌、并購。那么,這是不是唯一的發展方向呢?
做導購并沒有錯,關鍵是如何做出自己的價值。做購物的電商向C(用戶)收費,當平臺做大的時候,有了流量之后向B(商家)收費,然后把自己做成細分領域的專業App,聚焦于相關領域的專業度。實際上,美啦美妝的CEO張博很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他認為美啦美妝是一個漏斗,把流量拿到手后對流量進行清洗,然后與交易平臺的策略伙伴如新氧合作,比如需要整形美容的用戶,美啦美妝就引導其到新氧,自己分一點利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決女性對美的追求上。
隨著美圖手機的上市,美圖秀秀打通了軟件和硬件的鏈條,穩居圖片處理領域的老大。從這個角度看,延伸到智能硬件恐怕也是女性App的康莊大道。美圖秀秀認為可以通過手機這個終端來沉淀用戶,彌補其不善于做社區的短板,而且,也想利用手機帶來的強大現金流,達到上市的目的。以此類推,其他女性App完全有理由向智能硬件領域發展,比如智能健康手環、體溫計、皮膚探測儀等,可以檢測女性健康,滿足女性追求美麗或管理生理周期的需求。但如果只是為了賣硬件而做硬件,那么則可能失去本身的品牌價值,因為就硬件本身而言,若沒有軟件的支持和社區的黏性,其競爭力是比不上其他品牌的硬件的。
有了硬件,也有了App,那么是不是需要有基于女性特點的手機OS系統呢?由金立投資的手機品牌IUNI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更多地關注女性的使用習慣,用更萌、更人性化的界面取代冷冰冰的數字和文字,內置更多的傳感器,使之能更好地掌握女性用戶的使用需求,比如手機放在包里就能自行調大音量等。也許未來的手機OS系統會出現偏向于女性化的設置,比如手機5分鐘內沒有被主人動過,就會發出信息或電話至智能手環或手表,解決因沒有口袋放手機而經常遺失的問題。
所以,女性App最終要回到原點,其核心在于軟件。用戶為何喜歡你的應用,應用可以幫助用戶解決什么問題,才是重中之重。正所謂:痛點,才是一樁生意的根本。你幫用戶解決問題,用戶才會黏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