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打車軟件的鼻祖,Uber(優步)進入中國完全放棄了在國外常擺的高貴身段,在推出一輪又一輪融資盛宴的同時,Uber還變換著營銷陣勢與花樣,其搶占中國市場的技法漸趨成熟與老道,進攻的腳步也愈發凌厲與果斷。
本土化的深耕
由于Uber選擇的是與私家車、出租車和租賃公司進行全面合作的運營方式,因此,除了在美國本土遭遇地方政府的禁行令外,德國、法國、加拿大、泰國、印度等許多國家的政府也相繼對Uber 進行了攔截與圍堵。對于來自政府的監管,Uber更多時候表現出一副強硬姿態。
但是,Uber進入中國市場似乎收斂了很多。去年8月,Uber宣布正式在華試運營,試點城市選定上海,推出的產品是“Uber Black”,即與租賃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提供商務高端服務。8個月之后,Uber開始涉水Uber X,但僅在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4地推開,之后才將觸角伸向杭州、重慶、成都、天津和武漢等地。
本土化是Uber高高擎起的一面旗幟。一方面,Uber推出了在中國獨有的拼車服務——人民優步(Peoples Uber),按照Uber的說法,“人民優步”為公益服務,既不會向司機收取平臺管理費,而且不以盈利為目的,扣掉成本之后所有收入將返還司機,以有助于中國政府更多地解決就業。另一方面,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今年多次來華,停留時間達70余日。之后,Uber成立了優步中國,這是除美國之外Uber唯一一個以國家為區域設立的單獨實體,其法律架構到服務器使用以及合作商都在中國,按照卡蘭尼克的說法,優步中國是一家意在打造由中國人運營管理,中國資本參與,配合中國政府管理,服務中國百姓出行的本土企業。Uber所及中國城市的業務推廣以及產品匹配都突出當地特色,如杭州Uber一鍵叫搖櫓船,青島一鍵叫帆船,重慶一鍵叫麻辣味、深圳一鍵叫亞歷山大等。這種極具地區文化特色的靈活性產品推廣無疑使得Uber更具有生命力和穿透力。
擴展“盟軍”陣營
按照羅蘭貝格的研究報告,中國汽車租賃市場到2018年規模將達650億元,車隊需求為77.9萬輛,成長空間十分驚人。自然,對于商業空間如此廣袤的中國市場,Uber將全方位張弓搭箭,一個基于長遠戰略的合縱連橫正在中國版圖上聲勢浩大地鋪展開來。去年年底,Uber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獲得2億美元投資,Uber將打車服務接入百度地圖、百度移動中,深耕中國O2O市場。在日前完成的12億美元新一輪融資中,百度再次參與,中信集團旗下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也強力介入。此輪融資后,優步中國的估值已超過80億美元。
在跨界進行資本聯姻的同時, Uber更加重視拓展汽車領域深度合作的平臺。今年以來,Uber首先與國內汽車經銷商永達汽車簽署合作協議,在通過自身平臺為租車公司提供購車、售后服務、融資貸款業務時,Uber試圖綁定這些車輛成為自己的用戶。不久前,Uber又宣布與法國汽車品牌DS簽署面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合作協議。據悉,DS作為Uber在中國的第一家整車品牌合作廠商,將提供上億元的首期 3000輛整車銷售讓利,為Uber的租車合作伙伴和人民優步拼車車主提供“零首付、零利率、零月供、零壓力”的購車金融解決方案。
展示強大資本結盟的力量之際,Uber在市場營銷上也用足了力量。除了給司機提供具有誘惑力的補貼外,Uber不斷刮起降價風潮,而在專車業務上,Uber更是試圖做出自己的用戶體驗特色,如送礦泉水、配充電器等。與此同時,Uber還引入一些特色業務,如在杭州的搖櫓船業務、北京的三輪車和人力車業務,以及全國的直升機業務。
通過近兩年的市場開拓,Uber目前在中國日交易量接近100萬次,在16座城市拿下了11%的份額。Uber宣稱,明年將把業務拓展至100座城市。
走在“紅?!钡貛?/b>
目前,國內租車市場上,神州租車、一嗨租車先后通過在境外上市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滴滴、快的雙雙殺入專車市場,與易到用車各領風騷,同時,拼車領域的天天拼車、嘀嗒拼車、51拼車以及微微拼車也各自鉚足力氣, 搶奪目標市場。Uber來到中國,必然與強大的本土競爭對手撞個滿懷。
的確,Uber的凌厲攻勢引起了國內租車市場巨頭的高度警覺,并紛紛采取阻擊行動。在針對Uber所拉開的競爭陣勢中,滴滴快的的目標最為清晰。滴滴快的合并后的新公司估值60億美元,形成了由出租車、快車、順風車、大巴等品類組成的完整產品線。在出行方面不斷創新業務的同時,滴滴快的宣布即將推出“滴滴快送”服務,同時,滴滴打車正在醞釀品牌升級,以將自己變身為大交通概念的“滴滴出行”。所有這些行動大有對著Uber而來的咄咄逼人氣勢。
另外,針對Uber點燃的資本聯姻烽火,滴滴快的也及時跟進。今年7月,滴滴快的募集到20億美元資本,由此獲得了超過35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以及150億美元的公司估值。據悉,滴滴快的接下來將啟動新一輪融資,其老東家阿里和騰訊也可能再次出手。有人戲言,中國互聯網專車市場將會演變成百度和阿里、騰訊的大戰。而作為滴滴快的的競爭對手,Uber是否會遭遇微信和支付寶的封殺就格外引人注目。
在應對不斷撲來的市場詭譎風云的同時,Uber在中國同樣面臨著不小的政策風險。像Uber Black這樣與租賃公司存在契約合同關系的專車服務已經得到官方認可,而拼車服務也正在得到更多地方政府的放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交通運輸部已經發出通知,禁止各類“專車”軟件公司讓私家車接入;同時,地方政府所認可的拼車服務時下僅限于租車公司從事運營載客的車輛和擁有商業化營業執照的司機。而Uber的專車服務和拼車服務,很大一部分都來源于私家車司機。正是如此,Uber曾先后在廣州、成都等城市遭遇到相關部門的聯合查處。
更值得關注的是,被稱為專車新規的《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對專車“補貼”實施監管,明確要求不得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而低價傾銷,還要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者在實行市場推廣和促銷獎勵時,必須提前10日向社會公告。另外,《辦法》還要求從事網絡租車平臺的服務器必須設置在中國大陸境內,而且外商投資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涉及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的,應當取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在這方面,Uber幾乎是空白。因此,《辦法》一旦落地,Uber將面臨其在中國最大的政策應對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