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兼具散文與詩的特點,獨特之處在于:語句不分行,不押韻,卻精練、形象、優美,表現出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氣勢磅礴、情感激越,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如《海燕》一文中便創造了具有勇敢、樂觀、堅定的戰斗精神的革命先驅者——“海燕”的形象,用生動形象的修辭手法描繪了它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在大海上歡呼的豪邁雄姿,高度贊揚了它的勇猛、自信和敢于獻身的精神。
例1: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面對蒼茫的大海,面對狂風卷集的烏云,作者用準確、精當的比喻:“海燕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勾勒出海燕矯健高傲、銳不可當的雄姿;用“高傲地飛翔”總寫海燕的行動,以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了海燕以人的情態與神韻;用“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的排比句式極力渲染了海燕朝氣蓬勃、斗志昂揚的英雄氣概。
例2: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到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隨著“烏云”“狂風”的肆虐,斗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在這緊張激烈的背景下,作者用海鷗、海鴨、企鵝等動物驚恐萬狀的丑態,與海燕形成鮮明的對比,烘托出海燕勇敢、自信、無所畏懼、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
例3: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它笑那些烏云,它因為歡樂而號叫!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它深信,烏云是遮不住太陽的,──是的,遮不住的!
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寫海燕“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表現出海燕樂觀自信的形象。最后,作者寫道:“它深信,烏云是遮不住太陽的,——是的,遮不住的!”這里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像海燕一樣的革命者對無產階級革命前途的高度預見性和敏銳的洞察力。
例4:——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面對狂風吼叫、雷電交加的惡劣形勢,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海燕的兩次大聲疾呼:“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點明了海燕“預言家”的本質特征。
即學即練
品味下列語段中的畫線句子所蘊含的深層含義。
1.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地,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零在水上。(魯彥《聽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是我第二次這樣細致地看月了,在今年的秋。第一次是在初秋的晚上,月亮飽滿地灑了一院清輝,我的心亦如月色一般清澈。今天的月與那天的月的形狀色彩都大有不同。它散發著橘黃色的光,在小路的盡頭,柔美的小臉對著東方,似乎是盼望,又似乎是毫無心機地站立。這叫上弦月還是下弦月?對這些我并不甚懂的。(九月《我把希望掛在橘黃的月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