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標準:作品滿分50分,其他各項滿分10分,共計100分)
羅葦:晶體星球
78分
2015.08.08-2015.09.20
艾米李畫廊

作品:40分策展:7分
布展:8分宣傳:8分
人氣:8分其他:7分
這是羅葦繼去年以大型嘉年華活動開啟“晶體星球”這一藝術項目之后,與艾米李畫廊的再次合作。相比于去年300件“旁觀者”等系列的小幅架上作品,本次展覽專注于7件架上、裝置作品,以及與程序員合作的晶體星球體驗區中。對于“晶體星球”這個概念,羅葦將之分為物理、宇宙、互聯網三個層面,囊括了嘉年華、創建、角色設置、入侵計劃、研討會等數種多領域、多維度、多體系的項目板塊;除了傳統的架上繪畫,還融合了空間裝置、顯示投射虛擬設定、動畫、游戲等多維方式,試圖將“晶體星球”塑造成能承載藝術、科技、互聯網為一體的綜合有機體,并致力于打造一個多維度空間下無限延伸的跨時空綜合領域項目。
荒木經惟:A書
77分
2015.08.15-2015.09.15
亦安畫廊

作品:43分策展:8分
布展:8分宣傳:5分
人氣:6分其他:7分
荒木經惟自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私密攝影集《感傷之旅》開始,他一直以極高的效率將一本又一本飽受爭議的攝影集推向世人。這位天才攝影師,對書法也有著極大的興趣。他經常會用自己的書法來設計攝影集的封面,甚至有時會直接在照片上斜斜地書上幾筆焦黑的大字。而在這次荒木經惟個展“A書”上,我們可以直接的看到荒木經惟的20多幅書法作品,
這位有些放浪的攝影藝術家是有著“泛愛”的。在攝影上熱衷于表現的像“生、死”這樣的對立物,對于來自于中國傳統的詞藻也有不同尋常的感受。當這些寫著“心肝寶貝”和“愛”之類的情感有些浮夸的書法作品與他絢爛地有些過分的寶麗來攝影并列一起時,仿佛更經理了看透紅塵到恣意生活的過程,不管是色彩還是黑白,都是復活的解藥。
厲檳源:水源地
76分
2015.08.22-2015.10.04
楊畫廊

作品:38分策展:7分
布展:8分宣傳:8分
人氣:8分其他:7分
展覽展出了厲檳源7件行為紀錄視頻和2件行為紀錄圖片,是畫廊對其近五年的作品重新所做的系統分類和梳理。這幾大方向包括“反作用力”、“身體雕塑”、“空間再造/物質重構”、“偶然遭遇”以及“自然共生”等,但這樣的描述和分類本身并不是為了強調這些概念,而是嘗試提供幾個角度對藝術創作進行解讀和開展討論。事實上,我們也完全可以棄這些概念于不顧,厲檳源的創作更多的關乎于身體,或者說精神與身體的對抗,它指向矛盾與荒謬,唯有通過近乎自虐般的行為來達成和解,就像筋疲力盡之后長舒的一口氣。
中國當代藝術再啟蒙系列展:
從1979到1984(第一回)
81分
2015.08.08-2015.09.06
西安美術館

作品:42分策展:9分
布展:8分宣傳:7分
人氣:8分其他:7分
2015年是“85’美術思潮”30周年,藝術界對此紛紛展開了回顧與紀念。而在此之前的1979-1984年是中國當代藝術的萌芽和啟蒙階段,這段歷史不可忽視,卻鮮少被人們提及。8月8日,由西安美術館策展人秦博策劃、批評家費大為學術主持的“皮相之下:中國當代藝術再啟蒙系列文獻展從1979-1984”,系統梳理了這段歷史。費大為、鮑昆、王南溟、馬琳,無名畫會參與者馬可魯、張偉,星星畫會參與者黃銳等人一起重新梳理了那段時期的藝術實踐與學術意義,并探討了其對于當下時代的現實意義。
回顧1979—1984,中國當代藝術的“野生”起點和民間之路,呈現了其自由、叛逆的精神坐標。那段不被重視的歷史,得以重新呈現,斷裂的部分被連接,從而讓我們找到了藝術和社會發展的脈絡與源頭。而早期藝術探索的先鋒性與實踐者的勇敢純粹,為今天提供了樣本。歷史是不可忘卻與割裂的,梳理歷史是為了找到我們今天的自己。
新雕塑
76分
2015.08.08-2015.09.03
Hi藝術中心

作品:40分策展:7分
布展:7分宣傳:8分
人氣:7分其他:7分
8月8日,“新雕塑”在Hi藝術中心開幕?!靶碌袼堋笔怯伞癏i藝術”發起的、旨在梳理中國年輕一代雕塑藝術家創作樣貌的持續性年度項目。本次展覽展出了杜春風、侯雯、金釹、李慶陽、李偉劉知音、劉展、任俊華、王禮軍、顏石林、占研、張弱等18位藝術家的30余件作品。在中國當代藝術不斷發展變化的今天,青年藝術家作為一個新群體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而這個展覽,則以雕塑這種創作形式為切口,展現了一批風格多元且特色鮮明的雕塑作品。在材料多元化的背后,實則是表達方式與視角的多元化。這些新一代的青年藝術家,從自己的生命體驗、時代背景以及對人生的思考等多種圍度,紛紛發出屬于自己的聲音,開幕式當天,藝術家為前來的觀眾做了作品導覽,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有獨特的故事與寓意,也讓人們對這些作品有了更深刻的感觸。
黎薇:沒有人在乎
78分
2015.08.22-2015.09.22
紅磚美術館

作品:42分策展:7分
布展:8分宣傳:7分
人氣:7分其他:7分
黎薇通過近年來一系列作品名,連成一句話“空心人英雄進懺悔室感謝上帝,然而卻也并沒有人在乎”。從一開始他就對生死之事表示了極大的關注。《空心人》那些楚楚可憐的半身人像,用惶恐的眼神看待著周遭世界?!断葳濉分?,黎薇將十幾只“狗”(雕塑作品)鎖進了鐵籠。轉捩之作《ICU》更是直面生死,描摹了ICU深切治療部(重癥監護室)中的四位病患氣若游絲地掙扎與喘息。呼吸機的嘀嘀聲貫穿整個房間,他們毫無尊嚴地等待著宿命到來?!逗铣獔F》十四位少年雕塑用局促的表情和動作映射了當下的負能量價值觀。
2013年的“感謝上帝”個展中,黎薇在莊嚴肅穆的教堂的角落放了一只死老鼠(雕塑作品)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質疑與針砭。此次,紅磚美術館呈現的黎薇新作《沒有人在乎》更為鞭辟入里,用一地死雞(雕塑)將“死亡現場”平鋪直敘、言簡意賅地拋出。又在《沒有人在乎》里以冷靜的態度直接告訴觀眾:“這些微不足道,你們其實并不在乎?!?/p>
陶輝:新傾向
80分
2015.08.21-2015.10.19
UCCA長廊

作品:43分策展:7分
布展:8分宣傳:8分
人氣:7分其他:7分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于8月21日推出藝術家陶輝的個展“新傾向:陶輝”。展覽由三件新舊作品組成,每件作品均通過劇情結構和演員表演,帶動觀眾的情緒起伏,并營造異于現實的氛圍?!靶聝A向:陶輝”屬于“新傾向”系列展覽項目?!靶聝A向”延續一貫的展覽愿景—— 長期致力于展示和推廣脫穎而出的新興藝術實踐,意在擴展當今中國新興藝術的機構展覽系統的同時,向北京內外的觀眾集中展示當代藝術的豐富性與復雜性。
在“新傾向:陶輝”中,陶輝講述的每一段故事似乎都可能在中國的當下(業余的表演班、人煙稀少的山城、不幸的家庭生活)真實地發生;他所使用的鏡頭語言也大量借鑒國產電視劇的拍攝方法,對整個時代的觀看經驗進行著敏感的響應。然而,陶輝又一貫地對現實進行隱晦、微妙的偏離和改造。這位藝術家生于口頭流傳著迷信故事和蜚短流長的山村,這些經驗讓他的作品具有詭異和神秘的氣質的同時,流露出自然生發的真誠。
張子飄:性感的歇斯底里癥
73分
2015.08.22-2015.10.07
應空間

作品:36分策展:7分
布展:8分宣傳:7分
人氣:9分其他:7分
張子飄的繪畫帶有濃烈的表現主義色彩,她放棄了具體的繪畫內容,而是突出用線條、色點、塊面以及構圖等純粹的繪畫語言表達某種情緒、感覺和節奏。作為一名“90后”藝術家,她的作品表現出了與年齡不太相符的成熟,尤其是當你得知她開始創作這一系列的時間并不長久。不過,這仍然無法屏蔽作品中所散發的青春萌動,它來源于互聯網資訊、電視節目、芝加哥生活、年輕人成長的尷尬階段、批判與諷刺、溺愛與全球資本主義,像所有年輕人正在經歷的那樣,只是在藝術家的筆下呈現為另一種“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