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到中低端廚電行業競爭加劇的影響,華帝股份2015年前三季度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出現“雙降”局面。面對這種情況,公司新更換的管理層未來將加大對高端產品的開發力度
作為A股廚電行業的龍頭企業,華帝股份經常被投資者們拿來跟老板電器一起比較。
也難怪,兩家公司都主營抽油煙機、燃氣灶等廚電的生產銷售,但產品定位卻又截然不同,具備一定的可比性。其中,老板電器定位高端產品,產品毛利率較高(三季報58.3%);相對而言,華帝的定位更貼近于平民化,毛利率相對較低(三季報37.3%)。
戰略的不同最終決定了企業不同的發展軌跡,而這也體現在了公司業績上。華帝與老板均于2009年開始駛入業績增長的快車道,但老板電器的業績像是駛入了平坦的高速公路,每年凈利潤增速基本保持在40%以上,業績增長穩定且振幅較小;而華帝股份的業績則像是坐上了過山車,最高凈利增速能翻5倍,最低一年只有14%的增長率,振幅較大。
然而,到了2015年,這種情況開始出現了改變,老板電器依然行駛在快車道上(三季報歸母凈利潤增速41%),而華帝則出現了業績脫軌的情況。公司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2%,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4.3%,而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公司歸母凈利潤出現的首次下滑。
競爭對手業績依然穩定,為何華帝卻出現下滑?而隨著業績的下滑,公司管理層又將做出哪些新的戰略舉措?為了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經營情況及管理層更換后的發展戰略,《投資者報》記者于近期致電并致函公司相關負責人。隨后,公司資本運作中心李女士在電話中表示,可以關注11月17日的投資者關系問答。由于公司并未就相關問題進行回復,故記者只能通過公司發布的公開信息進行分析。
三季度業績下滑加劇
在經歷了6年的快速增長后,華帝股份的業績增速似乎出現了“脫軌”的情況。
Wind數據顯示,自2015年起,公司營收與歸母凈利潤開始出現“雙降”局面。其中,華帝股份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6.3億元,同比下降12.1%;歸母凈利潤1.3億元,同比下滑34.3%,而歸母凈利潤的下滑幅度也是前三季度下滑的最大值。
華帝股份業績回落是否能歸咎于行業原因呢?廚電行業是否也和其他家電(如空調、洗衣機)產業一樣面臨下滑的窘境呢?
中怡康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家電整體市場規模達7675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廚電增速明顯好于其他家電品類,市場規模為356億元,同比增長9.9%。但我國吸油煙機整體市場品牌數量較2014年減少了10%,燃氣灶品牌減少了16%。
從中不難看出,廚電行業當前發展增速好于其他家電行業,但競爭也在加劇。在這種情況下,老板電器似乎還在頑強地生長,而華帝則在競爭中處于劣勢。
對此,中金公司分析人士何偉認為,市場份額的下降是導致華帝前三季度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他指出,美的當前正在搶奪華帝的市場份額,從行業發展趨勢看,美的、方太、老板的競爭力強,市場份額正在持續上升,從而形成了競爭壓力。
新掌門人上位擬推新戰略
業績不佳,管理層自然難辭其咎。
2015年9月,因經營業績不佳,董事會罷免董事長黃文枝,潘葉江成為新任董事長。當然,潘葉江也并非空降,而是華帝7位創始人之一潘權枝之子。
有了新掌門人的華帝,未來在發展戰略上將有何不同呢?
對此,公司在11月17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稱:公司新的經營班子上任以來,較短的時間內已做了多方面工作。明年重點是品牌提升,包括終端形象的提升、產品升級、渠道建設等工作,最后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和提高品牌力力爭2016年實現銷量、利潤的雙增長。
從產品結構看,華帝已經開始注重品牌的高端建設。9月16日,公司就發布了首款智能控制高端煙機“魔鏡”系列產品,但目前處于鋪貨階段,因此銷量占比并不大。
從股價走勢看,6月份大跌對公司股價影響較大,從最高24元的價格一路下跌到9元多,最大跌幅約60%,而同行業老板電器(24%)、美的集團(43%)跌幅均小于公司。雖然股價下跌較大,但由于業績的同步下滑,使公司并未具備更大的估值優勢。以近期反彈的高點17元計算,動態市盈率約35倍,而同期老板為30倍,美的僅為8倍。
雖然當前估值優勢不大,但也有大資金對華帝的未來看好。如南方基金(排名第6)、泰康人壽(排名第4)等就于三季度新進入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華帝自身也表示,預計2016年業績將呈現恢復式增長,計劃凈利潤率將有1.5-2個百分點的提升。
“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是長江證券對華帝當前情況的概括。未來,公司是否能夠穩住中低端產品的市場、又是否能與老板、方太在高端產品競爭中搶占一定的市場份額,充分發揮自身的渠道優勢,《投資者報》記者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