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瘤如何診斷?
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導致腦蛛網膜下腔出血,會引起劇烈頭痛、昏迷等典型的癥狀。平時無任何癥狀的顱內動脈瘤在未破裂前很難確診。對于出現以下癥狀的,應提高警惕:無其他癥狀或誘因的一側上眼瞼下垂;突然發作的一側頭痛,疼痛位于眼眶周圍,呈搏動性;一側視野缺損等。出現上述任何一種癥狀,一定要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CT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必要時進行腦血管造影(DSA)檢查。
哪些情況會導致動脈瘤破裂?
目前尚不能明確動脈瘤為什么及什么時候會破裂,但一般認為以下幾種情況可能會增加動脈瘤破裂風險:①高血壓、負重或用力大便等,升高腦內壓力從而導致動脈瘤破裂;②情緒激動,大喜或大怒,可能導致腦血壓升高,從而導致動脈瘤破裂;③口服抗凝藥物,如華法林等。
未破裂動脈瘤是否應該積極治療?
對于無癥狀性的未破裂動脈瘤,一般建議直徑5mm以上者及早治療。對于直徑小于5mm的動脈瘤,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動脈瘤的部位及形狀,充分評估動脈瘤破裂的風險。如果患者心理壓力比較大,嚴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的,可采取更加積極的治療方法。
癥狀性顱內動脈瘤是治療的絕對適應證,且應盡快治療,以免延誤時機,導致致命的廣泛出血。研究顯示,10%-43%的患者在腦出血前可能出現警告性頭痛,出現這種頭痛的患者近期再出血的概率增加十倍,這種癥狀大多發生在明顯腦出血前2~8周。
動脈瘤的介入治療
顱內動脈瘤的治療包括微創的介入治療和外科開顱夾閉治療。國外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介入治療致死致殘率明顯低于開顱夾閉治療。自此,國內外越來越多的醫生傾向于采用介入的方法治療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是在動脈內用特殊合金材料做的金屬彈簧圈從里面把動脈瘤填塞起來,這樣血流就進入不了瘤腔,動脈瘤瘤壁不承受血流沖擊的壓力,也就不會再出血。介入治療的特點是微創,通過股動脈穿刺,術后壓迫包扎,傷口術后第二天即可愈合。對于未破裂動脈瘤,術后兩三天即可出院。對于破裂動脈瘤,住院時間要看出血量多少,一般一到兩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