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津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它把文學、表演、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綜合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樣式。我們這里所講的戲劇是指劇本,即戲劇文學,它是舞臺演出的基礎,是戲劇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戲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劇本通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劇作家的舞臺提示,包括人物表、時間、地點、布景、服裝、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臺詞的心理活動、動作、上下場的提示等;二是人物自身的臺詞,這是劇本最主要的部分,內容包括對話(對唱)、獨白(獨唱)、旁白(旁唱)等。
戲劇文學的閱讀方法如下:
一、把握矛盾沖突。戲劇是通過矛盾沖突來展示情節和塑造人物的,并且以矛盾沖突作為情節發展的主要線索。因此,把握矛盾沖突,就把握住了劇本的情節。如《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和高利貸者、猶太人夏洛克之間的矛盾,構成全劇的主要矛盾,人物的性格等就是在這樣的矛盾沖突中逐漸展示出來的。這是對立人物之間的面對面的沖突。此外,還有人和社會之間的矛盾沖突以及人物自身內心的矛盾沖突等。
二、揣摩人物語言。人物的語言即臺詞。黑格爾說:“在戲劇中,能把個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現出來的是語言,戲劇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過語言才能實現?!币虼耍θ宋锏恼Z言,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思想。如《白毛女》,地主黃世仁在除夕之夜的一段唱詞:“花天酒地辭舊歲,張燈結彩過除夕。堂上堂下齊歡笑,酒不醉人人自醉。我家自有谷滿倉,那管他窮人餓肚腸?!边@段唱詞,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花天酒地、不顧窮人死活的惡霸地主形象。
三、探究舞臺說明。舞臺說明是穿插在故事情節之間的必要的提示,是對情節和人物形象的補充。因此,探究舞臺說明,可以更好地把握劇本中的人物形象,進而領悟劇本的主題。如《雷雨》,當實業資本家周樸園要傭人魯媽拿雨衣,順帶把箱子里的幾件舊襯衣也撿出來時的一段臺詞中的舞臺說明:
魯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個燒破的窟窿,后來用絲線繡成一朵梅花補上的?還有一件——
周樸園 (驚愕)梅花?
魯侍萍 旁邊還繡著一個萍字。
周樸園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魯侍萍 我是從前伺候過老爺的下人。
周樸園 哦,侍萍!(低聲)是你?
魯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得連你都不認識了。
周樸園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樸園 (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括號中的文字就是舞臺說明,也是對人物語言的補充說明,表現了人物內心的吃驚、惶恐,把一個道貌岸然、虛情假意、自私狠毒的資本家形象暴露無遺。
模擬訓練
茶 館(節選)
老 舍
難 民 掌柜的,行行好,可憐可憐吧!
王利發 走吧,我這兒不打發,還沒開張!
難 民 可憐可憐吧!我們都是逃難的!
王利發 別耽誤工夫!我自己還顧不了自己呢!
〔巡警上。
巡 警 走!滾!快著!
〔難民散去。
王利發 怎樣啊?六爺!又打得緊嗎?
巡 警 緊!緊得厲害!仗打得不緊,怎能夠有這么多難民呢!上面交派下來,你出八十斤大餅,十二點交齊!城里的兵帶著干糧,才能出去打仗??!
王利發 您圣明,我這兒現在光包后面的伙食,不再賣飯,也還沒開張,別說八十斤大餅,一斤也交不出??!
巡 警 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著辦吧!
(要走)
王利發 您等等!我這兒千真萬確還沒開張,這您知道!開張以后,還得多麻煩您呢!得啦,您買包茶葉喝吧?。ㄟf鈔票)您多給美言幾句,我感恩不盡!
巡 警 (接票子)我給你說說看,行不行可不保準!
〔三五個大兵,軍裝破爛,都背著槍,闖進門口。
巡 警 老總們,我這兒正查戶口呢,這兒還沒開張!
大 兵 屌!
巡 警 王掌柜,孝敬老總們點茶錢,請他們到別處喝去吧!
王利發 老總們,實在對不起,還沒開張,要不然,諸位住在這兒,一定歡迎?。ㄟf鈔票給巡警)
巡 警 (轉遞給兵們)得啦,老總們多原諒,他實在沒法招待諸位!
大 兵 屌!誰要鈔票?要現大洋!
王利發 老總們,讓我哪兒找現洋去呢?
大 兵 屌!揍他個小舅子!
巡 警 快!再添點!
王利發 (掏)老總們,我要是還有一塊,請把房子燒了!(遞鈔票)
大 兵 屌?。ń渝X下,順手拿走兩塊新桌布)
巡 警 得,我給你擋住了一場大禍!他們不走呀,你就全完,連一個茶碗也剩不下!
王利發 我永遠忘不了您這點好處!
巡 警 可是為這點功勞,你不得另有份意思嗎?
王利發 對!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我吧,真一個銅子兒也沒有啦!(掀起褂子,讓他搜)您搜!您搜!
巡 警 我干不過你!明天見,明天還不定是風是雨呢?。ㄏ拢?/p>
王利發 您慢走?。囱簿呷?,跺腳)他媽的!打仗,打仗!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媽的什么呢?
1.概括巡警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人物形象對下面兩句舞臺說明進行解釋。
(1)接錢下,順手拿走兩塊新桌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巡警走去,跺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對選文內容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A.劇本通過難民、穿著破軍裝的大兵,反映當時人們生活在兵荒馬亂的年代。
B.劇本運用對比的手法,如巡警與大兵的對比、難民與王利發的對比,反映貧富不均的社會現實。
C.巡警為王利發打發走了難民和大兵,說明巡警對當地的社會治安有著重要作用。
D.王利發“不打發”難民,卻把鈔票遞給巡警、大兵,說明他欺軟怕硬,這是在動蕩社會中無可奈何的舉動。
E.大兵的行討和強要,既揭示他們蠻橫無理的本性,同時又揭露戰亂給人們帶來無限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