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書記、省長“兩會”上打“廣告”:趕快來海南買房子。成為了兩會上新聞的熱點。兩位省領導不加掩飾直白地為自己打廣告,從另一個角度也反映了海南樓市當前面臨的挑戰和壓力。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照理說應該是每年最旺銷的時節。但統計數據卻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海南總共銷售房源才284套,其中成交183套的三亞市雖然占據了成交總量的六成左右,但同比也下降了28%。形成對照的是海南樓市供應量卻有增無減,市場供求失衡日益加劇。
海南克而瑞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海口商品房供應量劇增,達450萬平方米的歷史新高,但成交量僅是供應量的一半,供求關系失衡嚴重加劇。截至2014年9月,三亞商品房市場存量378.35萬平方米,去化周期41個月。海口、三亞尚且如此,更不論其他市縣。
海南樓市供大于求已是不爭的事實。但細分析市場成交可以發現,配套成熟或者產品占據優勢的項目,在市場之中成交明顯占有優勢位置。比如眾所周知的半山半島,僅此一家成交量就占據全三亞半壁江山,而今年的市場新秀,位于迎賓路、產品堪稱最佳的三亞小院則創下了每天平均至少一套的成交紀錄,并且其中包括多套千萬級以上的別墅產品。
海南地產項目無一例外都被冠以“旅游地產”的市場標簽。但旅游地產市場究竟有多大?所有上島的客戶是否都是奔著旅游度假而來?答案絕對是否定的。候鳥居住、養老,甚至“移民”定居等,此類人群不僅大有人在,并且明顯在日益增多。市場只要有針對這些不同客群需求,產品和配套服務到位的項目還是會廣受客戶青睞,能夠在市場中一枝獨秀。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致力于推動市場平穩發展的三亞市房協近期傳出好消息,三亞市政府有關部門已經批準了他們申請的三亞養老地產發展課題研究項目,并已組織多位國家級專家參與馬上啟動論證研究,爭取盡早為三亞地產與養老產業的結合上創出成果。
海南無疑是全中國最宜居之地。隨著中國經濟近年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海南的宜居價值越來越被13億人口的市場所認同并接受。但是,千篇一律地開發所謂的旅游地產,無規劃、盲目、沒有節制地攫取土地,開發用于出售的住宅類地產項目,海南地產這些年來已經被嚴重透支。
好的土地,需要好的開墾思路和更加精耕細作的人去開發,同時更要去保護。任何市場規模化的同時,必然需要細分,需要產品同時不斷去深化服務。海南是旅游之島,旅游本質上來說即是服務,即是從產品到不同客群細化的分類深度服務。唯此,海南才有未來,才有國際旅游島真正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