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們作為一個有著20多年智能家居系統研發歷史的純技術公司也加入到社區O2O的行業中來,開發了一個叫作“大管家”的App。
因為我在與開發商、物業多年的業務合作中發現,社區經濟繞不開的是物業管理公司,而傳統的物業與住戶之間存在著諸多痛點。例如,用戶經常不在家,物業催繳無法有效進行,門上的便條留下戶主信息,帶來安全隱患;高檔小區送外賣、訪客經常受到門禁的限制,帶來諸多不便
正是這些難點,讓大管家有了用武之地,“一鍵繳費”和“門禁授權”是其最大的亮點,而這些卻是物管和開發商難以做好的領域。大管家讓賬單更清晰,一鍵即可繳費。業主和租客不必再去物管處查詢水、電、氣、停車費等相關物業費用,可直接查詢該月的物業生活賬單信息。即便忘記繳費,大管家App會有定時催繳功能;避免在家門貼條的尷尬,住戶隱私更加安全。
此外,手機一鍵開鎖也不是什么難事。大管家幫助社區門禁升級成為智能化的門禁系統,只需打開手機,進入大管家App,點擊就可一鍵開鎖,避免了住戶忘帶門禁卡的煩惱;門禁系統升級后,只有小區住戶才能進入小區,讓居家環境更加私密和安全。
如有訪客上門拜訪,點擊大管家App中的一鍵授權,輸入訪客電話號碼,訪客也能體驗一鍵開鎖功能,省去客人在小區門口登記的麻煩。對于租客或是保姆,業主同樣可以一鍵授權或者遠程開鎖操控,定時定點定次。租客和保姆只能在指定時間打開業主授權的大門和單元門,其余單元門則無法打開,而且開門次數也由業主設定,次數用完門也無法打開,方便了業主對于租客和保姆的管理。
對于外賣或是快遞,業主也可通過一鍵授權。同時業主享有追溯體系,了解外賣和快遞的送達時間,真正做到足不出戶、享受服務。
在移動互聯網、大型物業的雙重擠壓下,中小物業公司生存岌岌可危。傳統物業公司營利模式單一,僅靠物業費和停車費支持。而大型物業公司都擁有自己的一套根植于互聯網運作的產品,當大型物業公司由物業管理轉型為物業經營服務,開創新型營利模式時,物業行業就將面臨洗牌。
目前在成都有2000家物業公司,重慶有3000家,每個省大約有1萬個。這便是“大管家”的機會。目前“大管家”正在推廣階段,打算一年內先試點,覆蓋成都100萬人口,計劃未來三年覆蓋全國1000萬人。
等到用戶積累到一定程度,例如50萬人,就可以植入社區周邊“坐商”,與其合作,提升用戶體驗,獲得更大的盈利空間。在楊楨看來,占據物業端口,獲取用戶信任和高頻使用,進一步追加生活服務,比如水果、食物、餐飲、水源、供電、網絡、教育、交通等,提高用戶黏性,是“大管家”的下一步棋。而這些,都有賴于物業公司來打通和用戶的連接。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社區經濟消費占整體消費水平不足30%。社區提供的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不難理解,作為一個純技術公司,有自己的獨特優勢,難免會有這樣的躁動難安和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