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并觀賞動物成了當今社會的一種時尚,尤其是在大都市顯得格外突出。飼養觀賞動物本是為了給人的生活增添情趣,提高人類精神生活的質量。因此,如何選購到“情投意合”的觀賞動物,如何保證觀賞動物的健康活潑,以及保證飼養它們而不影響到人的健康自然顯得十分重要。
喜歡觀賞動物的人都知道,在北京三環中路馬甸橋有一所特殊的觀賞動物醫院,這是目前北京乃至全國和亞洲規模最大、設備最佳的觀賞動物醫療中心。為了給觀賞動物愛好者提供一些實用的知識和幫助,日前筆者就以上問題請教了該院副院長凌鳳俊大夫。
動物的選購與預防疾病
凌副院長告訴我們,現在常見的觀賞動物除了狗、貓、鳥類、魚類、兔子等以外,還有人在飼養豚鼠、蜥蜴、猴子、綠毛龜、變色龍等等。各種觀賞動物各有其特點,但在選購和防病方面卻有著類似的要求,具體而言:
一、在選購某種動物之前,主人就得通過請教他人或閱讀有關科普書籍,先了解這種動物的特點、習性、飼養方法、飲食習慣、常見病等方面的基本常識,做好必要的思想和物質方面的準備。
二、在購買動物之前首先要考慮自己的性格、喜好、環境條件、工作時間、家庭情況,甚至職業和經濟承受能力等。比如,老人一般比較安靜,可買活潑一點的以調節氣氛;小孩好動,可買比較“文靜”的;經濟一般的就不要買那種昂貴的品種;時間不寬裕的就不要買那種嬌貴、難以伺候的等等。因為只有動物與主人及家庭的各方面都能和美、協調,動物的“身心”才會得到健康的發展,主人也才能達到愉悅心情的目的。
這種要求似乎高了一點,但是,如今的人們既然把這類動物稱為伴侶動物,封為寵物,當作觀賞動物了。這顯然是在告訴大家,這些動物已非一般飼養物,而是身份陡增,被提升到與人“平起平坐”的地位了,我們自然應該“另眼看待”。
三、飼養動物時要把好“質量”關,盡可能別將有病的、體弱的、不潔的買回家。比如,從外表上看,健康的犬、貓,精神正常,鼻頭出汗、潮濕、肛門周圍干凈,身上沒有跳蚤、虱子等體表寄生蟲,皮膚干凈、無膿包、濕疹、掉毛等現象。
四、目前犬、貓的常見傳染病都有了疫苗,買回動物后應及時注射。
五、動物買回家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后,一般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時候不要喂得太飽,可以洗澡的不要急于給它洗澡,更不要去折騰它,而要讓它好好休息以漸漸適應新的環境。
六、要科學飼養,保證食品和環境的衛生,保持動物身體的潔凈。
七、動物有了疾病不要自行做主隨便買藥給它吃,而要及時送專業醫院就診,以對癥下藥。
動物的健康與人的健康
目前,就首都北京而言,市民飼養的各類觀賞動物已達幾百萬只(頭、尾),它們的總體健康狀況是比較好的。這主要是隨著人們整體素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飼養方法更科學了,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動物打了預防針的原因。
凌副院長指出,要養好一個動物,就要保證動物的健康。從某種意義上講,保證動物的健康也是保證人的健康。動物健康,才能杜絕其向人傳染疾病。這就要求我們對動物定期免疫、定期驅蟲、定期檢查,通過檢查和細心觀察,發現有病及時就診。目前在北京,人畜共患的疾病(如狂犬病、弓形體等)的爆發還是比較少的。但我們還是要積極預防,比如,不要讓動物舔人的傷口,不讓動物亂排亂泄,及時處理動物的排泄物。再則,主人和動物“親熱”后一定要洗手,防止病從口入。
同樣,主人也要十分注意個人衛生和健康,這是因為人類的某些疾病也會傳染給動物,妨礙動物的健康。另外,主人生病了也會影響某些動物的“情緒”,使其煩躁不安,還可能減弱對動物的照顧,影響動物的“日常生活”,使動物得病。
總之,我們既要注意動物的健康保證動物不將疾病傳染給人,又要注重人的健康,不使它侵害和影響動物,防止人畜共患疾病在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