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山西證券自營最高額為30億元,2015年最高額度提高至40億元,公司稱要積極提高權益類倉位。不僅如此,公司承受的風險額度也在提高,從過往的6.07%升至10%
牛市中,自營成為券商業績最大的彈性來源,券商的投資能力成為購買券商股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投資者報》本期推出“券商自營哪家強”的專題中,去年山西證券是眾多上市券商中自營規模占比縮減比例第二的券商,縮減規模為5.06億,可以說是踏空了牛市。
山西證券怎么看待踏空牛市的操作,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操作?
《投資者報》記者聯系到了山西證券的證券事務代表梁穎新,只是他告訴記者,記者統計的數據僅是一個節點,在一個年度中,自營部門根據市場狀況不斷增減倉,自營規模是不斷變化的,至于更多的原因,他也沒做解釋。
自營毛利率逐年提高
對于山西證券來說,自營業務是公司三大主營業務來源之一,未來將重點發展自營業務。去年,公司實現自營業務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91.74%。2015年一季度,公司自營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實現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82億元。
安信證券曾發布研報稱,山西證券年報和一季度業績超預期,主要是兩融和自營業務快速增長。
記者注意到,從縱向上比較,山西證券自營業務毛利率近5年穩步提高。2010年~2014年,山西證券的毛利率分別是79%、72.5%、73.04%、84.92%以及87.1%。
從橫向上比較,山西證券自營毛利率在19家上市統計券商中排名第7,排在前列的是國元證券、方正證券、東北證券、光大證券、招商證券、東方證券以及山西證券。
從年報中數據記者可以看到山西證券自營相對保守,自營倉位超過八成配置了債券,股票方面包括中國平安、中航資本、金正大以及康得新,此外還持有了信托產品——山西信托信德11號。
山西證券在年報中稱,公司持續加強定增、信用債、信托產品、股權質押產品的投資力度,并且抓住了市場機遇,適時開展了期現基差套利操作,獲得了自營收入的增長。
減倉5億元踏空牛市
記者注意到,盡管山西證券的自營毛利率高,但是去年卻踏錯了行情,大幅減持自營規模。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末,山西證券自營權益類證券以及證券衍生品/凈資本的比例為52.87%,凈資本為40.69億元,因此計算出公司年末自有資金為21.51億元。而2013年年末,公司的自營權益類規模為26.56億元,2014年自營規??s減了5.5億元。在2014年的大牛市中,這樣的大幅減持顯然不太明智。
由于山西證券大幅減持了自營投入規模,大幅調低了自營比例,導致自營部門話語權下降。2014年,上市券商自營利潤增幅1.5倍,山西證券增幅只有90%,計算全年業績,自營部門貢獻的比例從52%下降到42%,直接下降了10個百分點。自營部門的位置重要性變化可想而知。在2014年后半年行情中,山西證券在眾多券商股中漲幅落后,想必是市場對其自營這一彈性較大品種的把握能力信心不足,認為公司業績難以在牛市中跑贏同行平均水平。
不過,對于這種說法,山西證券并不認可,其證券事務代表梁穎新告訴記者,這個數據僅是為了證明自營規模風險控制指標合格,并不能用一個時點的規模來判定整個時間段的自營規模變化。
那么2014年,山西證券到底投入了多少自營資金呢?今年自營規模又會有何種變化呢?
梁穎新稱,這些問題早在公告里有披露。不過,記者查閱發現公告中都是公司提供的最高限額。去年4月份的公告顯示,2014年自營業務規模上限為30億元,風險限額為1.82億元,風險限額比率為6.07%。今年1月末,山西證券公告稱,2015年公司自營業務最大投入規模為40億元人民幣,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投資規模不超過凈資本的75%。衍生品業務保證金占用規模不超過人民幣1億元(不含套保業務)。此外,還設定了2015年自營業務最大風險限額(實際虧損加浮動虧損總額)不超過實際投入規模的10%。
5月25日,在“山西轄區上市公司2014年年報業績網上集體說明會”上,山西證券常務副總經理樊廷讓還表示,2015年,公司自營業務繼續堅持穩健經營的理念,在對市場分析判斷基礎上積極提升權益類投資比例,同時密切跟蹤市場變化,優化資產配置,做好風險控制,提升收益水平,以較好的業績回報公司各位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