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斐濟群島
乘降落傘看珊瑚礁與大海
斐濟的Mana島與Malolo島據說是眾多太平洋島嶼中,高空眺望時風景最美的地方,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的跳傘不同,這里一眼望下去所看到的不是平原,而是一座座珊瑚礁與藍得發綠的大海,就連帕麗斯·希爾頓(ParisHilton)也在2009年時前往Malolo島跳傘。
當地的專業跳傘機構是2004年時由澳大利亞直升機駕駛員兼跳傘教練Tim Joyce創立的,他可是位傳奇人物,跳傘超過兩萬次不說,還曾在1998年在澳洲駕駛一架直升機時被劫過機。除了Tim,另外三位跳傘教練分別是Bob(波蘭人,跳傘經驗約4800次)、Coliii(新西蘭人,跳傘經驗約8000次)與Andy(新西蘭人,同時也是跳傘經理,經歷約11000次)。
對初次跳傘體驗者來說,串聯跳傘安全又簡單??蛇x擇8000至14000英尺四個高度,自由落體時間也從15秒到60秒不等。若你的體重超過95公斤,則需交付額外的費用。我選擇了10000英尺(3048米)的高度,自由落體的時間約30秒。
直升機約飛行了20分鐘后,便來到一萬英尺的高空。艙門打開后,強風灌入艙內,讓我一下覺得這個決定一點都不酷!教練Andy將我的雙腿拖到機艙外,他甚至沒有數一二三,就和被捆綁在一起的我跳了下去。在自由落體的過程中,我完全忘記了先前說好的動作,仰起頭、腳往后伸,呈香蕉狀之類的,全靠教練的強掰硬拗。
傘包打開后,幸存的快樂讓我放松了身體,Andy開始教我如何改變降落傘的行進方向。腳下是南太平洋的海水,我沒有翅膀就飄在了空中!而降落點的沙灘上,工作人員早已插上醒目的旗子。在Andy不斷催促我抬起腿的吼叫聲中(落地時你必須將腿部抬起,與身體呈垂直狀態,否則在無風的情況下,落地速度非常快,不抬腿非常容易造成骨折等事故),我們終于降落。
Denarau島的紅蝦傳說
Denarau島作為斐濟首先開發的區域(跳傘降落地),也是當時許多酒店集團進駐的首選,如索菲特、喜來登與希爾頓。這里資源完善,但海水和沙灘不如外島好。若你想要進一步感受斐濟的閑適,這兒會是不錯的中轉點。我們乘坐Opulence號游艇,向Malolo島的方向駛去。大約行駛了半小時后,海水的顏色就明朗了起來。向導介紹道,斐濟的333座島嶼和環礁被綺麗的珊瑚礁包圍,綿延4000多平方公里,同時被譽為世界軟珊瑚之都。一行人已迫不及待想要下海,我趴在海平面上,任由海水拍打,另外五人都游遠了。背部被曬得熱烘烘的,臂膀胡亂劃拉著,身下是十多種顏色各不相同的珊瑚、海綿及微生物,與不知名的魚群構建起一種美妙的孤獨。
島上的Likuliku度假村擁有斐濟群島唯一的水上屋,而后出于對環境與生態的保護就不允許搭建了。主人六個月大的金毛犬Coconut正玩著沖浪板(我家的狗可是只能玩玩肉骨頭)。我們還見到了和Coconut-樣快樂的珍稀動物,Mamanuca島環境保護協會的Filomena帶來的鬣鱗蜥(iguana,產于中美和南美,已瀕臨滅絕)。前不久在這一帶被發現,立刻被保護起來,由專人照顧它的飲食起居。它靜靜趴在Filomena的前臂上,并不抵觸我們的撫摸,身上沒有粒狀的突起,只有平整的花紋。
聽說Likuliku度假村的住客也可以參加環境保護課程,在附近海域種珊瑚。當地對環境與生態尤其重視,常見的貝殼飾品的原料多由巴厘島進口,但酒店或餐館則都必須使用本地海產品,進口魚蝦蟹都是違法的。甚至還有一個關于Vatulele島紅蝦的傳說,很久以前,島上有一個美麗的酋長女兒,名叫雅蕾娃(Yalewa-ni-Cagi-Bula),也就是乘風飛翔的少女。Viti島酋長帥氣的兒子愛上了她,他給雅蕾娃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珍饈作為禮物,椰奶烹飪的紅蝦??裳爬偻迏s對這份禮物異常惱火,她命人把男孩兒從島上最高的懸崖扔進了大海。就在他從懸崖掉落的時候,那些蝦從他手中掉到了懸崖底部的巖石潭中,并奇跡般地復活。直到今天,懸崖下的水潭里,還能看見許多如血色般鮮艷的紅蝦,在當地人眼中,它們神圣不可侵犯。
進階的海島生活,鯊魚潛!
第三天,我們驅車前往蘇瓦(斐濟首都)所在的Viti島,廣闊的公路上行駛的車輛極少。藍色的天空,綠色的大海以及路邊吃草的馬兒,隨著汽車行進了兩個多小時,還能見到持續綿延的海岸線,實在是不多見(你還能乘坐斐濟航空抵達,只需40分鐘,但若時間充裕更建議坐車)。途經的荒野并不會讓迷途的人絕望,椰子樹和平原上的草地使你覺得即使車子在這兒拋錨了,也能再活上半個月,甚至每天還能跑去海里洗個澡。
每隔幾十公里,就會路過當地人建造的小村莊,房屋的顏色由不同村莊的名字來決定,如黃色的玉米村,村民會時不時把余下吃不了的玉米放在路邊售賣。一路走來,斐濟交通的便捷都改變著我對海島的觀念,我說的并不只是公路上的,汽車租賃和跳傘一樣,你沒有很多選擇。當地政府維持的規范,實在是為我這樣有選擇困難癥的旅客提供了便利。此外,與其他太平洋島國相比,地處太平洋的中心地帶這一優勢賦予了斐濟更多資源,它連接新西蘭與澳大利亞,在??战煌ê驼Z言交流方面也都沒什么障礙。同行中唯一有PADI潛水證的女孩兒與我們兵分兩路至Pacific Harbor看鯊魚,由于斐濟的海水常年在25℃至30℃之間,且其水質的能見度超高,因此成為世界公認的潛水勝地。Viti島的最佳潛點在南北兩端,南部有著名的珊瑚海岸與冒險之都Pacific Harbor; Mamanuca群島則適合初學者;Kadavu島是Great Astrolabe Reef(大星盤礁)的故鄉,它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堡礁,是全球聞名的潛水勝地。Pacific Harbor的特殊之處在于,除了黑鰭鯊、白鰭鯊,連不太常見的公牛鯊、虎鯊你也能看到。潛水者不用鉆進籠子就可以直接喂食鯊魚,且由于投食時間相對固定,只要趴在人造礁石上就一定能看到鯊魚群在你頭頂搶食。當然保護措施也不馬虎,陪潛會帶著長叉下水,若有鯊魚向你逼近,只遠遠地揮揮叉子它們就會游走了。每年的六七月份是觀鯊最好的季節,七八種鯊魚蜂擁而至,一天看到的種類可能會比別處一年看到的還要多。
斐濟島的最后一道金光
直至傍晚,天光漸漸暗了,我們終于到了即將留宿一晚的Nanuku ResortSpa,每每到了一個新的度假村,都會有耳夾艷麗的扶?;ǎńY了婚的男士戴在右耳,單身男士戴在左耳)、皮膚黝黑的當地人倚著涼亭的欄桿彈著吉他唱著歌來迎接你。不得不說,斐濟人的歌唱才能實在太突出了,一向顯得有些cheesy的熱帶曲目在他們手里老練且真誠,男士低聲部,女士高聲部與合聲,就像受過專業訓練的合唱團。不知3500年前,斐濟最早有人類記錄時,他們是否也在這島上吹著葉片唱著歌?直到現在,當地薩瓦霧(Sawau)部落的成員還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在滾燙的石頭上行走,且不會受到任何傷害!曾經有一個名叫伊威嘎里達的酋長(Tui.na*lviqalita),他在山澗捕撈鰻魚時抓住了神靈。神靈懇求酋長放他一條生路,作為交換,他賜予了酋長火上行走的神奇能力。
這個度假村除了房間自帶游泳池,還能喝到smoothie。我總以為smoothie是海島標配,來到斐濟的前兩天卻都沒在菜單上找著(四五月份想喝芒果汁也是沒有的)。后來聽說當地人甚至不需要工作,餓了就去海里捉條魚或爬樹上摘幾顆椰子,總之能存活下來,就連主要經濟來源之一的甘蔗種植,現在也多是由印度人管理。因1879年至1916年間,大量印度人來到斐濟作為契約奴役,種植甘蔗。在這個契約體系廢除后,許多人留了下來,成為農民和商人。如今,印度裔大約占斐濟人口的44%。
吃過晚飯,我們借著酒勁決定冒著大風去泳池泡上一會兒。淹沒在水里的皮膚很快便不感到冷了,但偶然經過的服務生還是好心地告訴我們旁邊還有溫水jacuzzi(按摩池)。夜空很明朗,天上的星星同時閃耀,仿佛人體的悸動一樣,由一條共同的脈絡決定著頻率。在這樣一個天氣晴朗的午夜,我躺在浴池里透過椰子樹的縫隙遙望著星星,甚至能感覺到地球在向東旋轉。也許是因為這里更便于觀察太空,否則就是因為刮風,因為寂寞。
不過無論什么原因,這種乘地球翱翔的感覺是一清二楚、永遠存在的。人們經常說起運動的詩意,若想要完全享受這種壯麗的詩意,你就要在半夜一切都很安靜時,趁人們已經進入夢鄉,已把這一切拋諸腦后,并且你又已經產生了一種脫俗的感覺,久久地、靜靜地觀察星空的翱翔。但當我躺在軟綿綿的床褥上的時候,想到第二天即將離開這座島嶼,又感到很難返回,也難以相信人的小小身體居然能產生出對這種宏偉運動的意識。
毛里求斯
火山島的藍綠色海水
從機場到美岸麗世酒店約有三刻鐘車程,行車穿過漫山遍野的甘蔗林,沿海岸公路前行,此刻的印度洋平靜得像個湖泊,陽光斑駁,海岸邊樹叢里的人影依稀可見,久違的清晨!
美岸麗世淺色基調的大堂頗有阿拉伯風格,彌漫的香氣提醒我到了熱帶,離開上海濕冷的冬季才十幾個小時,微汗間有些恍惚。酒店經理非常忙碌,他是越南人,在上海住過幾年,話語里總夾雜著上海方言,有幾句確實非常地道。美岸麗世已經有些年頭一’最近剛完成重新裝修。他來此才兩年,不過已經非常喜歡這里了’他告訴我有幾十位員工從開業就一直在這里工作。至于酒店客人,有些人每年會舉家前來,說話間就有一位年輕的爸爸抱著一兩歲的孩子來和他打招呼。在之后的幾天里,我幾乎每天都能遇到這位敬業的經理在招呼客人,如他所言,好多人已經熟悉得如同朋友,盡管他來此才兩年。
毛里求斯是座火山島,整座島嶼被珊瑚礁形成的澙湖圍繞。在沙灘上遠望被珊瑚礁阻攔的海浪翻騰成一條白色的細線,里面則是風平浪靜的藍綠色海水。盡管如此,我穿上腳蹼浮潛時,也只是略微戰勝了水流,稍不留神就漂遠了。說實話,這兒的海水清透度不算太好,也許是因為風浪有些大。毛里求斯主要有印度裔人和克里奧爾人,其余為華人和歐洲人,這里各種人和宗教和諧并處。
圣水湖邊有座印度教神廟,他們把湖里的魚奉為神魚,當人踏進湖水祈禱,魚兒就在腳邊涌動,我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的魚聚集在水邊,令人驚嘆。毛里求斯是個海島,司機告訴我,他們對淡水資源非常重視,幾個淡水湖泊均為保護地,不準捕魚,更別想在里面游泳,森林砍伐也均已禁止,大部分木材從鄰島馬達加斯加進口。
在美岸麗世吃川菜
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幾乎都在酒店里曬太陽,毛里求斯酒店密布,呆在酒店里果然是不二之選。我忙著在泳池和沙灘之間轉換陣地,喜歡上午的海灘和午后的泳池,中午則在海灘餐廳遠眺烈日下的印度洋,此刻最深邃的海水和天空的藍色,加上最耀眼的海灘和遠處的白線,這才是我喜歡的海景,廣闊如此!
SPA時間,酒店的SPA除了有泰式和當地式,居然加入了中國的艾灸,當然少不了中國的服務生,真有點不知身處何地了。SPA的格局我相當喜歡,SPA間是一座座單獨的茅草屋,一條綠竹圍繞的弧形通道隔開了不同區域,很好地保持了私密感而并不覺得壓抑,通道盡頭是一個小庭院,旁邊就是茶室。酒店設計師Kelly Hoppen曾經在訪談中說道,她是純化論者,喜歡融洽的感覺,她用光線來平衡你在此空間的需求和感受。在整個酒店中,SPA區并不大,然而卻最能表達Kellv Hoppen的設計理念。在茶室和臺灣服務生喝茶閑聊,聊起吃,她推薦中國餐廳一道菜單上沒有的菜一一辣子雞丁。
中餐廳以川菜為主,黑色主基調,配以紅色裝飾,晚上進去黑壓壓的,碰到老外對中式風格的理解,總不免要吐槽一番。不過有中國服務生真是太好了。第一道酸辣湯大跌眼鏡,辣度太過,配上熱度,朱先生直接被辣倒,以至于對接下來的菜不辨滋味。好在辣子雞中規中矩,在異國能吃到這個味道也是不易。中餐離開了水土總有些變味,不過熟悉的味道還在,在國外難得能吃到如此辣的川菜,換換口味值得一試。酒店正餐有四家餐廳可以預訂,也樂得每天換換口味。Amari By Vineet印度餐廳在酒店不經意的海灘拐角處,具有米其林二星頭銜,毛里求斯印度裔人占了大多數,想必酒店對印度餐廳也特別重視,內部傳統的印度風格加上現代的格局,菜品也是如此風格,滿意的一餐。
留尼汪
熱帶的“歐洲小鎮”
航班往西邊的留尼汪飛去,從舷窗望去,毛里求斯一角就像雙髻鯊的頭部,靜臥在印度洋中,四周圍繞著蔚藍的澙湖。雖然近在咫尺,留尼汪和毛里求斯截然不同,就像是在熱帶的歐洲小鎮,滿街跑的標致、雷諾和雪鐵龍時刻強調著這一點。留尼汪是法國的海外省,島上大部分土地為世界遺產,難以建設開發,留尼汪麗世為島上僅有的兩家五星酒店之一,顯得彌足珍貴。酒店建筑為殖民風格,白色主基調。相比美岸麗世,我更喜歡這里,空間更寬敞,布局更優雅私密, 沒有美岸那種熱鬧的度假氛圍,倒是更有小型精品酒店的感覺,可惜客房稍小。我非常喜歡酒店的海灘,十幾棵形態各異的樹生長在裸露的巖石邊,沙灘上是散落的貝殼碎片和掉落的枯枝,小路另一邊就是餐廳’你可以選擇赤腳在沙灘大樹下用餐,融人海灘之景。酒店前臺主管西麗爾·洛茲告訴我們,他們特意保留了沙灘的自然風貌,因為留尼汪就是這樣的?!傲硗饽憧梢运奶幾咦撸覀兠刻煸诰频旮魈幉赜卸Y物瓶,找到了就可以有特別驚喜,比如免費享受SPA?!蔽铱粗@片海灘,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零距離接觸活火山
還記得第一次零距離接觸火山的驚嘆。標致車向著火山進發,一路的色彩漸次從鮮艷趨于沉穩,云已經在腳下,植被也都變成了小葉的灌木,火山灰染紅了馬路的邊沿,沿途不斷超過騎車人,偶爾看到騎馬的人在灌木中穿行不由得心生幾分羨慕。
Commerson Crater是很久以前火山噴發形成的巨坑,我腳下的凝結熔巖痛苦地扭曲在一起,陽光還沒照進深坑,往下望去深不可測,遠處的富爾奈斯火山只在云層里露出頂端。地形漸次變化之大超出想象,標致車轉過一個山腳,一片外星球般的暗紅色荒漠出現在腳下,一條公路居中筆直穿越而過,通向看不真切的遠方,這里叫Plaine de Sable高原,曾經是巖漿漂流的“河谷”。
海拔不斷升高,溫度開始下降,云霧包圍著富爾奈斯火山,主火山口Dolomieu已經消失不見,在火山口四周的高崖往下望去,一切如格列佛漫游的小人國,小火山口FormicaLeo就像灰色干涸土地上的紅褐色螞蟻窩出口,云霧彌漫間,看不真切,卻又感覺近得觸手可及。沿之字形臺階而下,才知道高崖幾乎直上直下。
一路上遇到的人都跟我用法語打招呼“Bonjour”(你好),半小時下來,等行至底部我也能脫口而出了o這里的地表被具有流動紋理的巖石所覆蓋,巖石很堅硬,堆疊、拱起、扭曲、斷裂,巨大的力量塑造了這里的一切,不知名的灌木在石縫里生機盎然,完全不知下一次爆發對它們的毀滅。濃霧撕開了一角,白色路標指向隱約可見的Formica Leo,薄底鞋完全無法抵御像是被翻過的巖石,我能感覺到腳下每一個凹凸,不過在這里,這點失策早已被感動所忽略。走上Formica Leo才知道他的赤紅色來自爐渣般的熔巖,很奇怪火山口竟然都由這些碎屑般的熔巖組成,整個Formica Leo突兀地存在于灰黑色的熔巖地貌上。令人驚嘆。
下到火山口中心,一種溫熱的感覺從地底傳來,那種緩慢而巨大的熱量讓人恐懼,我不敢多呆。兩天后,從直升飛機上看到Formica Leo,才知道相對于整個火山它是多小。富爾奈斯火山最近的噴發是在2007年,巖漿順著島的南部傾瀉而下,淹沒了公路直人大海。好在留尼汪島的地勢比較低洼,每次噴發巖漿都由此而下,這一段環島公路也是屢毀屢建。
車行至此,發現公路完全穿過這一片黑色的火山巖帶,這里冷凝下來的巖石非常酥松,呈深黑色,腳踩上去即會碎裂,另一種暗紫紅色的草本植物成了這里的先驅,不時盛開著小花。向上望去,數縷陽光穿過云霧照在黑色熔巖帶上,云蒸霧繞,有如末日來臨,而沿海岸的一側則溝壑交錯,步履難行,有些地方至今仍有地熱冒出,絲絲冒著白霧。
雪山冰斗和出海風浪
在留尼汪環島公路上,時??梢姶笈帕磕ν熊嚱Y隊呼嘯而過,帥氣逼人,其中不乏哈雷、杜卡迪。環島公路非常適合摩托騎行,遺憾的是沒有看到KTM和摩托古茲。至于去冰斗,那還是汽車吧,到錫拉奧冰斗有四百多個坡度轉彎,非常考驗耐力,塞拉茲冰斗滿目蒼翠,遍布峭壁和瀑布,至于瑪法特冰斗,完全沒有進去的路,連居民的垃圾都要用直升飛機運出,徒步者的天堂。非常懷念在錫拉奧冰斗里的午餐,當地典型的克里奧爾餐,這個詞也出現在麗世酒店的餐廳里。克里奧爾這個詞在毛里求斯和留尼汪都在使用,具體意義在各地會有不同,總結起來大意就是混合的意思,語境非常適合毛里求斯和留尼汪這樣的多人種混合居住的地區。克里奧爾餐總體上感覺是結合了東西方的特點,有一些做法非常類似中國的炒菜,對我來說非??煽?。也許正應了進化論的部分理念,混合的是生命力最強的。
那天出海的時候風浪很大,在船頭曬太陽的幾個法國人被大浪打得濕透,于是大家聚攏在船尾,喝著橙汁朗姆酒,品嘗油炸胡椒雞肉餅。望著島上的云霧翻騰,船長告訴我留尼汪從海底火山誕生有400萬年了’毛里求斯已經存在了800萬年。400萬年的海風磨平了毛里求斯的棱角,而留尼汪還在繼續生長。400萬年后,留尼汪會變成現在溫和的毛里求斯,還是毛里求斯的火山從沉默中醒來?一切不得而知。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自然面前,我們跟一顆沙礫沒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