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的目的在于,以“兩個轉變”為核心內容,推進電力公司人、財、物集約化管理,實現“大規劃、大建設、大運行、大檢修、大營銷”的集約管理和體系化建設。自中共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國家電網公司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新的企業發展新的管理模式都要通過強化“三集五大”體系建設,提高電網的運營能力來實現,與此同時提出了管理專業化、精益化的高要求。文章探討了信息化平臺支撐“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問題。
關鍵詞:“三集五大”;信息化平臺;職能優化;結構調整;電力企業;電網運營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05-017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420
“三集五大”作為國家電網公司的重點項目,要提前展開工作,就要以信息化技術作為支撐平臺,以做到超前謀劃。電網公司為此而開展了運行系統的調研工作并進行了梳理,以使“三集五大”管理體系的建立符合電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并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對于信息化平臺的建立,電網公司在設計方案以及梳理流程時,圍繞著“一強三優”戰略目標展開,將電網公司傳統的縱向管理轉為集約化的扁平化管理。在管理模式上,更為強調專業技術化、管理模式創新化,在變革組織架構、優化業務流程的基礎上,實現了人、財、物的集約化管理,對于促進電網公司的管理服務水平、提高經濟效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 “三集五大”體系的內涵
信息化技術支撐下,國家對于電網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集五大”體系建設作為目前電網公司的管理標準,主要是對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以及物資銷售管理進行集約整合。為了提高電網公司的運行能力,還要實施“五大”管理,即大運行、大檢修、大營銷、大建設、大規劃,使供電公司在安全可靠運行的情況下,使得資源的可利用率有所提高,從而促進了電力企業的科學化管理,推進電力企業持續而穩定地發展。“三集五大”體系建設,集約了人、財、物核心管理資源,還將電網公司的管理層級和業務鏈條壓縮,使不同部門之間相互協同、高效運作。
2 “三集五大”體系結構分析
2.1 大運行體系
大運行體系是將電網公司的各項業務統一調度、一體化運作,其中的內容包括公司調度與設備運行的整合、調度體系功能結構的調整、組織架構的變革、業務流程優化以及管理創新等,將輸電設備運行的監督管理控制融合于其中,形成一體化調度控制,并實施國調、分調相結合,確保電網運行順暢。
2.2 大檢修體系
大檢修體系實現了檢修與運維一體化,其中的內容包括人力、物資、設備、技術等,同時還要對社會資源以有效利用,使得電力運維的檢修工作不斷深化。要實現大檢修體系的全面推進,要對于有關管理制度全面梳理,并逐步完善,同時還要實施必要的培訓考核制度,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使得業務平穩過渡。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出發,要充分地利用激勵機制,強化過程管理,并建立監督機制,以為新的體系運行創造條件。對于工作人員的作業裝備以及檢測儀器,要注重科技含量,確保設備高效而適用。
2.3 大營銷體系
大營銷體系是對于組織機構強化指揮協調能力,使各項方案不斷細化,并建立監督檢查機制和風險防范機制,提高管理體系的協調有序性。營銷的效果在于是否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需要,因此,建立跨專業服務,提供良好的技術保障,不僅可以實施標準化設計,使營銷業務系統更為完善,而且還使配電、調度系統集成化管理,促使服務支撐能力有所提高。相應地,人力資源、資金運作以及各項培訓工作都會有序展開,提高了業務管理效率。
2.4 大建設體系
大建設體系就是要對電網公司的建設實施專業化管理,其中所涵蓋的內容包括建設標準、技術規范以及管理流程,同時還要對各項建設職能、工程項目以及工藝水平實施管理。此外,還要結合工作實際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以對于工程建設中的關鍵節點以有效控制。
2.5 大規劃體系
大規劃體系,就是要強化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注重人才素質培養、業務水平提高、建立合理的結構都是規劃設計的關鍵。這其中,提升規劃設計理念是重點,在此基礎上制定工作標準和設計技術標準,建立閉環管理控制機制。此外,還要對考核評價機制不斷地完善,提高規劃計劃的科學性,以通過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各級規劃的有效銜接。
3 支撐“三集五大”體系的信息化平臺建設
將“三集五大”體系引入到電網公司的運營管理中,堪稱是一次管理變革。要確保“三集五大”體系有效運行,就要運用信息技術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以提高電網安全性和穩定性,強化風險防控效力,確保企業在和諧的環境中穩步前行。信息化管理平臺并不是簡單的機構合并,而是采用了科學的管理方式和技術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不僅促進了系統運行的可靠性,而且還提高了運維水平。
3.1 信息化管理平臺的主要內容
信息化管理平臺工作內容主要劃分為三個方面,即信息管理體系研究、應用技術以及信息管理平臺的構建。目前的國家電網公司實施智能化管理,通過建立空間信息平臺,對于有關設備的三維模型進行研究,在人機交互環境中,信息管理平臺的全景模擬。為了實現一體化運維管理,在信息共享平臺上接入監控設備和預警設備,形成一體化運維綜合監管系統。各種設備職能的整合,有效地消除了信息與設備資源管理之間的壁壘,實現運維各個環節包括制定運維計劃、運維工作安排以及全過程管理控制、運維結果的驗收的統一管理。
3.2 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目標
信息化管理平臺是基于各項資源全面整合而建立起來的,與傳統的電網運營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所不同。傳統的電網運營中,也實施了信息化管理,但是作為獨立的管理模式存在的,其中的信息資源沒有與設備以及各項資源構成統一的管理體系,更不會形成一體化的人員培養機制。建立信息化平臺,可以是“三集五大”體系建立在各項資源融合共生的基礎上,推進電網公司快速發展。在具體實施中,所建立的信息化平臺實現了標準化信息管理流程,信息技術資源、標準化信息管理流程、物聯網的技術維護等在信息平臺上集成,同時還可以將平板電腦利用起來,以實時上網巡查機房設備、設備運行狀態,實現設備標準化作業,精益化運維、業務處理整合優化。此外,還可以建立信息資源庫,對于日常工作中的設備故障處理以及標準化檢修等工作內容記錄下來,儲存在信息資源庫中以備參考之用。
3.3 建立信息化平臺的規范體系
電網公司要正常運行,就要在建立信息化平臺的同時,將有關規范體系建立起來。對于信息化電網建設而言,建立一套完整的規范體系是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國家電網公司要對于整個智能電網系統以規劃部署,與各個科研機構進行研究、商討,并制定出統一的規范、標準的信息體系以及通信標準,從而促進發電與用電之間的無縫鏈接。從宏觀的角度出發,將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起來,并根據實際制定方案,可以對于電網運行中所存在的隱性問題以挖掘,為電網的信息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3.4 信息化平臺的運作可以促進用電系統與經濟的協調性
對于電網公司而言,安全管理的主要作用在于促進有效的經濟循環。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提高電網的系統運行效率,以制定出良好的控制策略。為了確保電網安全穩定地運行,還要在信息化平臺上引進通信控制技術和信息支撐技術,強化仿真技術的應用,并建立系統風險機制,以保證系統可靠運行。
4 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資源,是國家經濟的命脈資源。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電網公司實行“三集五大”體系建設,以信息化平臺作為支撐,不僅可以確保電網安全穩定地運行,還能夠確保建設更為規范化,特別是信息管理平臺融合了人、財、物集約化管理,實現了管理體系的統一,并根據電網公司實際運營情況不斷深化。
參考文獻
[1] 俞弦,施健,唐云善,焦群,郭經紅.智能電網通信管理系統建設研究[J].電力系統通信,2011,32(223).
[2] 劉旭生.信息通信專業融合新形勢下的信息平臺構建[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4).
[3]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信息化專業委員會.電力信息化發展總述報告[J].電力信息化,2003,3(3).
作者簡介:吳艷(1979-),女,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益陽供電分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信息運檢技術。
(責任編輯: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