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跛行的定義:能夠導致動物出現非正常步態的任何蹄部或肢體的問題。
8 母豬跛行——檢查列表
漏縫地板一直是導致母豬跛行的一個原因,除非其得到供應商正確的設計、嚴格的生產以及豬場正確的監控和維護。我認為加拿大是漏縫地板制造領域的領導者。根據我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此行業從業中獲得的自身經驗,我確信母豬腿部和蹄部良好的健康狀況均受益于以下兩個主要因素:
⑴漏縫地板設計合理,制造精良,生產者愿意為達到此類高質量花更多的錢。
⑵在加拿大,目前豬的遺傳品系是基于杜洛克進行繁育的,進行基因雜交時總會考慮腿部的強壯性。然而,在大概20年前,這與現在相差太遠,當時豬的腿太尖、太直,且缺乏彈跳力。這一性狀現在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取消了。
如果整個豬群突然出現跛行問題,那么感染是最有可能的原因,且必須咨詢獸醫,因為需要進行診斷檢測以便盡快解決此問題。
但豬群中大多數跛行是逐漸發生的,并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越來越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以采取如下措施。下文的所有例子都是我在職業生涯中不得不處理的。
● 讓豬站起來。在它們躺著的時候將無法觀察到跛腿。
● 母豬如何站起和躺下的?它如何站立——會因蹄的問題而表現出煩燥不安?它在穿越欄舍時顯得很猶豫或以很不自在的姿勢走動?每天盡可能地檢查每頭母豬移動時的前兩個動作,同時還要定期檢查最后一個動作——移動時的動作。
● 蹄部是否過度生長?如果是這樣,征求獸醫的意見是否要修剪。
● 蹄部是否有明顯的裂紋或開始開裂——這會導致繼發性感染(稱為“灌木蹄”)。如果是這樣的話,咨詢獸醫,因為可能會有多種原因,需要進行專門的藥物治療。確保至少6個月前在日糧中添加了 250 mg/kg的生物素,如果整個豬群的腿部問題都很明顯,添加量還要增加。
● 漏縫地板規格和間隙是否正確(表 3)?
保育仔豬用多孔塑料板飼養。因模具的形狀和大小而不同,因此請咨詢制造商獲得相關信息,也可咨詢他們的用戶。足夠的支撐力至關重要,所以請對此進行仔細核查,因為一些制造商會節約相關費用。
● 保育豬。令人驚訝的是,有關最適合斷奶仔豬使用的塑料和金屬網的表面試驗證據尚不充分,而且市場上品種繁多。一些品種似乎明顯優于其他的,我只能根據自己長期處理保育舍地面問題的經驗——主要是塑料-金屬網漏縫的跛行和磨損情況給出三點建議:
⑴ 塑料/塑化型金屬設計好于編織型金屬地面(其中一些容易導致蹄底面擦傷),并且要避免使用網眼鋼板,因為其鋒利的網眼邊緣會磨損蹄部。
⑵ 任何塑料類多孔地板必須有穩固的支撐,決不能出現任何的移動或下垂。牢固的支撐將取決于被支撐斷奶仔豬的體重,我經常進入空的豬欄,用我自己的體重測試它的堅固性。保育期第一階段(7 kg~15 kg)需要提供一塊半米寬的舒適的地板,最好擺放在靠近料槽的位置,以便可減少因溢出造成的飼料損失;同時也可使仔豬蹄部的壓力得到緩解,因為在通過料槽或給料斗采食時,仔豬前腳和后腳都要承受額外的壓力。舒適的地板能減少處于此生長階段的仔豬高達50 %的蹄部問題。
⑶由于缺乏有關斷奶階段豬舍地板的最新獨立的對比試驗數據,所以可咨詢并參觀其他使用各類塑料漏縫地板的生產者,以從他們那兒獲取所需的經驗,并通過人站立在這些地板的上面來測試其牢固性。
● 哺乳仔豬纖弱的蹄部不應踩在原料混凝土固體地面上——建議鋪墊一些東西,刨木花(來自非針葉樹木的,因為松香可能有毒性并有刺激性)、專用消毒粉,或涂上石灰乳,但石灰乳必須在母豬分娩前已經風干。
● 水泥板條邊緣是否平整,橫截面是否呈鉛筆形?不是這樣的話反而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制造失誤,因為它的造價要高于毛糙邊口的。板條的邊緣在使用中需要進行維護,邊緣上小小的缺口要用特殊的環氧樹脂水泥進行修復,或更換整塊板條。
● 板條的表面是否向兩邊的漏縫間隙傾斜?這種情況是制造商的一個設計錯誤——漏縫板表面應該平整,或者從漏縫板中心線到間隙(跨越一個100 mm寬的間隙到間隙的漏縫板表面)的傾斜幅度不超過2 mm。這是一個常見的設計失誤,據說出發點是便于排水,但適得其反,反而會導致豬腿部受損。
● 地板排水是否良好或是否很光滑?地板被牢牢固定住對防止跛行很重要。用脫脂洗滌劑高壓沖洗地板會有所幫助,一種特殊的酸性洗滌劑可能會造成地面粗糙,因此隨后必須進行中和處理。已被腐蝕的、太粗糙的或被濕料中有機酸和尿液腐蝕的地板應該重新整平。
● 母豬是否飼養于新的混凝土地面?新的水泥地面會磨損豬的蹄部和乳頭,并會產生化學腐蝕。鋪設一周左右的刨木花會有所幫助。新的水泥地面需要花一些時間進行化學性“熟化”,通常要3個星期。
● 產床分隔板、分娩欄或地板是否有鋒利的邊緣?金屬設備上突出的螺母和螺栓(通常是維修留下的)是一種常見的致傷原因——我經常注意這些。
● 不發達養豬地區用木制板條做地板——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變得很滑。
● 是否有任何笨拙的步伐?豬的步伐通常很流暢,除非它們在受傷和被人追趕時,就會出現類似的問題。行走時二腿相交成角的步伐是致命的!
● 如果哺乳母豬出現跛行,分娩舍產床地板可能需要檢查。當母豬站立時,仔細查看地板是否變形和打滑,并確定地板是否有斷裂。另外,欄上部可能太低了,不符合現代母豬較大的背部弓形構造。如果存在這種情況,需重新調整金屬欄的頂部。
● 與第2胎的母豬相比,頭胎母豬的蹄部較柔軟,適合多胎次母豬的漏縫地板區可能會成為后備母豬/初產母豬的蹄部問題的病因。
● 不要將不銹鋼墊放在新建的水泥地面上,因為它們太平整的表面很快就會變得光滑。用稍稍拉毛的木制墊比較合適。
● 母豬和后備母豬日糧中含有脂肪,所以豬舍在空閑時必須用脫脂型洗滌劑進行高壓沖洗,并將此作為常規作業要求。很多跛行和腿部拉傷的病例都是當群養母豬在被同伴追趕時因靠近料槽和水槽的水泥地面很濕滑引起的。
● 不要被生長得很快的現代遺傳改良型后備母豬所迷惑——這可能會引起跛行。此類后備豬需要有特定磷鈣比的日糧,而且生長速度要保持“后備母豬”一章所建議的范圍內。
● 在可能的情況下,經常性讓種豬進行一些行動。請注意,英國和瑞典在強制生產者禁用妊娠母豬定位欄并贊成采用群養庭院/欄的動物福利法出臺后,母豬跛行的發生率有所下降(表1)。后備母豬以庭院方式進行群養很有價值,因為這為繁育母豬在其一生重要的發育階段提供了充足的行動。目前,主要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三分之二的母豬都被養在很擁擠的空間內(圖5),但這使每頭母豬一生中至少會損失2胎。后備母豬飼養空間來自從2004年以來我對8個國家的客戶記錄數據,由此表明這種更為寬敞的飼養空間帶來的收益勝過母豬一生7年中采用充分庭院式群養豬所需的額外費用,比例大概是4.3∶1。
但是他們被嚴重過度養殖了。在一個2.5 m × 3.6 m的欄內,只有總計9 m2或每頭豬1 m2的空間。每頭后備母豬至少需要2.8 m2的面積以避免應激。這樣一個小欄應該放3 頭或者最多4 頭后備母豬。
9 小豬跛行——檢查清單
小豬跛行最有可能是由原發性膿毒癥引起的,所以為何鑒別和治療“關節病”(傳染性關節炎)非常重要,請參見上一頁。
● 較早發現感染。善于觀察,不適的癥狀有:顫抖、以胸部貼地的姿勢躺著(當同伴都仰臥時,病豬以前腿和胸部支撐身體;并且在關節明顯腫大或蹄部受損前,其被毛像 “星星狀”外套(毛發豎立)一樣。這是因為該感染可以從其他部位侵入,并通過血液流到該感染病灶——本病例是關節。
● 在獸醫指導下及時治療非常重要,因為此類病例涉及多種病原體,且藥物治療最有效。
● 水泥地板和小豬的蹄部。經常性的檢查地板表面,如果混凝土原料(2 mm或2 mm以上的圓形鵝卵石,以及僅1 mm的尖銳砂礫)裸露,那么必須重新粉刷地板,最好是用瀝青環氧樹脂或乳膠類產品。
● 仔豬需在現場進行膝關節檢查。握緊拳頭,用中指關節并以適度的彈力敲打仔豬膝蓋破損明顯的區域,在仔豬尋找乳頭時后腿有可能會亂扒亂抓。假如這個過程感覺到仔豬有明顯的疼痛,那么建議重新粉刷地板。
● 一些輕質的墊料,如刨木花或碎紙(碎草含灰塵太多,不適合用于仔豬生產)在使用時注意則可防止跛行,灑一層石灰水并使其風干也會有所幫助,但由于仔豬哺乳時總是亂抓亂扒,所以這些措施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 經常性的關注膝蓋磨損和疼痛情況,但后腿的損傷不大能注意到,因此更容易成為感染的源頭。這是因為當身體向前靠近乳頭時后腿的蹄趾會被迫分開。趾甲的間隙可能會產生疼痛、發炎,并且細菌乘虛而入。
● 多孔金屬地板。其對仔豬肢體的影響還存在許多盲區(請參見下文的相關測試),且有一些還有鋒利的邊緣。網眼鋼板很便宜,但以作者的經驗來看是個危險的選擇。塑料多孔地板,尤其是塑化鐵絲網,應到博覽會的供應商展位上進行仔細的比較。只要它們被充分固定且在承受100 kg體重(即一個豬欄20頭斷奶豬的重量)時不發生變形,它們就可以用作地板。請參考表 3中的指南。然而,一些金屬絲網的設計太過“明顯”,可能會產生應力。我使用兩個雕刻的木制7 kg斷奶仔豬和12 kg小豬的模型。如果模型的蹄深陷金屬編織網間隙內的話,我不會購買這類設計的產品。這并不很科學,只是良好的感覺和觀察。
● 衛生。
● 在產床中,關節問題通常有其各自的成因,當衛生條件得到改善后,關節病的發病率可從12 %~ 15 %迅速下降到3 %。
● 確保剪牙鉗鋒利,并應在處理下一窩時清洗干凈。斷尾和剪牙作業不要用同一個工具。可考慮磨牙,但要按照說明使用。
● 用非常鋒利的手術刀斷尾,且在窩與窩之間要更換。消毒過程參照前文的介紹。
● 在哺乳仔豬發生化膿性關節炎時,一些聰明的生產者會對母豬乳房噴灑乳頭防腐劑(避免直接接觸乳頭),或者使用奶牛用的藥浴。
● 采用哪些措施應征求獸醫的建議。值得請獸醫來進行一次年檢。
10 八字腿
這一疾病的出現似乎是新生仔豬腰部和大腿區肌肉纖維發育不良,不能形成大量肌纖維以對仔豬的初生重提供足夠的支撐所導致。其發病原因很多且不明確,但很多豬群有高達1.5 %的出生活仔受此影響。
幾年前,我和我們豬場產房的工作人員一起工作,設法將由八字腿引起的損失減少了 90 %。在總計16 500頭出生活仔中,有322頭仔豬患有八字腿,而我們只損失了其中的17頭。
10.1 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
⑴ 一旦發現仔豬有八字腿,應盡快用綁帶將仔豬的后腿綁起來。
⑵ 給仔豬服用預先從分娩舍中任意一頭剛產仔母豬上收集的20 mL初乳,用一個普通的20 mL-注射器進行飼喂。收集的初乳可在冰箱內保存長達2周的時間,用完后再裝滿新鮮的初乳。
⑶ 在服用初乳后 45 min,確保每一頭患八字腿的仔豬從哺乳母豬的任一個泌乳乳頭中得到一次充足的哺乳,哺乳時需將哺乳母豬自己所生仔豬暫時性關入保育區等待數分鐘。一開始此患病仔豬需要先幫助其找到乳頭進行吃奶。
⑷ 該仔豬隨后返回自己的窩,綁帶在2 d~3 d后拆除;如果行走已恢復正常姿態,可以提早拆去。盡管后腿被綁著,大多數仔豬仍可以用其前腿拽著身體移動且不會受傷。地板上鋪設一些墊料將會有助于它們的運動。
⑸ 隨時需要關注那些一開始吃奶有困難的仔豬,但幾乎全部用單根綁帶固定的豬都能恢復。
⑹ 負責很多工作的員工不應嘗試著去做用綁帶綁定的事,因為這會占用其大量的時間。
10.2 雙重綁定——對此技術的完善
正如上文的建議,單根綁帶的綁定是一項稍繁瑣的工作,一旦這些綁定的豬返回自己的窩內時,還需要對它們給予關注,以確保它們能吃到足夠的奶。另外一種可選的技術是,按照常規方法綁定后腿,然后在一名助手的幫助下抓著豬,把綁住的后腿輕輕地向前移動,在仔豬的身體下面略傾向另一側(圖 6)。然后,將第二根綁帶固定在身體上,即骨盆稍前的部位,以使雙腿靠近身體不要太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即便如此,現在該仔豬真正得到了充分的固定!
不用過很久即可將仔豬放入一個稻草箱中,飼喂一個劑量的初乳,并和其他患有八字腿的仔豬一起放置3 h~4 h。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不能移動得很遠,如果留在母豬身邊,肯定會被壓死。
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綁定仔豬?當后腿固定在這個部位上時,這似乎在試圖激活仔豬后肢肌肉,這種活動會通過神經中樞“逆轉啟動”肌肉。身體上的綁帶必須在3 h~4 h內取掉(不是像用單條綁帶綁定的那樣在2 d~3 d后拆去),仔豬將能立刻完成相當不錯的運動,足以使其開始吃奶,并且遠離傷害。它們能夠如此快速地恢復雙腿的使用真讓人吃驚。
11 支原體關節炎
引發跛行的原因越來越多,尤其是由微生物支原體引起的后備母豬跛行。為何后備母豬特別突出?我掌握的證據足以表明,確診的跛行往往與多塵環境中后備母豬的擁擠、應激和興奮有關。
因為其他很多因素可導致母豬跛行,獸醫需要進行測試以確診是不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一旦確診,戰略性地在飼料中添加藥物能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我發現下文的檢查列表對預防跛行會有幫助。
12 預防支原體關節炎,檢查清單
*避免“反飼”:否則已形成免疫屏障的大齡豬會將該微生物傳播給還未有充足時間建立對此病具有有效、強勁免疫力的幼齡易感豬群。這就是為什么后備母豬和一些豬場的保育豬易感的原因。
按年齡隔離飼養,并注意不要讓豬在豬場內到處活動,大齡豬剛走過且還未清洗的通道(如將豬趕往卡車進行裝運的走道)隨后又用來轉移后備母豬或斷奶母豬,則易引起后者的感染。
應激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力。過度擁擠、打斗、低溫、強賊風(見“通風”一章了解這些風險的精確數據);對新引入和幼齡的豬來說,粗糙的地面是一個特殊的應激因子。
我發現支原體關節炎與灰塵有特別的聯系。這是因為支原體偏愛通過呼吸道途徑侵入豬的新陳代謝,隨后通過血液進入到關節和肌腱。通風不良是一個可疑的致病原,并且相同的條件會促進鏈球菌的繁殖。
豬場主對粉塵可引起豬的跛行感到很驚訝!前文的介紹說明了為什么。
根據我的經驗,主要敏感期似乎是在新引入后備母豬到豬場4~5周后,對保育豬而言體重大約為25 kg~ 35 kg的期間。
后備母豬自由采食一周,以增強其免疫力,并且要飼喂特殊的后備母豬日糧(請參見“后備母豬”一章)。
檢查豬舍和室內的最大通風率(請參見“通風”一章),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豬舍內的應激因素。并且,后備母豬群決不能過度擁擠。
如果支原體引發的跛行在豬群內持續存在,獸醫會推薦在感染出現的前幾天(如3 d),通過飲水進行抗生素治療,10 d之后再重復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