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育苗前準備
每畝地需發酵好的有機肥1.5 m3,發酵時間15~20天。準備4 m的拱桿12根,拱桿固定后不能左右搖晃。準備2張高保溫無滴膜(至少有1張是新的)、棉被等覆蓋物1~2層、育苗燈2盞或100 W白熾燈泡2盞、灑壺1把、噴霧 器1個(沒有用過除草劑)、溫度計2支、地溫計1支。
2 " 育苗場所
選擇避風向陽、高燥、排水良好、管理和運送方便,且近一二年內沒有種過茄果類、瓜類作物的地塊做床育苗。育苗床南北縱向,與塑料棚走勢相同。首先挖深50 cm、寬1.2 m的床坑。其次填充釀熱物馬糞、雞糞、羊糞或麥秸、稻草等30 cm厚,然后灑水,覆土10 cm厚,整平床面。或直接在苗床中鋪電熱線育苗,電熱線線距10 cm,不能交叉,鋪設前要檢查電熱線是否漏 " 電等。
3 " 育苗時間
塑料大棚芝麻香瓜在3月上中旬育苗,每畝需2~3畦苗床。
4 " 種子處理
首先去掉顆粒不飽滿且顏色不正的種子和雜質,用30 ℃的水洗去表皮黏物,用溫湯浸種法處理種子,再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分鐘,清洗后撈出種子晾去表皮水分,然后用濕布包好后置于25~33 ℃的條件下催芽。當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5 " 營養土配制
3份腐熟的有機肥與7份蔥蒜田土充分攪拌,過篩后1 m3拌10 g百菌清和10 g樂丹,充分攪拌均勻。
6 " 裝缽、播種
營養土裝到離缽口1 cm后擺放在苗床上,最后澆透苗床。將出芽的種子放營養缽中央覆土1~1.5 cm厚,澆透水,最后在苗床上覆蓋 " 地膜。
7 " 搭棚覆膜
每隔50 cm插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拱桿,搭好棚后覆蓋棚膜。燈炮的數量可按20 W/m2的原則配備,或是裝4~5盞育苗燈。
8 " 苗期管理
夜間在棚上覆蓋一層草苫和舊棚膜(適當早蓋晚揭),打開育苗燈或100 W的白熾燈泡。白天大棚內溫度25~30 ℃,比較適宜,不必通風。出苗后揭去地膜,白天日出后揭掉舊棚膜和草苫,增強光照。下午4:00蓋好小拱棚和草苫、舊棚膜。為防止徒長,出苗后溫度宜保持稍低些,白天控制在20 ℃左右,夜間8~15 ℃,以使秧苗葉片厚實、葉色濃綠、根系發達。隨著外間氣溫的升高,覆蓋物也要相應減少覆蓋層數。在定植前15天左右進行煉苗,白天氣溫控制在20 ℃左右,夜間氣溫控制在10~15 ℃,不澆水、少灑水。適時清除雜草,雙株苗留強去弱。秧苗長至2片葉時,用10 g甲基托布津加5 g農用鏈霉素、5 g磷酸二氫鉀對15 kg水噴苗,定植前1天噴1次農藥(方法同上)。
日歷苗齡30~35天,生理苗齡一般是3葉1心,即可定植。
9 " 預防漚種漚根
苗期主要需預防漚種漚根,漚種漚根是由于土壤濕度過大、地溫長期過低所致。晴天中午育苗棚要及時放風煉苗,夜間注意保溫,苗床溫度控制在16 ℃左右,一般不宜低于12 ℃。及時松土,用常溫水灑苗床等。
10 " 應注意事項
電熱線每隔10~15 cm平行鋪設,不能交叉使用,每盤電熱線安裝1臺溫控計,一般在出苗前使用,以防地溫低出現漚種現象。白天揭去棉被和外層薄膜,增加光照和蓄熱量,使秧苗正常生長。經常倒缽,使秧苗生長整齊一致。育苗棚覆蓋的薄膜必須用新膜。育苗棚薄膜覆蓋的層數最好不要超過3層,保溫效果達不到時可采用電暖風、電燈泡、育苗燈等增溫。盡可能在中午灑水,用晾曬后的水灑。育苗棚上覆蓋的薄 膜要勤擦拭,以增加透光率,提高秧苗的光合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