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濟學人》文章指出,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和遼寧2014年前三個季度GDP增速在中國31省市中位居最后五位。更不妙的是,10月東三省工業產出同比僅增長0.5%,遠低于全國7.7%的平均水平。同時《經濟學人》認為,造成東北經濟發展滯后的原因是老式的計劃經濟思維根深蒂固,改革滯后。
東北曾經是中國的重工業中心。本世紀初,東北國有企業占到了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已經降至50%左右,但仍高于全國30%的平均水平,改革壓力較大。同時,東北地區的資源經過多年開采也面臨增長瓶頸。如著名的大慶油田,目前因石油儲量減少,油田開采難度加大,成本增加,經濟效益下滑,決定2015年減產150萬噸。經濟低迷導致東北人大量流出。
但東北經濟經過多年改革發展和國家扶持,也有很多亮點:大連石油化工、沈陽數控機床、哈電燃氣輪機、長春軌道交通裝備等一大批國家重點項目取得實質性突破,形成了石油石化、軌道交通、電力裝備、數控機床、新能源等一批實力強水平高的企業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