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 年)》發布。然而,2014年國內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增速下滑,建筑行業項目資金緊張,跨年度工程減少。隨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國家穩增長的意愿日趨強烈。下半年開始,房地產限貸政策放松,貨幣資金方面走向全面寬松,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帶動海外基建投資,對2015年的建筑行業可謂是利好。
“一帶一路”的規劃實施,要求中國公司在海外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包括港口、鐵路、公路、能源通道等。2015年,中國的建筑業不僅要在國內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更要借助中國投資海外的契機,大踏步走出去。
目前,尼日利亞的鐵路與尼加拉瓜大運河都是中國企業在建造。隨著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及中國對亞洲基建融資的支持,未來國內建筑企業在中亞、南亞地區獲取訂單的能力將逐漸增強。預計未來10年中國對外投資將達1.25萬億美元,意味著將比迄今為止的對外總投資量增加兩倍。
在國際訂單的競爭中,由于對外工程承包業務對企業的技術、管理和融資能力等要求較高,因此大型建筑央企占據明顯的競爭優勢,位于國內行業前50位的企業占有絕對的市場份額,其中,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央企均成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直接受益者。水泥生產線的建設服務商中材國際,主營業務國際工程總承包的中工國際,也將受益于“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下的基建輸出。

“一路一帶”是一個堪比“加入WTO”性質的普惠式機會、系統性機會,但是,海外需求往往是斷點式的,與國內4萬億帶動的持續成片成面的需求有很大區別。中國建筑企業走出去若干年,已經在工程承包領域占據一席之地,成績不少,失利也很多。2015年,盡管一些大型國企龍頭企業的出口訂單有望增加,但是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將無緣分享“一帶一路”戰略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