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一家公司的車間工人。七個月前,我在休假期間因遭遇車禍,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卻落下了高位截癱。日前,尚在休養的我,突然收到公司送來一紙書面通知,說由于我已經癱瘓在床,既無法繼續在原崗位從事原有工作,也無法從事公司安排的其它較為輕松的工作,故決定自通知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后,解除與我尚有兩年到期的勞動合同,并明確表示,從此彼此便不存在任何權利、義務關系。請問:我雖然屬于非因公負傷,但鑒于我已經在公司工作6年之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公司不應該如此絕情地解除勞動合同并將我“掃地出門”,對嗎?
讀者:劉璐姍
劉璐姍讀者:
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并無不當,但其不得將你“掃地出門”,而應給予一定經濟補償并支付醫療補助費。
一方面,公司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第(一)項之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上的,可以享有六個月醫療期,即在六個月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鑒于你在公司的工作時間為6年,自然也就只能享有六個月醫療期。而《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正因為你目前的醫療期已經超出六個月,且由于癱瘓在床,導致既無法繼續在原崗位從事原有工作,也無法從事公司安排的其它較為輕松的工作,公司以書面形式提前30天通知解除與你的勞動合同,自然并無不當。另一方面,你有權向公司索要相應補償或補助。因為《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三)項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六條也指出:“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即公司必須按照對應標準向你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